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气中污染物的转化

大气中污染物的转化


碳氢化合物是大气中的重要污染物。大气中以气 态形式存在的碳氢化合物的碳原子数主要有 1—10 个, 可挥发性的所有烃类。它们是形成光化学烟雾的主要 参与者。其他碳氢化合物大部分以气溶胶形式存在于 大气中。 1、大气中主要碳氢化合物
(1)甲烷:甲烷是大气中含量最高的碳氢化合物,它 约占全世界碳氢化合物排放量的 80%以上。它是唯一 能由天然源排放而造成大浓度的气体。甲烷化学性质 稳定,不易发生光化学反应。
HNO2+hν→HO+NO
HO+NO→HNO2 HO + HNO2 →H2O+NO2 HO + NO2 → HNO3 HNO3+hν→HO+NO2 当有CO存在时, HO+CO→CO2+H H+O2+M→HO2+M 2HO2 →H2O2+O2
HNO2的光解可能是大气
HO中的重要来源之一
HNO3
HO-NO2:199.4 120-335nm
hc z hν λ

如果一个分子吸收一个光量子,则1mol分子吸收的 总能量为:
hc E N 0 hν N 0 λ
由于通常化学键的键能大于167.4kJ/mol,所以波 长大于700nm的光就不能引起光化学解离.
2. 大气中重要吸光物质的光解 大气中的一些组分和某些污染物能够吸收不同波 长的光,从而产生各种效应。 几种与大气污染有直接关系的重要的光化学过程。
键能 (kJ/mol)
引起解离的光 波长<240nm, 147nm左右最大 波长<120nm . 反应式 . . . .
O2
493.8 (243nm) 939.4 (127nm)
N2
O3
101.2(1180nm)
<290nm(254nm) 吸收带: 200-300nm . + O +M→O ) (O 2 3 300-360nm 440-850nm(弱)

燃烧过程中,空气中的氮和氧在高温条件下化合生 成NOx的链式反应机制如下:
2.NOx和空气混合体系中的光化学反应 当阳光照射到含有 NO 和 NO2 的空气时,有如下基本 反应发生:
O 2是 大量的
式 (2—8)-(2—10) 三个基本反应最终要达到稳态,此 时所有浓度均恒定。三个基本反应中每一物种( NO、 NO2和O3 )的生成速率都等于消耗速率。因此这三个 反应维持着体系的稳定循环。
(2)石油烃 石油成分:以烷烃为主,还有一部分烯烃、环烷烃和 芳烃。 来源:在原油开发、石油冶炼、燃料燃烧和石油产品 使用过程中均可向大气泄漏或排放石油烃,从而造成 大气污染。相比之下,不饱和烃较饱和烃的活性高, 易于促进光化学反应,它们是更重要的污染物。 大多数污染源中包含的活性烃类约占 15 %,而从汽 车排放出来的活性烃达 45%。在未经处理的汽车尾气 中,链烷烃只占 1/ 3,其余皆为活性较高的烯烃和芳 烃。

夏季高于冬季

2、大气中HO自由基的来源 清洁大气,来自臭氧的光解离
二者 的来 源?

污染大气,HNO2和H2O2的光解离
是大气中 HO 的重要来源
3、 HO2自由基的来源 主要来自醛的光解

少量来自亚硝酸酯(CH3ONO)和过氧化氢的光解
如果CO存在,以下反应发生:
4.R(烷基)、RO(烷氧基)、RO2(过氧烷基)的来源 (1) R(烷基)的来源

氧化亚氮是无色气体,清洁空气的组分,是低层大 气中含量最高的含氮化合物。
主要来自天然源,即环境中的含氮化合物在微生物 作用下分解而产生的; 人为来源,土壤中的含氮化肥经微生物分解可产生 N20,这是人为产生N20的原因之一。 N2O 气体惰性很大,在对流层中十分稳定,几乎不 参与任何化学反应。进入平流层后,由于吸收来自 太阳的紫外光而光解产生NO,会对臭氧层起破坏作 用。
平流层大气中臭氧主要来源
对流层大气中唯一已知的臭氧人为来源
NO2 300.5 <420nm 290-410nm 200-300nm 初级过程
次级过程 HNO2+hν→H+NO2
(O + O2 +M→O3) 城市大气中重要吸光物质,低层大气,吸收来自太阳的紫外光和部分可见光
HNO2 HO-NO:201.1 H-ONO:324.0
四、氮氧化物的转化

氮氧化物——大气中主要气态污染物,人为来源主要 是矿物燃料燃烧。 燃烧时, O2+N2 → NO → NO2、NO3、N2O5等 → HNO2、HNO3
1.大气中的含氮化合物 主要有N2O、NO、NO2、NH3、HNO2、HNO3、 亚硝酸酯、硝酸酯、亚硝酸盐、硝酸盐和铵盐等。
(1)氧化亚氮(N2O)
(3)萜类 植物生长过程中排放的有机物。
松节油的主要成分
存在柑橘和松树中
萜类在大气中活性较高,易于与大气中的氧化剂反应, 如HO、O3。
(4)芳香烃
大气中的芳香烃主要有两类:单环芳烃、多环芳烃

NO、NO2和O3之间为稳态关系,若体系中无其他反 应参与,O3浓度取决于[NO2]/[NO]。

由于体系中氮的量是守恒的,则:

又因为O3与NO的反应是等计量关系,所以:

