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教学查房 PPT
提问
& 答疑
器械护士配合——物品准备
类型 名称 器械 颈前路器械 敷料 腹包1、盆纱布、电刀、吸引器、10*20圆针、7*17皮针、 11#15#23#刀片、1#4#7#线、清洁片、手套、贴膜、尿 包、20ml注射器
特殊 9#针头(定位)、红尿管(电刀保护)花生米(分离)、 物品 1961止血纱布、双极(黑)
颈椎解剖(cervical vertebra)
颈椎呈轻度前凸 作用: 增加颈椎的弹性 减轻和缓冲重力的震荡 防止对脊髓和大脑的损伤
颈椎解剖——第一颈椎
第一颈椎(寰椎)特 点:没有椎体和棘突, 由前后弓和侧块组成
颈椎解剖特点——第二颈椎
第二颈椎(枢椎),与 一般的颈椎相似,椎 体上方有齿状的隆突 称为齿突,此齿突可 视为寰椎的椎体。
器械护士配合——手术步骤
摘除间盘
植骨
钢板固定
缝合切口
4.摘除间盘:显露椎间盘纤维环,髓核钳通过纤维环切口伸入椎
间隙,
5.植骨:常规以K纸代替骨头
6.钢板固定:
7.缝合切口:
器械护士配合——配合要点
准确传递器械 与术者同时观看透视结果 认真清点螺钉和定位针
巡回护士配合
协助术者术前术中定位,熟练准确 的调整手术床的高度和C臂透视机的 位置
患者资料
MRI示:颈4-5椎间盘突出,以 “颈椎病”收住。病程中患者睡 眠尚可,无发热,无恶心,二便 正常 既往史:1年前在当地医院诊断反 流性食管炎。否认高血压,冠心 病。于2015-10-15拟行:颈椎前路 减压植骨融合术
颈椎解剖(cervical vertebra)
颈椎共有七个 椎骨中体积最小 灵活性最大 活动频率最高 负重较大的节段
颈椎解剖特点:第七颈椎
第七颈椎(隆椎)特点: 棘突最长,是临床上作 为辨认椎骨序数的标志
颈椎主要连接方式
椎间 盘
椎间 关节
椎间 韧带
颈椎连接
颈椎骨的血液循环
颈椎骨的血液循环主要 来自椎间动脉,椎间动 脉多发自椎动脉,椎间 动脉沿脊神经根的腹侧, 经椎间孔,分支进入椎 管内。
诊断
临床表现
影像学 临床表现 影像学
器械护士配合——手术步骤
切皮
椎体 暴露
缝合 切口
定位
钢板 固定
摘除 间盘
植骨
器械护士配合——手术步骤
1. 切皮:颈椎前路右侧横切口 2. 椎体暴露:切开皮肤和皮下
组织,止血后用花生米钝性 分离,扩大显露范围 3. 定位:9#长针头折一个梯形, 尖端约1.5cm长度,插入椎 间盘,根据C臂机透视定位 看全颈椎侧位X片
颈椎前路椎间盘摘除植骨融合术 手术配合
授课者:黄丽薇 主持人:孙艳N4 指导者:孙艳N4 宁医大总院心脑血管病医院手术室
2015年12月
患者资料
患者:孙晓艳,女,54岁。主因;颈部活动受限 -右上肢放射痛1个月,加重10天入院。 现病史: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颈部活 动受限-右上肢放射痛,无头痛,头晕等不适, 到我院诊治。入院检查:
术中透视应注意保护手术区域,防 止污染
搬运患者时注意保护患者颈椎,避 免扭曲
眼睛护理:眼睛护理在全麻患者手 术中的临床价值_王家红.pdf
术后护理
1.术后颈托固定,指导患者去枕平卧,颈部两侧放 置沙袋,尽量保持头部平稳。
协助患者轴线翻身,避免颈椎剧烈活动,防止内 固定物松动。
加强术后呼吸道护理,预防窒息。 引流管及伤口的护理。 加强急救意识, 强化急救能力。
3 • 颈椎椎间盘突出症病重或进行性加重
4
手术禁忌症
全身情况差,或合并有重要脏器疾患 合并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等其他疾患 合并四肢瘫痪,脊髓损伤严重 诊断不明确 高龄病人
护理配合
手术体位
仰卧,双肩垫以体位垫(10cm厚),头颈自然向后 仰伸,颈后部放置实性棉垫圆枕,头部垫以头圈, 避免在麻醉过程中患者头颈过度后仰,以免加重脊 髓损伤。
临床表现
1 畸形与僵硬现象 2 压痛 3 臂丛神经牵拉实验阳性 4 椎间孔压缩试验阳性
临床表现
5 肩部下压试验阳性 6 颈神经受到刺激时 7 神经根受到压迫后
颈椎病常见手术类型?
手术类型
颈前路 颈后路
手术适应症
1 • 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或神经根型颈椎病 • 脊髓型颈椎病
2 • 突发性颈椎病或因外伤诱发,造成四肢瘫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