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士兵突击(节选)》上课实用

《士兵突击(节选)》上课实用

情节发展包括: (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3
围绕特种兵争夺名额数量的变化,划分小说情节。
2-发展(5个抢二个名额) (4—25段)伍六一脚踝受 伤,三个人互相扶持,朝最 后集结地前进。
4-结局(面对结局,几 个士兵的表现)(40— 42段)面对最后结局, 三个普通士兵各自不同 的收获。
3
为什么要参加这次比赛?
这次比赛是为A大队选 拔特种兵而进行的野外生 存作战竞赛,A是第一的意 思。能进入该部队 ,对每 一位战士来说都是一种荣 誉和对自身价值的认可。
环境、情节、人物,是小说的三要素。 情节是表现人物性格发展历程的重要载体。 情节在小说中表现为一系列事件,它是人 物性格发展的纽带。
成 才
伍六一
品读思考,在文中表现伍六一的情绪变化的词语 中蕴含着人物怎样的心理活动?
沮丧而又愤怒——愤怒了——又愤 怒了——他又开始愤怒地吼了起来 ——声音里有了哭声——伍六一已 经哭了——伍六一笑得像个大男孩 一样
沮丧而又愤怒——愤怒了——又 愤怒了——他又开始愤怒地吼了 起来
• 伍六一的愤怒中有对自己受伤无缘进 入特种兵的痛心和懊丧,有因为受伤 而拖累战友的苦恼与痛苦,也有对许 三多不惜放弃机会而执拗的坚持帮他 的担忧与无奈。
“龟儿子”
“ 兵 王 ” “尖子兵”
“孬兵”
读一读,理清思路
1
许三多
课文节选部分的人物有哪些?




伍六一
作为竞争对手的已是强弩之末的仨战士
略 写
读一读,理清思路
2
节选故事的背景是 什么?
A大队特种兵选拔赛, 参赛士兵经过两天三夜没 吃没喝的打拼,到达最后 冲刺 。选文的情节(核心 内容) 可概括为争夺特种 兵名额 。
在仅剩最后一个名额时,许三多 是否依然坚持自己的决定呢?
• 点拨:成才到达终点后,比赛所谓的胜利 者只有一个了。此时许三多不管后来者已 超过了自己,不管背上的伍六一连吼带骂 ,也不管触手可及的胜利,他依旧背着自 己的同伴,一步一步艰难地朝终点走着。
许三多和伍六一最终有没有到达 终点,获得最后的名额?
• 在比赛的最后关头,伍六一的脚不幸受伤, 寸步难行。于是,是抛下战友,争取时间, 保存体力,还是共同进退,相互协作,这个 问题摆在了许三多和成才的面前。那么,许 三多和成才是如何做的?找出此处的语言描 写和动作描写 :
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 :
• 成才:“三个人,三个位,三个位都是我 们的”。
• 许三多示意成才,一人拉住伍六一的一只 手,拖着他往前狂奔。

