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犊牛腹泻的诊治

犊牛腹泻的诊治

犊牛腹泻的诊治摘要犊牛腹泻是一种常见的犊牛疾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

通过研究和掌握犊牛腹泻发生的原因及临床症状,建立良好的防治措施。

根据病例所述,对犊牛腹泻进行初步诊断,通过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对此病确诊。

通过对病牛采取药物治疗如:口服补液盐处方(氯化钠、碳酸氢钠、氯化钾、葡萄糖)、西药治疗(磺胺脒、金霉素、庆大霉素、四环素)和中药治疗(黄芩、黄柏、葛根、甘草等)及加强饲养管理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研究此病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犊牛腹泻;诊断;防治目录摘要 (I)目录 (II)1 病例 (3)2 临床症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剖检变化 (3)4 诊断..............................................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治疗 (2)5.1口服补液盐处方.................................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 西药治疗........................................ 错误!未定义书签。

5.3 中药治疗........................................ 错误!未定义书签。

6 分析讨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6.1 病因............................................ 错误!未定义书签。

6.1.1 犊牛免疫力低下................................ 错误!未定义书签。

6.1.2 病原菌........................................ 错误!未定义书签。

6.1.3 环境因素 (2)6.2 防治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6.2.1 做好母牛的饲养管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6.2.2 做好犊牛的饲养管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6.2.3提早补饲 (4)7.小结 (4)参考文献 (5)致谢 (6)犊牛腹泻病的诊治犊牛腹泻是当前奶牛的多发病之一,也是严重危害奶牛生产,给畜牧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的疾病。

