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五章 金属的冶炼与利用(导学练)

第五章 金属的冶炼与利用(导学练)

第五章金属的冶炼与利用1.金属的性质:(1)物理性质:大多数为色(铜为色,金为色,铁粉为色);具有良好的性、性、性;大多数熔点高,最难熔的金属为,常温下为液态的金属为(俗称)。

(2)化学性质:金属化学性质:a.大多数金属与氧气反应b.大多数金属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c.与某些盐溶液反应①大多数金属与氧气反应:(反应)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化学方程式为:实验现象为:_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化学方程式为:实验现象为:b.铝在空气中反应:化学方程式为:实验现象为:_铜在空气中受热:化学方程式为:实验现象为:__e. 在通常情况下不与氧气反应:即“真金不怕火炼”。

②大多数金属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反应)a.铁与稀硫酸反应:化学方程式为:铁与稀盐酸反应:化学方程式为:实验现象为:b.镁与稀硫酸反应:化学方程式为:镁与稀盐酸反应:化学方程式为:实验现象为:c.铝与稀硫酸反应:化学方程式为:铝与稀盐酸反应:化学方程式为:实验现象为:d.锌与稀硫酸反应:化学方程式为:锌与稀盐酸反应:化学方程式为:实验现象为:常见的金属中,能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等不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

③与某些盐溶液反应:(湿法冶金)化学方程式为:实验现象为:(不能用制容器盛放硫酸铜溶液)(4)实验室制取氢气:①药品: 和(一般不用盐酸的原因是:盐酸具有性,使制得的氢气中混有气体不纯)②原理:(化学方程式)②发生装置:与实验室制取相同(原因:固液反应,不需加热)④收集方法:法(原因:氢气溶于水,且与水反应)向排空气法(原因:氢气密度于空气,且不与空气成分反应)⑤点燃氢气之前要先。

(原因:氢气具有性,与空气混合遇明火易发生 )2. 反应: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作用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

单质+ 化合物= 新单质+ 新化合物3.合金:定义:一种金属跟其他金属(或)形成的具有特性的物质。

理解:①合金中至少含有种金属,可能含有金属。

②合金中金属多以形式存在。

③合金都是物。

特性:一般的合金①硬度。

②熔点。

常见的合金:①生铁:含碳量: %②钢:含碳量:% 小结:生铁和钢都是铁的,都是物。

钢的性能优于生铁,因为它们中的含不同。

工业上常用作为原料炼钢,即降低生铁中的含碳量,发生反应方程式为:③武德合金(熔点,可制电路保险丝、自动灭火和安全装置等)。

④(主要组成元素:铁、铬、镍,耐腐蚀,不易生锈)⑤黄铜(主要组成元素:、 )⑤青铜、硬铝、焊锡、碳素钢等。

4.金属在自然界中的存在:①除少数极不活泼的金属(如金、铂、银等)以形式存在外,其余大多数金属以存在。

自然界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②常见金属矿物及主要成分:赤铁矿[]磁铁矿[]孔雀石[]5.铁的冶炼:(1)实验室用一氧化碳和氧化铁炼铁:①化学方程式为:②实验现象为:、③实验注意事项:a.为什么先通入CO后加热?答:。

b.为什么实验结束后还要继续通入CO至玻璃管冷却至室温?答:。

c.为什么处理尾气?应如何处理?答:。

④如何检验生成物是铁?答:物理方法:。

化学方法:。

(2)工业炼铁:①设备:。

②原料及作用:A.铁矿石:提供元素B.焦炭:提供(方程式为);制(方程式为)。

C.石灰石:将转化为炉渣而除去。

③产品:生铁(物)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用赤铁矿炼铁);(用磁铁矿炼铁);6.金属的锈蚀与防护:①铁生锈的条件:铁与和同时接触。

在稀硫酸、醋酸和氯化钠溶液的环境中会加快铁的。

铁锈是物,主要成分是(化学式)。

铁锈疏松多孔,不能起到自我保护的作用。

②防止铁生锈的方法:刷漆、涂油、镀其他金属、烧涂搪瓷、保持铁制品表面清洁等。

(注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铝的锈蚀与自我保护:铝比铁易跟氧气和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但是铝具有自我保护的作用,原因是。

化学方程式为:。

【练一练】1、钛和钛的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材料,它们具有很多优良的性能,如熔点高、密度小、可塑性好、易于加工、钛合金与人体有很好的“相容性”等。

根据它们的主要性能,下列用途不切合实际的是()A、用来做保险丝B、用来制造航天飞机C、用来制造轮船D、用来制造人造骨2、“真金不怕火炼”这句广为流传的俗语,能充分体现金具有的性质是()A、硬度较小B、密度较大C、导电性好D、化学性质稳定3、收藏家收藏的清末铝制品,至今保存仍十分完好,该艺术品不易锈蚀的原因是()A.铝不易发生化学反应B.铝的氧化物易发生还原反应C.铝不易氧化D.铝易被氧化,但铝表面的氧化铝具有保护内部铝的作用4、利用下列各组物质之间的反应,能够验证Fe、Cu、Ag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是()A.Fe、CuCl2溶液、AgB.FeCl2溶液、CuCl2溶液、AgC.FeCl2溶液、Cu、AgD.Fe、CuCl2溶液、AgNO3溶液5、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提到:信州(今江西省)铅山县有一苦泉,将苦泉水熬煎,得到一种兰(蓝)色晶体。