兵突擊(节选)》
2007年最红的电视剧
30集电视剧《士兵突 击》,改编自小说士兵突击, 由著名导演康红雷执导、兰 晓龙编剧,王宝强、陈思成、 段奕宏、张译、邢佳栋、张 国强等主演 。本剧以军事动 作、青春励志为题材,讲述 了一个农村出身的普通士兵 许三多的成长历程,不抛弃 不放弃,最终成为一名出色 的侦察兵。该剧上映后引起 热烈反响,获得第27届飞天 奖、第24届金鹰奖优秀电视 剧奖等多个奖项。
不抛弃,不放弃 一声霹雳一把剑,一群猛虎钢七连。 钢铁意志钢铁汉,铁血卫国保家园。 杀声吓破敌人胆,百战百胜美名传。 攻必克,守必坚,踏敌尸骨唱凯旋。
作者简介
兰晓龙,湖南邵阳人,1973年
5月26日出生。1997年毕业于中央
戏剧学院,后进入北京军区战友 话剧团成为一名职业编剧。曾创 作了话剧《爱尔纳·突击》,电 视剧《石磊大夫》、《步兵团
长》、《士兵突击》、《我的团
长我的团》、《生死线》。 2005年2月话剧《爱尔纳·突击》获得老舍文学奖、曹 禺戏剧奖。
在濒临极限的情况下,许三多仍然能 够不离不弃的帮助自己的队友,这种精神 怎不令人敬佩?
许三多
二、语言描写: 1、当他发现伍六一的腿受伤时,他嘴唇 发抖着说:“你就拿这条腿跑啊!” 2、在伍六一对他又吼又骂,让他放下自 己时,他说: “加把劲……再加把劲!” 3、当伍六一哭着让他放下自己的时候,他说:“跑 了好远……从家跑到这儿……前边都是你们推着扛 着……最后这一下……我帮一下,又算什么?”
• A:在没有到达槲树林前,许三多和成才处 理伍六一事件的态度一致,他们两人搀扶 着伍六一共同前行。尽管有后来者超过了 他们,他们仍然不离不弃。
• 此处读来,感人至深。每个人都已经是筋 疲力尽,但没有人把对方视为自己的负担 。三个人,仿佛已融为了一个人。
• B:在发现已经有一个胜利者后,面对着 仅剩的两个名额,许三多和成才做出了 不同的选择。许三多依旧不管不顾,继 续背着受伤的伍六一。而成才丢下了战 友,独自奔向目的地。
• 伍六一的身体实在支撑不下去了,同时他也 不忍心再拖累许三多,于是做出了弃权的决 定。许三多最终发力,最后冲刺超过了对手 ,到达了终点,取得了最后的晋级名额。
• 我们看到:在关键时刻,许三多和成才对 待战友的方式是不同的。一个坚持原则, 不抛弃不放弃,宁可输掉这场比赛,也倔 强地不放弃战友。另一个为人实际,既然 三人已不可能同时获胜,那么先保全自己 的个人利益。 • 到此处,徐三多和成才这两个人物形象已 各有其鲜明的特点了。
• 直接环境描写:东方已经晨光熹微;又一个兵 头上冒出了白烟;绿意葱葱的槲树林;……
• 间接环境描写:他们看起来和许三多他们一样 :一样脏,一样累,一样饿;……
环境描写体现了自然条件的艰苦,为展现人物 性格做好了铺垫。 在这种环境下,战士们已经坚持了两天三夜。 他们不仅要挑战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生理极限,而 且还要随时提防对手的袭击,他们在最后关头的 身体状况可老乡, 同是七连的兵, 共同的目标是——同为“老A”。
人物描写
小说人物形象饱满,都极具个性特色:独特的语言描写、 生动的肖像描写、神态描写以及个性化的动作描写。 找出下列三个人物在文中的语言、肖像、神态动作描写:
许三多 伍六一 成 才
品读人物
许三多
许三多
一、肖像描写: 1、他们看起来和许三多他们一样:一样脏,一样 累,一样饿,一样狼狈也一样地默契。 2、天已经完全亮了,很难说那奔跑在山丘上的五 个人,现在已经成了什么样子。浑身的泥水和汗水, 一张张脸上的神情已经接近虚脱,两天三夜没吃没 喝的打拼,加上最后这场疯狂的冲刺,所有的人都 已经濒临了极限。
——声音里有了哭声——伍六一已 经哭了
• 伍六一的哭声又受伤的苦恼,又对战友 的担心,更是被战友生死与共的深情的 感动。
——伍六一笑得像个大男孩一样
• 伍六一的笑有为战友终于取得胜利的高 兴,也有因自己的放弃而成全了战友的 欣慰。
伍六一最后的弃权,与他们“不抛弃,不 放弃”的信念是否矛盾?
• 在这场竞争中,成才胜了,他终于成为“三位”中 的一位,可实质上,他抛弃战友的那一刻,他的失 败已经注定; • 许三多胜了,他不但成为特种兵,还成为一个所有 人都喜欢的人,只因他始终记住了,而且践行着“ 不抛弃,不放弃”的信念; • 伍六一也胜了,他的弃权,不是他缺乏信心,缺乏 拖着伤腿前行的勇气,而是为了不拖累许三多的放 弃,他放弃了自己,是为了不抛弃许三多。
1-开端(5个人争三个名额) (1—3段)A大队特种兵选拔 赛,参赛士兵经过两天三夜没 吃没喝的打拼,精疲力竭的几 个士兵进入最后的冲刺。
3-高潮(4个抢两个名额,胜负 见分晓) (26—39段)成才 抛弃战友, 成功到达终点;伍 六一弃权,许三多竭尽全力获得 最后一个名额。
3
在课文中找出环境描写的句子
伍六一
★ 倔强、刚强、好强、 果敢、爱憎分明、有 担当 。 ★ 他捍卫了他最后的
尊严,也用他的牺牲 换来了许三多的成功。
小 结
许三多这个有点笨拙的普通农村孩子,善良而执 著,在军人的世界里跌打滚爬。因为他笨,让全连 人受累;因为他的认真,让全连为之感动;因为他 的执著,让全团战士为之骄傲。
《士兵突击》钢七连连歌
“傻”和“呆”这两个词展现了许三 多的善良和憨厚。就是这样一个看似 呆呆傻傻的人完成了很多聪明人不可 能完成的事。
总结许三多的形象特点
许三多——执拗憨厚 ,单纯善良,在严酷 的特种兵选拔赛中表 现出了不抛弃不放弃 的坚毅与执着。困难 无法阻止他前进的新 步伐,荣誉名利也不 会改变他人生的信念 。
人物形象
许三多的话语不多,很朴实,在寥寥 数语中,我们可以感受他的憨厚、倔强、 执着,知恩图报。
许三多
三、动作描写: 1、当伍六一落在后面的时候,许三多再一次停住, 然后向伍六一跑去。 2、 当只剩下两个名额的时候 ,成才忽然掉头就 跑 ,许三多却看也不看跑去的成才,他将背包背在 了身子前边,抢上来抓住伍六一,他不想丢下他, 他要背着他走。 3、许三多拖着伍六一,向终点做拼命的冲刺。一 个三十公斤的背包,加上一个成年男子的大部分体 重,即使精力充沛的壮汉也会被压倒。许三多慢的 出奇,但他没有丢下,他一步一步地往前冲着。
成 才
用几个词概括成才的性格特点
聪明,圆滑,上进,坚持 急功近利,投机取巧,得失心重
成才——从一个喜欢钻 营的兵,最终成为一个合 格的特种兵。 成才有追求, 只是他用错了方法,因为 他总想争第一,第二对他 来说,是个耻辱,他错就 错在,他忘记了,“忠诚” 两个字。可贵的是,成才 最终醒悟了,用实际行动 让老A再次接受了自己,他 用自己的努力,完成了他 的梦想。
在友情与荣誉之间,许三多毅然决 然地选择了友情,并且自始至终没有动 摇过。他用自己仅存的力量支撑着战友 的身体,用精疲力竭的身躯拖着同伴前 行。在这一步步中,他的执着、坚韧被 刻画得淋漓尽致。
许三多
四、神态描写: 1、他傻了,伍六一的脚踝已经扭得不成形状,整 条小腿都是肿胀的。 2、当伍六一弃权的时候,许三多呆呆地看着伍六 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