八年级《中国历史》上册单元测试卷(四)班级_______ 学号姓名_________ 成绩_______一、精挑细选(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40分)1、1937年,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事件是A、九一八事变B、七七事变C、一二·九运动D、南京大屠杀2、溥仪执政的伪满洲国,其性质是A、奴隶主阶级政权B、封建割据政权C、军阀割据政权D、日本的傀儡政权3、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的主要目的是A、联共抗日B、反蒋抗日C、逼蒋抗日D、国共合作4、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共派出与国民党在西安谈判的代表是A、王若飞B、董必武C、刘少奇D、周恩来5、揭开中华民族抗战序幕的是A、卢沟桥事变B、八一三事变C、太原会战D、凇沪会战6、20世纪30年代,中国学生传唱着许多歌曲,这些歌曲有一个共同的主题是A、歌颂祖国B、抗日救亡C、追求理想D、抨击时弊7、抗战以来国民党正面战场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是A、卢沟桥抗战B、上海战役C、百团大战D、台儿庄战役8、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实行的抗战路线是A、片面抗战路线B、全面抗战路线C、游击战争路线D、敌后抗战路线9、下列关于敌后战场,叙述不正确的是A、敌后战场实行全面抗战路线B、敌后战场是由中国共产党开辟的C、敌后战场抗击着大量日军,严重威胁着敌人后方D、与国民党正面战场相比,敌后战场的贡献比较小10、下列战役发生在抗日战争敌后战场的是A、平型关大捷B、百团大战C、台儿庄战役D、枣宜会战11、朱德赞扬“百团大战”带有全国性的伟大战略意义,是由于它A、沉重打击了日伪军B、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C、坚定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自信心D、扭转了抗战的形势12、台儿庄战役和百团大战胜利的意义相同方面是①沉重打击了日寇②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抗战热情③是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一次重大胜利④提高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A、①③B、②③C、①②D、①④13、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作的政治报告题目是A、《论持久战》B、《论联合政府》C、《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D、《改造我们的学习》14、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来侵略取得最大胜利的是A、五四运动B、辛亥革命C、抗日战争D、一二·九运动15、规定把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是下列哪次会议上A、中共一大B、中共二大C、中共三大D、中共七大16、1938年指挥徐州会战的中国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是A、蒋介石B、彭德怀C、何应钦D、李宗仁17、国共两次合作的相同点是A、都反对帝国主义B、两党军队统一领导、统一行动C、都取得了完全胜利D、合作形式都是党内合作18、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力量是A、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抵抗B、苏联红军的参战C、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武装D、美国投放了两枚原子弹19、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的时间是A、1945年8月15日B、1945年9月2日C、1945年9月9日D、1945年10月1日20、抗战时期大后方的工业区中,唯一门类齐全的综合工业区是A、贵阳B、重庆C、成都D、昆明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题号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21、识右图,回答问题(14分)(1)右图是在。
(填地点)历史上这里曾发生了什么事情?(6分)(2)这一事件有何历史意义?(4分)(3)这一事件发生后,中国守军第二十九军官兵奋起抵抗,副军长佟麟阁和一三二师师长赵登禹先后为国捐躯,他们体现了怎样的民族精神?(4分)22、识下图,回答问题(12分)(1)这两幅图反映了什么历史事实?(3分)(2)该历史事件发生于何年何月?(3)日本在该事件中共杀害中国同胞达多万人。
(2分)(4)在中国近代史上,日本还曾制造过类似的事件是__________,这些事件给你的启示是什么?23、在下图方框内填入字母所代表的历史事件,只填字母代号(8分)A、九一八事变B、西安事变C、七七事变D、八一三事变三、探究与运用(共26分)24、中共“七大”是我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一次重要会议,本次会议形成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坚强的中央集体领导,为夺取抗战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16分)(1)这次大会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召开的?(4分)(2)本次大会有哪些主要内容?(8分)(3)本次大会有什么重大历史意义?(4分)八年级《中国历史》上册单元测试卷(五)班级_______ 学号姓名_________ 成绩_______一、精挑细选(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40分)1、1945年8月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谈判,地点在A、南京B、武汉C、重庆D、上海2、1946年,美蒋发动的全面内战开始于国民党军队进攻A、山东解放区B、中原解放区C、东北解放区D、陕甘宁解放区3、1947年3月中共中央撤离延安是在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A、山东解放区B、中原解放区C、陕甘宁解放区D、大别大根据地4、彭德怀、贺龙指挥西北人民解放军粉碎国民党对陕甘宁解放区重点进攻采用的战术之称是A、游击战术B、运动战术C、蘑菇战术D、阵地战术5、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的事件是A、粉碎重点进攻B、挺进大别山C、转战陕北D、三大战役6、1947年夏同刘伯承一起率军挺进大别山的是A、陈毅B、粟裕C、邓小平D、谭震林7、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军队进行主力决战的是A、孟良崮战役B、挺进大别山C、三大战役D、渡江战役8、1948年三大战役中首先展开的是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9、在淮海战役中全歼国民党军队的地点是A、碾庄B、双堆集C、徐州D、陈官庄10、淮海战役是以国共军队的又一次决战,其中心是A、南京B、合肥C、徐州D、郑州11、三大战役中最先解放的城市是A、沈阳B、长春C、天津D、北平12、1949年初,华北傅作义率部接受和平改编取得胜利的战役是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13、三大战役中和平解放的城市是A、沈阳B、徐州C、北平D、天津14、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上被消灭,是在___之后。
