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子散射的研究发展

中子散射的研究发展

中子散射的研究发展
由于热中子的波长、能量与凝聚态物质的分子、原子间距离和热运动能量相近,利用中子弹性和非弹性散射技术,可以了解物质的微观结构与性能。

并且中子对氢原子的散射截面远大于其他元素,使得在利用中子散射研究包含大量氢元素的大分子结构以及动力学特征方面有显著优势。

文章对中子散射产生的原理、特点进行总结,并利用中子散射技术在确定物质晶体结构、磁结构、缺陷分析等方面进行探讨,最后对中子散射技术在未来各个研究方向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和展望。

在进行用α粒子轰击铍的实验时,人们第一次发现了中子。

若想用一种辐射来分析物质结构,那么其波长的量级要与被测物质原子间的距离量级相等。

如果是分析分子、原子的运动状态,那么它的能量要与被测分子、原子的能量相差无几。

中子在这两个方面都满足条件,适合被用于探究物质结构和其运动状态。

利用中子散射来研究物质微观结构的目的,是了解物质的原子排布。

其实验方法包括中子衍射、中子小角散射和中子反射技术。

物质微观动力学性质研究是为了解物质中粒子的运动方式。

其实验方法包括中子非弹性散射技术和中子准弹性散射技术。

随着科技进步,中子散射技术日益完善。

其应用已广泛涉及于航天、生物、地矿和材料等领域。

中子散射弥补了X射线在物质微观结构研究的不足之处,并且在磁结构、动力学特性研究方面。

它的作用是唯一、不可替代的。

2 中子散射技术的原理及特点
晶体中有序排列的原子对中子波而言相当一个三维光栅,中子波通过时会产生衍射现象。

散射波会在某些特定的散射角干涉加强形成衍射峰。

峰的位置、强度与晶体中的原子位置、排列方式以及各个位置上原子的种类有关。

对于磁性物质衍射峰的位置还与原子的取向、排列方式和磁矩大小有关。

液体和非晶态物质的结构无长程有序,它们的散射曲线不会出现明显的衍射峰。

但由于结构中存在短程有序,所以还会在散射曲线中出现少数表征短程有序的矮而宽的小峰。

它们仍然可以从统计的意义上为我们提供液体和非晶物质最近邻配位原子的信息。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利用中子衍射研究物质结构和磁结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