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双控”机制建设培训资料ppt课件

“双控”机制建设培训资料ppt课件


⑤④人一体旦一失旦控与可之能接产触生,巨将大导能致量能的量装向置人、体设意备外、释场 所放;的物如体液。氧储如罐锐等利。的毛刺、棱角等,人体行动
中与之碰擦人体的动能意外释放,将使人体受
8
第二类危 险源
事故发生的 外因
导致约束、限制能量的措施(屏蔽)失控、失效或破坏的 各种不安全因素称为 第二类危险源。
根源——具有能量或产生、释放能量的物理实体。如起重设备、 电气设备、压力容器等等。 状态——包括物的状态和作业环境的状态二部分。 行为——决策人员、管理人员以及从业人员的决策行为、管理行 为以及作业行为。
5
• (2)危险源的分类——按照标准分
• 第一种分类:可按照事故发 生致因理论,把危险源划分 为“第一类危险源” • (客体-能量或危险物质)和“第二类危险源”(非客 体-导致能量或危险 • 物质意外释放或泄漏的因素)两类。
GB6441-86《企业职发生工事伤故亡。事故分类标准》中不安全状态4大类: 1.
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
2. 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 3. 个人防护用品用具——防护服、手套、护目镜及面罩、呼吸器官护
具、听力护具、 安全带、安全帽、安全鞋等缺少或有缺陷;
4. 生产(施工)场地环境不良。
人的失误会造成物的故障,物的故障也可能诱发人的失误。
11
Ⅲ 危险源 人、机(物)、环境、管
类别
理缺陷
环境因素
主要指系统运行的环境因素,如温(湿) 度,照明、 粉尘、通风、噪声和振动等物理环境, 企业和设备 等软环境等。
照明光线不良 作 业场所狭窄
通风不良 作业场地 环境温度、
杂乱
湿度不当
交通线路的配置 不安全
根据危险源在事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把危险 源划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危 和 第二类危险
险源

6
第一类危 险源
事故发生的 内因
在生产现场,产生能量的能量源或拥有能量的能量载体, 以及载有有害物 质的载体属于第一类危险源。
第一类危险源的危险性,与有害物质数量的多少、能 量强度的大小有密 切关系。
第一类危险源具有的有害物质或能量越多,一旦发生 事故其后果越严重, 相反,当其处于低能量状态时比较 安全。
清扫等工作
11. 在必须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的作业或场合 中,忽视其使用
8. 在起吊物下作业、 停留
13. 对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处理错误
10. 有分散注意力 行为
10
Ⅲ 危险源 人、机(物)、环境、管
类别
理缺陷
由于性能低下而不能实现预定功能的现象。
物的不安全
物的不安全
状态
状态,就是某种故障状态。物的故障可使 约束、限制有 害物质或能量的措施失效而
①工程设计使用的材料有问题,未达到质量要求等,造成物的不安全状态。
②安全管理不科学,安全组织不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不明确或贯彻不力。
③安全工作流于形式,出了事故抓一抓,上级检查抓一抓,平常无人负责。安全措施不
落实,不 认真贯彻安全生产的方针。
④对职工不进行思想教育,劳动纪律松弛。
⑤忽略防护措施,机器设备无防护保险装置,安全信号失灵,通风照明不合要求,安全
地面滑
操作工序设计或配 置不安全
贮存方法不安全
不良的物理环境,会引起物的不安全状态或人的
不安全行为。
12
Ⅲ 危险源 人、机(物)、环境、管
类别
理缺陷
管理缺陷
指在人-机(物)-环境的安排上出现失误。
在硬件上不能使机和环境保障人的安全;
在软件上没有制定人-机(物)的交互规则或 制定的规则被 违反而不能实施,不能消除机 对人的伤害。
工具不 齐备,存在的隐患没有及时消除。
⑥分配工人工作缺乏适当程序,用人不当。
⑦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不足或流于形式,对新工人的安全教育不落实。
⑧安全规程、劳动保护法规实施不力,贯彻不彻底,没有作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7
常见 的 第一 类 危险 源
①产生、供给能量的装置、 设备; 如变电所、锅炉、 电炉、转炉等。
②使人体或物体具有较高势能的装置、 设备或场所; 如起重提升机械,登 高作业等。
③有害物质和能量载体; 如运动中的车辆、 机械的运动部件、吊起的重物、带电的导体等
④一旦失控可能产生巨大能量的装置、设备、 场所; 如液氧储罐等。
一般认为,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是造成有 害物质或能量意外释 放的直接原因。
从系统安全的观点考察,使有害物质或能量的约束、限 制措施失效、破坏的 原因包括人、机(物)、环境和管理 缺陷4个方面的因素。
9
第二类危 险源
人、机(物)、环境、 管理缺陷
人的不安全 行为
人的失误可能直接破坏对第一类危险 源的控制,
人失误也可能造成物的故障,进而导 致事故发生。
GB6441-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中不安全
行1. 为操1作3错大误类、: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2. 造成安全装置失
3. 使用不安全设备

5. 物体(成品、材料、工具等)存放不当
4. 用手代替工具操

7. 攀、坐不安全位置
6. 冒险进入危险场
9. 机器运转时加油、修理、检查、调整、焊接、 所
2
• 安委办〔2016〕11号 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实施遏 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
• 着力构建企业双重预防机制 • (一)全面开展安全风险辨识。 • (二)科学评定安全风险等级。 • (三)有效管控安全风险。 • (四)实施安全风险公告警示。 • (五)建立完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双控”机制建设培训
衡水京华制管有限公司 安全部
1
• 安委办〔2016〕3号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印发标本 兼治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的通知 • 着力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 工作机制 • (一)健全安全风险评估分级和事故隐患排查分级标准 体系。 • (二)全面排查评定安全风险和事故隐患等级。 • (三)建立实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机制。 • (四)实施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闭环管理。
3
双重预防机制基础工作 流程
排查风险 (一点一表、一企

一册)
双重 预 防机 制
实施方 案辨识危险 源Fra bibliotek风 险 评

风控措 施
确定隐患 排 查内 容清单
按区
编制隐 患排 查表
域 按职 能 按层

4
• 危险源 危险源: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的根源、状 态或行为,或其组合。
(1)危险源的构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