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对各类铝合金模板标准的解读

对各类铝合金模板标准的解读

不同产品体系的试验方法
不同产品体系的模型示意图
1. 《工标》注重工程应用,对产品的应用工况分 析、设计计算占据一定篇幅,强调对现场装拆 要求和工序的指导
使用工况和整体计算
施工时的早拆支撑规定
整体组拼示意图
2. 《工标》根据其支撑特点和早拆特性,对铝 合金模板的应用范围做了界定,满足主要的施 工情形
《产标》针对其混凝土工程用途的功能,对产品 各项要求进行规定
• 《工标》注重产品在房屋建筑现浇混凝土结构的 应用规定
1. 《产标》针对其应用情况,规定试验和检验的方 法,从产品数据结果上做要求,没有结构计算篇 幅
2. 《产标》介绍不同类型的产品体系,即拉杆式模 板体系和拉片式模板体系,包括了当前市场的主 流产品
界限
产品标准根据产品本身的特点来制定,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产品的品种,需要 对产品的种类及其参数系列等做出统一规定;二是产品的质量,对产品的主要质 量要素做出合理规定,同时对这些质量要素的检测方法(即试验方法)、对产品 是否合格的规定(即检验规则)以及对产品从生产到使用的中转过程中的质量保 证要求(即标识、包装、运输、贮存)都要做出统一规定。由此可以看出,产品 标准针对的是产品在工厂内的一切活动。 工程建设标准则是根据工程建设活动的特点来制定,工程建设活动由规划、勘探、 设计、施工与监理、验收、维护、拆除等组成,在不同的阶段和环节都有与之相 对应的技术要求,通过各环节的标准组合,最终达到控制建(构)筑物全生命周 期的质量和安全。因此,工程建设标准针对的是在工程建设地点的一切活动。 综上所述,产品出厂前后(即产品的生产和工程应用),是二者的界限区别。
4
30
<200
±0.50
≤1.5 ±1.00
±0.25 -0.60 +0.5
0 +5 0 ±5
从内容上看,两个标准主要有以下几点不同:
1、《产标》除了在术语、分类、规格方面做了较为详细的描述 以外,还在外观、表面质量、制作质量上做了更为详细的规定; 《工标》则更加强调产品的性能及组拼质量;
2、《工标》根据其规程特点,在铝合金模板系统设计方面做 了详细的规定,对整体计算和早拆特点解析较为透彻;
3、《工标》根据铝合金模板系统本身的特点,在模板施工、 整体组拼、模板拆除以及安全文明施工等方面做了详尽的规定;
4、在维修、保养以及运输等方面,《产标》增加了标识方面 的描述;
5、 综合来说,《产标》主要内容包括规格、材料、产品质量、 试验、检验、包装运输贮存和修复,涵盖产品制作及出厂的全 过程; 《工标》除少量篇幅涉及材料及构配件外,主要内容是 设计(单个和整体及早拆强度计算)、施工(安装拆除)、维 修保管和运输,涵盖产品施工应用的全过程 。
相对于《工标》,《产标》参 编单位以生产厂家为主,其中 铝模板企业较多,而《工标》 模板参编单位以设计院、科研 单位以及施工企业为主。《工 标》编写过程在理论、实验方 面下了很多工夫,《产标》在 收集数据、征求意见等方面工 作相对做的较多。
从大方向来说,《产标》 的目录主要强调产品原 材料到生产阶段的检验、 生产标准以及包装和运 输方面的内容;《工标》 根据标准特点,对设计 与施工方面做了详细的 规定。
➢ 二者都对材料和成品的规格、精度、质量要求做出一致规定,保 证铝合金模板作为新型建筑材料的先进性
➢ 从整体性看待两个标准,既有立足点的区别又相辅相成,结合实 际情况正确使用
➢ 两个标准编制的出发点都是为了鼓励单一企业走上设计、生产、 施工一体化的发展道路,最终满足工程建设的综合要求,提高工 程建设的整体水平
允许偏差
2
面板宽度
3
面板厚度
4
面板对角线长度差
5
边肋高度
B≤200 200<B≤400 400<B≤600
— ≤1500 >1500
65
±0.35 1.00 1.50 ±0.40
6
边肋厚度

±0.20
7
边肋垂直度
90°
-0.30o
8
阴角模板的角度

-0.30o
9
阳角模板的角度
《产标》对模板修复做了相关的规定
10
沿板长度孔中心距

-1.00o

±0.50
11
沿板宽度孔中心距

±0.50
12
孔中心与面板距离
40
±0.50
13
孔中心与板端间距
14
孔直径 φ
15
面板平面度
16
边肋直线度
17
拉片槽宽度
18
拉片槽深度
19
端肋组装位移
20
焊缝高度
21
分段焊的焊缝长度
2— 38 1.75 —
我国最早关于铝合金模板的标准为广东省标准《铝合金 模板技术规范》,编写于2012年1月,实施于2013年12月1日;
《组合铝合金模板工程技术规程》在2013年1月14日开始编 写,于2016年12月1日实施,历时4年,《组合铝合金模板工 程技术规程》编写过程中,国家产品标准《组合铝合金模 板》、协会标准《组合铝合金模板》、北京市地方标准《建 筑工程组合铝合金模板施工技术规程》等陆续颁布实施,这 些标准的颁布实施客观上为铝合金模板在建筑工程的使用提 供了技术参考及理论依据,实实在在的推动了铝合金模板产 业的发展,是我国铝合金模板产品原材料采购、设计、生产、 施工的指导性标准,为建筑工程实测实量免抹灰、建筑设计 模块化、生产工厂化以及模块化施工和质量稳定可靠性方面 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定义
产品标准是指为保证产品的适用性,对产品必须达到的某些或全部功能要求 而制定的标准。对产品结构、规格、质量和检验方法所做的技术规定,称为 产品标准。 从内容上看,《铝合金模板》及《组合铝合金模板》均属于产品标准范围,以 下简称《产标》。
工程建设标准指对基本建设中各类工程的勘察、规划、设计、施工、安装、 验收等需要协调统一的事项所制定的标准。 从内容上看北京市地方标准及行业标准,均属于工程标准范围,以下简称 《工标》。
《规程》编写了四年,其中在模板系统的研究、早拆机构的研究方面、铝合 金模板系统整体稳定性研究、预埋螺栓的抗拔性等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实 验及研究,其内容章节‘模板的整体组拼’、‘模板整体组拼施工技术’ 以及附录章节等相关补充内容,均有利的保证了模板施工的安全性及可 靠性,个人觉得以《规程》为主要标准,结合《产标》及其他标准,可 以作为我们铝模推广及使用指导性文件和施工的必备手册。
材料方面,协会标准把独立支撑材料单独成章,《产品 标准》则以钢材与铝材来划分,更多则体现在附录章节。
产标基于产品质量的基础上,对组拼质量做了相关规定, 同时也规定了组拼质量的检测方法
00.50 0100..85025
表9
铝合金模板及配件修复后的主要质量标准 单位为毫米
序号 1
项目 面板长度
要求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