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旅游发展研究文献综述范文格式

旅游发展研究文献综述范文格式

旅游发展研究文献综述范文格式
一、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研究
关于旅游地演化发展的研究可追溯至G(1939)、C(1963)、S(1978)的研究,但目前被学者们公认并引起广泛讨论和应用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是由加拿大学者B在1980年提出的。

1他认为一个旅游地的开发不可能永远处于同一水平,而是随着时间不断演变的。

他用一条近S型的曲线,来描述旅游地的演化过程,所提出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为研究旅游地的演化过程、预测旅游地发展和指导旅游地营销和规划提供了理论依据。

根据B的理论,旅游地演化经过的6个阶段,在每个旅游地的时间发展进程中表现出来。

旅游地发展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内,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和规律:在进行对旅游地开发的过程中,旅游规划者需要根据旅游地当前所在的旅游开发阶段实行适当的开发模式,营销手段。

1.探查阶段
旅游地的开发正处于起步阶段。

只有零散的游客,没有特别的服务设施,其自然和社会环境未因旅游而发展变化且受人类干扰较少。

2.起步阶段
旅游地旅游者逐渐人数增多,旅游活动逐渐变得有组织、规律性,本地居民为旅游者提供一些简陋的膳宿设施,地方政府因当地旅游的发展被迫改善设施与交通状况,逐步提高游客的旅游质量。

3.发展阶段
此阶段中,旅游发展迅速。

在服务设施配套相对完整的情况下,为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旅游广告加大,旅游市场开始形成。

在旅游带来良好收益的情况下,外来投资骤增,简陋的设施逐渐被规模大、现代化的设施取代,相关服务产业化,旅游地自然面貌的改变比较显著。

4.稳定阶段
1郑海燕:“苏州城市旅游生命周期”,中山大学硕士论文,2001.24-30.
在此旅游地发展阶段中,游客数量猛增,逐渐进入巩固阶段。

此阶段游客量持续增加,但增长率下降。

旅游地功能分区明显,地方经济活动与旅游业紧密相连,针对不同类别的旅游者进行不同的营销策略。

5.停滞阶段
旅游地自然和文化的吸引力被大量的“人造设施”代替,旅游地良好形象已不再时兴,市场维持艰难。

游客量由于没有科学的分配导致超出旅游环境容量,相关生态环境问题随之而至。

(本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更多旅游发展研究文献综述范文格式请浏览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