此晶体常用作游泳池或者浴池消毒剂。

试回答:(1)此晶体的化学式为;(2)熬煎苦泉水的铁锅用久了就会在表面析出一层红色固体物质,其原因是(化学方程式) 6.向盛有一定量的铝粉的小烧杯中逐滴加入稀硫酸至过量,如图是反应过程中烧杯中物质总质量Y随加入稀硫酸的质量X变化的关系,其中正确的是()A.B.C.D.7.将相同体积、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分别滴到等质量、颗粒大小相同的X、Y、Z三种较活泼金属中,生成H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三种金属在盐中化合价均相同)。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Y>X>ZB.产生氢气的质量顺序为X>Y>ZC.消耗稀盐酸的质量顺序为Z>Y>XD.相对原子质量的顺序为Z>Y>X8.如图是探究铁锈蚀条件的装置。

调节L端与R端的液面高度一致,塞紧木塞一周后观察。

下列推断错误的是()A.b管中铁钉不会锈蚀B.L端与R端液面高度仍然保持一致C.植物油用于隔绝水D.若将a管中的水改为食盐水能加快铁的锈蚀9.取4.00g纯净的Fe2O3放入硬质玻璃管中,先通CO,然后再用酒精喷灯加热一段时间,停止加热继续通入CO至装置冷却,称量粉末质量为3.20g。

实验装置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过程中,共生成2.20g CO2气体B.实验结束,硬质玻璃管内黑色粉末都是铁粉C.装置乙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排到丙烧杯中的溶液体积约等于没有参加反应的CO体积10.如图是某学生学习化学知识后进行的归纳,你认为相应图示表示正确的是()A.氮元素的化合价B.碳元素的质量分数C.含碳量D.地壳中的元素含量11.将质量均为10克的Mg、Fe、Zn三种金属分别放入质量和溶质质量分数均相同的三份稀盐酸中,反应完成后,生成氢气的质量关系不可能的是()A.B.C.D.12.“暖宝宝贴”(主要成分为铁粉)的热是来源于铁粉的锈蚀反应.用“暖宝宝贴”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开始前装置如图所示,实验后从量筒中进入广口瓶(容积为250mL)中水的体积为45mL(铁粉锈蚀消耗的水忽略不计)。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铁的锈蚀属于缓慢氧化过程B.若测得空气中氧气含量偏低,可能是铁粉不足C.必须等恢复至实验前的温度后,才能记录量筒内剩余水的体积D.本次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18%13.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两组实验,一:如图1,将除去表面氧化膜的锌片插入到盛CuSO4溶液的烧杯中。

二:如图2,用导线将除去表面氧化膜的铜片和锌片分别连接到电流表的正、负极,然后把铜片和锌片一起插入盛CuSO4溶液的烧杯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一观察到锌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反应后溶液质量会减小B.实验二观察到电流表指针发生了偏转C.实验一和实验二都明显体现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D.实验二从微观角度分析,不存在着电子的得失14.如图为探究铝和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的实验先后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反应过程中,观察到溶液颜色由蓝色变为无色B.根据铝片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可以得出的铝活动性比铜强C.反应后固体的质量比反应前增重了D.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CuSO4═AlSO4+Cu15.某溶液含有Cu(NO3)2和AgNO3,现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与溶液中金属离子种类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当溶液溶质为1种时,金属单质可能为1种B.从m1变化到m2,溶液中Cu(NO3)2的质量分数变大C.Cu活动性比Ag强,只用盐酸无法比较两者活动性强弱D.c~d间(不含c、d两点)的溶液中金属离子为Cu2+、Zn2+16.如图进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以下分析错误的是()已知:①铁粉、四氧化三铁、氧化亚铁均为黑色且四氧化三铁具有磁性;②氧化铁还原过程受温度影响是逐步进行的:Fe2O3→Fe3O4→FeO→FeA.实验时需要先通入一氧化碳一段时间,才能点燃酒精喷灯B.B处石灰水变浑浊可以说明A处反应已经发生C.C处点燃酒精灯的作用是处理尾气防止空气污染D.当A处固体变黑且被磁铁吸引,说明发生了Fe2O3+3CO Fe+3CO2的反应17.将一根洁净的铜丝放入AgNO3溶液中,一段时间后,溶液从无色变为蓝色,铜丝表面生长出如图所示的白色“树枝”,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白色“树枝”的成分是银B.溶液变为蓝色,表明Cu转变为Cu2+C.所得溶液中肯定不含有Ag+D.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银的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