A、辽沈战役B、三大战役C、挺进大别山D、淮海战役15、“百万雄狮过大江”是指哪次战役?A、淮海战役B、挺进大别山C、渡江战役D、辽沈战役16、下列哪座城市是人民解放军过大江后解放的A、徐州B、沈阳C、南京D、天津17、国民党政权统治中国人民达A、12年B、22年C、25年D、30年18、被陈毅称为“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战役是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孟良崮战役19、下列关于人民解放战争表述错误的是A、是美帝国主义出钱出枪,国民党出人的内战B、推翻了蒋家王朝在中国的统治C、使中国人民遭受了战争的苦难,破坏了经济D、中共取得胜利是掌握了先进的武器和强大的军事力量20、人民解放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有:①解放军英勇作战②共产党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③国民党力量英勇作战④中共的正确领导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D、③④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题号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答案21.读下图,阅读品味毛泽东同志写于1949年4月的一首七律回答问题:“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1)上图反映的是历史上的哪次战役?(2分)(2)这次战役西起地点在图中________地即__________;东止地点在图中__________地即________。
(4分)(3)这次战役解放的那座著名城市在________地,它的解放标志着什么_______(4分)(4)这首七律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_________(2分)(5)诗中“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中的“霸王”是指_______,诗句的寓意是_______。
(4分)(6)诗中涉及的城市“钟山”是指什么地方?这里被誉为“虎踞龙盘”之地。
列出中国历史上以此为都的朝代(政权)的名称。
(6分)(7)诗中涉及的城市,今天已经成为全国重要的商业中心,试分析该城市成为全国重要商业中心的有利条件。
(6分)三、探究与运用(32分)22.阅读下列材料目前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有两个前途。
美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要使中国回到不独立、不自由、不民主、不统一、不富强的老状态里。
这是个黑暗的前途。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要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国家。
这是个光明的前途。
我们要努力争取实现光明的前途。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回答:(1)《论联合政府》是毛泽东在什么会议上所作的报告?(2分)(2)会议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召开的?讨论的主要问题是什么?(8分)(3)这次会议有什么重要意义?(6分)23、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人的英明领导下,终于打败了国民党反动派,取得了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
(1)人民解放战争经历了哪三个阶段?(6分)(2)就中共本身来说,你认为人民解放战争能够取得胜利的原因有哪些?(10分)八年级《中国历史》上册单元测试卷(六)班级_______ 学号姓名_________ 成绩_______一、精挑细选(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40分)1.中国近代工业主要集中在什么部门?A.手工业B.轻工业C.重工业D.农业2.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受到哪三座大山的压迫?①帝国主义②清政府③北洋军阀④封建主义⑤官僚主义A.①②③B.①④⑤C.②③⑤D.①②④3.中国出现的第一条正式投入运营的铁路是A.唐胥铁路B.淞沪铁路C.滇越铁路D.京汉铁路4.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最著名的中文报纸是A.《民报》B.《大公报》C.《文汇报》D.《申报》5.1897年在上海创办的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是A.商务印书馆B.同文馆C.三联出版社D.人民出版社6.京张铁路的总工程师是A.徐寿B.华衡芳C.冯如D.詹天佑7.严复译述的宣传西方生物进化观点和社会进步理论的著作是A.《四洲志》B.《天演论》C.《海国图志》D.《三国志》8.最早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家是A.龚自珍B.魏源C.林则徐D.严复9.沿用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是在什么时候废除的?A.1905年B.1911年C.1919年D.1949年10.为中国现代文学奠定了基础的是A.陈独秀B.胡适C.鲁迅D.郭沫若11.下列关于张謇的说法,错误的是A.清朝状元B.创办大生纱厂C.提出“实业救国”的主张D.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12.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代”出现在A.19世纪末B.一战期间C.一战后D.二战期间13.19世纪中国人交往和交流的速度大大加快了,这是因为有了①火车②轮船③飞机④电报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14.中国人剪掉辫子、停止裹脚是在A.鸦片战争后B.洋务运动后C.戊戌变法后D.辛亥革命后15.为我国制碱工业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是A.詹天佑B.侯德榜C.李四光D.冯如16.严复介绍“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观点的主要目的是A.介绍西方科学技术B.提高中国的思想水平C.为维新变法提供理论依据D.激励中国人民变法自强17.中国最早的新式学堂出现在A.鸦片战争时期B.洋务运动时期C.戊戌变法时期D.辛亥革命后18.我国废除科举制度是在A.维新变法中B.清王朝统治时期C.辛亥革命后D.新中国成立后19.近代中国文学家中,其杂文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达到空前高度的是A.鲁迅B.郭沫若C.丁玲D.赵树理20.我国开始使用电报应在A.19世纪60年代B.19世纪70年代以后C.19世纪末D.20世纪初答案卡二、看图学史(共25分)21.(1)图中的军警正在行人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