犊牛腹泻在我国各养牛地区均有发生,尤其在奶牛饲养管理不当或营养缺乏的情况下病情更为严重。

该病的主要症状为腹泻,由于肠蠕动亢进,肠内吸收不全或吸收困难,致使肠内容物与多量水分被排出体外,粪便呈稀汤样或水样,很快脱水,酸中毒,死亡较快。

因此,诊断和治疗犊牛腹泻是一件艰巨的任务,也是促进奶牛产业发展的关键所在。

1 病例2015年11月25日西丰县某牛场饲养的2~3日龄左右的100头犊牛中有69头犊牛发生腹泻,其中有13头因严重腹泻脱水而死亡,其余的经治疗痊愈。

典型临床症状为病牛排出稀汤样或水样粪便,常见肛门周围附着粪痂,具腥臭。

2临床症状无论是何种原因所引起的腹泻,发病犊牛在临床上的表现大致相同。

典型症状为稀汤样或水样粪便,常见肛门周围附着粪痂,具腥臭。

病初表现精神沉郁,体温正常,少数出现体温升高,低头耷耳,被毛粗乱,腹部紧缩,夹尾,后躯被粪便污染。

病程长者,肷部凹陷,肋骨外露,消瘦明显,喜卧而不愿行走。

腹泻持续时间较长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脱水和酸中毒。

3剖检变化犊牛腹泻死亡的主要表现为急性胃肠炎变化。

皱胃黏膜充血,覆有胶状液体,胃内有大量的凝乳块。

小肠黏膜充血、出血和水肿,肠内混有血液和气泡。

肠系膜淋巴结肿大。

肝脏、肾脏苍白。

胆囊充满黏稠暗绿色的胆汁。

心内膜有出血点。

病程稍长的有肺炎和关节炎病变。

4诊断通常犊牛食欲很好,犊牛生病的第一症兆可以在饲喂时察觉到,如果犊牛食欲差或无饥饿感,就意味着有问题。

发生腹泻的前驱症状是:鼻口干燥,鼻孔流浓涕,粪便干硬,体温升高(肛温高于39 ℃)。

若发现犊牛食欲差并出现上述任一征状,应喂补液盐加温水,进行早期治疗。

5治疗5.1口服补液盐处方氯化钠3.5 g、碳酸氢钠2.5 g、氯化钾1.5 g、葡萄糖20 g、温开水1 000 ml。

口服量为每千克体重50~150 ml或自由饮用。

在禁食期间不给犊牛任何食物,包括饮水。

一切液体均由静脉供给,直至犊牛食欲增强、吃奶饮水增进后,切忌暴饮暴食,应限量或少量多次饮喂,以免造成胃肠负担,使病情反复。

早期应饮用口服补液盐水,对犊牛腹泻疗效显著。

5.2西药治疗用呋喃西林0.1~0.3 g,磺胺脒10~20 g,一次灌服,3 次 /d ;金霉素1~2g,3次/d,肌肉注射庆大霉素24万单位,3次/d,四环素1g,灌服,3次/d。

根据脱水程度补液、解毒、强心等对症治疗。

5.3中药治疗黄柏10g,黄芩10g,葛根10 g,黄连10g,茯苓10g,白芍10g,地榆10g,苍术10g,山楂10g,石榴皮10g,党参10g,黄芪10g,熟地10g,甘草10g。

水煎,灌服2~3次。

6分析讨论6.1病因6.1.1免疫力低下犊牛出生后的最初几天,其免疫力极低。

这时需要依靠初乳提供机体抵抗力,以防止犊牛生产应激反应和疾病的发生,在犊牛饲养上是极其重要的。

但是,由于饲养管理失误,如初乳饲喂时间过晚;喂量过少或根本不喂;随着挤奶次数增加,初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减少。

其结果,犊牛因不能获得母源抗体而抵抗力降低。

6.1.2病原菌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对胃肠道的作用,都可引起犊牛腹泻。

经常引起犊牛腹泻的病原微生物有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轮状病毒等,还有球虫也能引起腹泻。

6.1.3环境因素不良的环境条件(包括饲养管理不当),一方面降低了犊牛的体质及抗病力;另一方面又促使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和毒力的增强,并为其传播提供了有力条件。

牛场消毒不严格,特别是产房、犊牛圈舍不清洁、不定期消毒。

犊牛舍阴暗潮湿,阳光不足,通风不良,圈舍狭小,饲养密度过大,粪便不及时清除,褥草不勤换。

饲喂犊牛时,由于饲喂过多,饲养员不固定;奶温不定,忽冷忽热;饲喂酸败变质的牛奶。

外界环境的改变如气温骤然变化,寒冷,阴雨潮湿,运动场泥泞,皆可促使犊牛抵抗力下降。

6.2防治措施6.2.1做好母牛的饲养管理合理供应饲料,确保母牛有良好的营养水平,以保证初乳的质量及初乳中免疫球蛋白的含量。

对妊娠母牛要合理供应饲料,饲料配比要适当,给予足够的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饲料,勿过饥或过饱,保证产后分泌充足的乳汁,以满足新生犊牛的生理需要。

母牛乳房要保持清洁﹔牛舍要保持清洁、干燥、通风,母牛要适当运动﹔消毒工作应经常持久,特别是对母牛产犊过程中的排出物和产后母牛排出的污物要及时清除,如条件许可,牛舍地面每日还要用清水冲洗,每隔7~10 d用碱水冲洗食槽和地面,用消毒药对母牛后躯进行喷洒消毒,使牛体清洁。