将[ NO] 和[NO2]代入式(2—14)得:

由此解出:
教材p77~78
3、氮氧化物的气相转化 (1)NO的氧化

其他醛类的光解也可以同样的方式生成HO2
①卤代甲烷,近紫外光照射,
CH3X h CH3 X
X代表Cl、Br、I或F
对大气污染化学的作用最大
②卤代甲烷含有多种类卤素时,断裂的是最弱的键,键强顺序为: CH3-F>CH3-H>CH3-Cl> CH3-Br> CH3-I
卤 代 烃
③高能量的短波长紫外光照射,可能发生两个键断裂,应断两个最 弱键。例如,CF2Cl2离解成CF2+2C1 (离解成CF2C1+C1的过程也同时存在) ④即使是最短波长的光,如147nm,三键断裂也不常见。 CFCl3(氟利昂-11)、CF2Cl2(氟利昂-12)的光解:
第二章
大气环境化学
第三节
大气中污染物的转化
污染物的迁移过程只是使污染物在大气中的空间分布
发生了变化,而它们的化学组成不变。
污染物的转化是污染物在大气中经过化学反应,如光
解、氧化还原、酸碱中和以及聚合等反应,
——转化成为无毒化合物,从而去除了污染, ——或者转化成为毒性更大的二次污染物,加重了污 染。 研究污染物的转化对大气污染化学具有十分重要
三、大气中重要自由基的来源 1.大气中重要自由基 HO、HO2、R(烷基)、RO(烷氧基)、RO2(过氧烷基) 前两种更为重要,为什么?
HO数(×105个/cm3)
南半球 比北半 球多, 约20%
北←纬度→南 图2-11 数学模式模拟HO在对流层中随高度和纬度的分布

白天高于夜间, 峰值出现在阳 光最强时
的意义。
一、自由基化学基础

自由基——游离基,是指由于共价键均裂而生成 的带有未成对电子的碎片 自由基的存在时间很短,一般只有几分之一秒 在大气化学中,有机化合物的光解是产生自由基 最重要的方法。 大气中比较重要的自由基反应是自由基-分子相互 作用。有两种方式: ●加成反应 ●取代反应



545.1 SO2 激发
吸收带: 180-240nm 240-330nm 340-400nm
SO2*在污染大气中可以参与许多光化学 反应 初级过程 对流层中 O2 存在 时: H+ O2→HO2 次级过程: HCO+ O2→HO2 + CO
H-CHO 240-360nm 356.5 甲醛
甲醛光解可以产生HO2自由基,是大气中HO2重要来源。
大气中甲烷的主要来源是由有机物的厌氧发酵过程产 生的:

2{CH2O}
厌氧菌
CO2 + CH4
上述过程也可以发生在沼泽、泥塘、湿冻土带和水稻 田底部等。反刍动物以及蚂蚁等的呼吸过程也可产生 甲烷;另外原油及天然气的泄漏也会向大气排放甲烷。
甲烷是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其温室效应要比 CO2 大 20 倍。近 100 年来大气中甲烷浓度上升了一倍多。目 前全球范围内甲烷浓度已达到1.65ml/m3,其增长速度 十分惊人。
O3氧化: HO引发的NO反应(R、RO2、RO、HO2):
HO引发的烃类反应
几种自由基?

HO和RO的直接氧化
HNO2、RONO易于光解
NO2光解在大气污染化学 中占有重要地位
(2)NO2的转化——注意:引发大气中生成O3的反应
NO2可以与HO、HO2、O、RO、RO2等自由基反应,也 能与O3和NO3反应

与HO反应: 与O3反应:
形成气态HNO3 的反应,白天 易于进行
易于在夜间进行
(3) 过氧乙酰基硝酸酯(PAN):PAN是由乙酰基与空气 中的O2结合而形成过氧乙酰基,然后再与NO2化合 生成的化合物:
乙酰基来自
乙醛来自乙烷氧化:
PAN 具有热不稳定性,遇热会 分解回到过氧乙酰基和NO2
五、碳氢化合物的转化
辐射跃迁,即激发态 物种通过辐射荧光或 磷光而失活
A h A
光物理 过程 光化学 过程
无辐射跃迁,即碰 撞失活 光解
生成新物质

次级过程是指在初级过程中反应物、生成物之间进 一步发生的反应。如大气中氯化氢的光化学反应过 程:
初级过程 . . . . .
.
次 级 过 程
M: O2或N2等大气中的其他物种



大气中已检出的烷烃有 100 多种,其中直链烷烃最 多,其碳原子数目为 1-37个。带有支位的异构烷烃 碳原子数目多在6以下。低于6个碳原子的烷烃有较 高的蒸汽压.在大气中多以气态形式存在。碳链长 的烃类常形成气溶胶或吸附在其他颗粒物质上。 大气中也存在着一定数量的烯烃,如乙烯、丙烯、 苯乙烯和丁二烯等均为大气中常见的烯烃。在工业 生产过程中,通常是用它们的单体作原料,但排放 到大气中后,它们可形成聚合物,如聚乙烯、聚丙 烯、聚苯乙烯等。所有这些化合物在大气中存在量 都是比较少的。 大气中已发现的较为典型的炔烃是乙炔,以电焊过 程中排出来的为最多。 1- 丁炔常用于合成橡胶。炔 类化合物在大气中较烯烃少得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