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土方路基施工论文公路施工论文

土方路基施工论文公路施工论文

土方路基施工论文公路施工论文
浅谈公路施工中压实度的控制
摘要:公路工程建设施工中,经常要采取合理的压实方法,使土变得密实,在短期内提高土的强度以改善土的工程性质,保证公路工程施工质量,压实度的控制是关键。

关键词:特殊路基土方压实
一、影响公路施工压实的因素分析
压实度指标是以击实原理为控制的依据,路基或者路面采用人工或机械对土施加夯压能量,使土颗粒重新排列紧密,这样就增强了颗粒表面摩擦力和颗粒之间嵌挤形成的咬合力,同时因为颗粒间的靠近而增强粒间的分子引力,土的强度相应增强。

公路施工压实质量与许多因素有关,其中主要影响因素为:压实功、含水量以及压实层厚度。

1)压实功能的影响
压实功能(指压实工具的重量、碾压次数或锤落高度、作用时间等)对压实效果的影响。

施工压实后的干密度与压实机械在其上施加的功有一定关系。

在开始压实时,土的干密度急剧增加,待到接近土的最大干密度时,压实功虽然增加许多,而土的干密度基本没有变化,甚至压实遍数超过一定的数量的时候由于土中水气蒸发造成含水量减少,势必会影响已经压实的部分,因此,在实际施工中,不要盲目过多地增加压实遍数,应该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压实遍数。

2)含水量的影响
在同一压实功条件下,含水量对压实质量有直接影响。

干燥的时候,由于颗粒之间的摩阻力较大,因而不易压实。

当具有适当含水量时,水起到了润滑作用,颗粒间的摩阻力减小,从而易压实。

相比之下,严格控制最佳含水量,要比增加压实功能收获大得多。

当含水量不足,洒水困难时,适当增大压实功能,可以收效,如果土的含水量过大,此时如果增大压实功能,必将出现/弹簧现象,压实效果很差,造成返工浪费。

所以,压实施工中,控制最佳含水量,是首要关键。

各种材料的最佳含水量和所获得的最大干密度,必须由击实试验取得。

3)松铺厚度的影响
在压实功的作用下,压应力随深度增加逐渐减小,其影响深度与压实机械、压实材料性质和含水量有关。

压实厚度应小于压实机械压土时的作用深度,但其中还有最优土层厚度问题,铺得过厚,要压多遍才能达到规定的密实度。

铺得过薄,则也要增加机械的总压实遍数。

恰当的压实厚度能使压实而机械的功耗费最少。

二、压实施工方法
随着现代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工夯实的方法已经逐渐淘汰了,但是以下几点夯实需要进行人工夯实的。

在压实机械压实不到之处和小面积回填土采取人工夯实办法,一般在涵洞回填的时候多用人工配
合小型机械进行夯实。

采用蛙式打夯机等小型机具夯实时,一般填土厚度不宜大于25cm,每层压实遍数3遍~4遍,打夯之前对填土初步平整,打夯机依次夯打,均匀分布,不留间隙。

在打夯机工作不到的地方用人力打夯,虚铺厚度不大于20cm,人力打夯前应将填土初步整平,打夯要按一定方向进行,一夯压半夯,夯夯相连,行行相连,两遍纵横交错,分层夯打。

利用机械滚轮的压力压实土壤,使之达到所需的密实度。

施工中常用的碾压机械有平碾及羊足碾等。

平碾(光碾压路机)是一种以内燃机为动力的自行式压路机,重量6~15t.羊足碾单位面积的压力比较大,土壤压实的效果好。

羊足碾一般用于碾压粘性土,不适于砂性土,因在砂土中碾压时,土的颗粒受到羊足较大的单位压力后会向四面移动而使土的结构破坏。

松土碾压宜先用轻碾压实,再用重碾压实,效果较好。

碾压机械压实填方时,行驶速度不宜过快,一般平碾不应超过2kmPh;羊足碾不应超过3kmPh.为保证用机械碾压压实的均匀性及密实度,避免碾轮下陷,提高碾压效率,在碾压机械碾压之前,宜先用轻型推土机推平,低速预压4遍~5遍,使平面平实;采用振动平碾压实碎石土,应先静压,而后振压。

碾压机械压实填方时,应控制行驶速度,一般平碾和振动碾不超过2km/h,并要控制压实遍数。

压实机械与基础管道应保持一定的距离,防止将基础、管道压坏或使之位移。

用平碾压路机进行填方压实,应采用“薄填、慢驶、多次”的方法,填土(素土、灰土、碎石土)厚度均不应超过25cm~
30cm,每层压实遍数6遍~8遍,碾压方向应从两边逐渐压向中间,碾轮每次重叠宽度约15cm~25cm,避免漏压。

运行中碾轮边距填方边缘应大于500mm,以防发生溜坡倒角。

边角、边坡边缘压实不到之处,应铺以人力夯实或小型夯实机具配合夯实。

压实密实度除另有规定外,一般应压至轮子下沉量不超过1cm~2cm为度。

三、压实度的检测方法
压实度的现场检测方法主要有灌砂法、环刀法、核子密度仪法等。

这里简要谈谈灌砂法的检测步骤;灌砂法测压实度所用的检测工具有灌砂筒、基板、挖洞及从洞中取料的合适工具、标准砂、天平、台秤、盛砂的容器、含水量检测工具等。

下面介绍一下灌沙法的检测步骤;首先要在试验地点选一块平坦表面,其面积不得小于基板面积,并将其清扫干净。

将基板放在此平坦表面上,沿基板中孔凿洞,洞的直径100毫米,在凿洞过程中应注意不使凿出的试样丢失,并随时将凿松的材料取出,放在已知质量的塑料袋内,密封。

试洞的深度应等于碾压层厚度。

凿洞毕,称此袋中全部试样质量,准确至1克。

减去已知塑料袋的质量后即为试样的总质量。

然后从挖出的全部试样中取有代表性的样品,放入铝盒,用酒精燃烧法测其含水量。

最后将灌砂筒直接安放在挖好的试洞上,这时灌砂筒内应放满砂,使灌砂筒的下口对准试洞。

打开灌砂筒开关,让砂流入试洞内。

直到灌砂筒内的砂不再下流时,关闭开关,取走灌砂筒,称量筒内剩余砂的质量,准确至1
克。

试洞内砂的质量=砂至满筒时的质量-灌砂完成后筒内剩余砂的质量-锥体的质量。

挖出土的总质量除以试洞内砂的质量再乘以标准砂的密度可计算路基土的湿密度。

干密度就等于湿密度/(1+0.01*含水量)
参考文献:
[1]马国栋.李玉鹏.刘延明路基土方填筑与压实施工技术-黑龙江水利科技2005(1)
[2]沙庆林.公路压实与压实标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