6.2.2做好犊牛的饲养做好哺乳。

要及时给犊牛吃上初乳,增强其抵抗力。

同时补充维生素A、D 及其他脂溶性维生素。

补喂干草。

犊牛出生后第8天,开始饲喂干草。

早期补喂干草,能促使瘤胃早期发育,也防止了犊牛舔食脏物。

合理补喂精料。

犊牛出生后15 d左右,开始训练吃精料。

初喂时可磨成细粉,与食盐、骨粉等矿物质饲料混合,涂擦犊牛口鼻,教其舔食。

喂量由最初的每次10~20 g,增加到数日后的80~100 g,一段时间后,再喂混合好的湿拌料。

注意补喂多汁饲料。

一般犊牛出生后20 d开始饲喂。

在混合精料中,加入切碎的胡萝卜或甜菜、幼嫩青草等。

最初每天20~25 g,以后逐渐增加,到2月龄时可增加到1.0~1.5 kg。

注意补喂抗生素。

犊牛出生后3~30日龄,可每天补喂一定量的抗生素,也可以取到防止下痢的作用。

补铁补硒。

给犊牛补铁,除了能有效预防贫血外,还能预防腹泻、拉稀等疾病。

采用亚硒酸钠维生素E制剂预防、治疗腹泻,效果显著。

[7]定期清理牛舍,保证环境的安静清洁,供应充足的清洁饮水;在断奶前后,适当补充抗应激物质。

6.2.3提早补饲补喂干草。

犊牛出生后第8天,开始饲喂干草。

早期补喂干草,能促使瘤胃早期发育,防止舔食脏物;补喂精料。

犊牛生后15 d左右,开始训练吃精料。

初喂时可磨成细粉,与食盐、骨粉等矿物质饲料混合,涂擦犊牛口鼻,教其舔食。

喂量由最初的10~20 g,增加到数日后的80~100 g,一段时间后,再喂混合好的湿拌料。

2月龄犊牛湿拌料喂量每天可增加到50 g;补喂多汁饲料。

一般犊牛出生后20 d开始饲喂。

在混合精料中,加入切碎的胡萝卜或甜菜、幼嫩青草等。

最初每天20~25 g,以后逐渐增加,到2月龄时可增加到1.0~1.5 kg;补铁补硒。

给犊牛补铁,除了有效预防贫血外,还能预防腹泻、拉稀等疾病;采用亚硒酸钠维生素E制剂预防治疗腹泻,效果显著。

7小结由于犊牛腹泻的病原与微生物有关,病牛的隔离,环境的卫生,圈舍的消毒,排泄物的处理等对控制病情发展至关重要,在积极治疗的同时应严格执行这些措施。

犊牛应放在干净,温暖,通风和向阳的圈舍,并定期消毒新生犊牛最好圈养在单独的畜栏内。

在放入新生犊牛前,犊牛栏必须消毒并空舍3周,可防止病菌交叉感染。

泌乳期母牛和哺乳期幼畜应补充富含优质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的饲料。

犊牛下痢时,要减少或停止饲喂牛奶,应内服电解质溶液,可防止严重脱水。

根据临床观察,在重度脱水的情况下,动物常处于休克状态。

治疗实践表明脱水性休克是导致腹泻病例死亡的主要原因。

腹泻急性发作时间稍长就出现病牛眼球凹陷的脱水征。

兆日龄大的犊牛发病率高,日龄小于5d的犊牛发病率相对较低。

这可能与由初乳中获的得免疫抗体有关。

酸中毒较轻的腹泻犊牛,一般不出现腹胀,所以腹胀是腹泻犊牛严重酸碱平衡失调和胃肠道功能障碍的结果,征兆可作为酸中毒严重程度的评估指标。

病牛一定要36-48h内接受10-20L的输液治疗。

参考文献[1]孙英峰,王英,丁伯良,任卫科犊牛腹泻的病因﹑诊断及综合防治[J]。

天津农业科学,2008,14(15)[2]卢光英;犊牛腹泻病的临床诊治;《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10,4[3]王胜义.犊牛腹泻病因及其药物防治进展[J]. 中国畜牧兽医 2010(10):163~167. [4]齐长明.犊牛腹泻的综合防治[J].中国动物保健.2009(02):38~39.[5]童银国.犊牛腹泻病的防治措施 [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0(03):185.[6]陈长生.犊牛腹泻的致病因素分析[J].新疆畜牧业,2010,(12):54~57. [7]许英民.新生犊牛发生的原因及防治[J].兽医导刊,2010(08):43~4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