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物理化学核心教程第二版第七章 化学动力学章末总结(青苗教育)
物理化学核心教程第二版第七章 化学动力学章末总结(青苗教育)
积分式 指数式
6.典型的复杂反应
(1)对峙反应
定义:在正、逆两个方向都同时进行的反应称为对峙反应,也叫可逆反应。
特点:①对峙反应的净速率等于正向反应速率减去逆向反应速率;
②达到平衡时,对峙反应的净速率等于零;
③正、逆反应速率系数之比等于平衡常数,即 ;
④在浓度与时间的关系图上,达到平衡时,反应物和产物的浓度不再改变。
④催化剂有特殊的选择性。
10.酶催化反应
特点:①高选择性;②高效率;③反应条件温和
二、习题
1.填空
(1)恒容化学反应 ,各反应物速率常数 、 、 、 之间的关系是。
(2)反应 ,则 与 之间的关系是。
(3)某反应的反应物反应掉 所需的时间是反应掉 所需时间的2倍,则该反应是
级反应。
(4)某化学反应反应掉 所需的时间是反应掉 所需时间的1.5倍,则该反应是级反应。
称为反应的速率方程。
(7)速率系数
速率方程中的比例系数称为速率系数或速率常数,用 表示。
① 的物理意义:数值上相当于反应物均为单位浓度时的反应速率。
②特点:
A. 数值与反应物的浓度无关。在催化剂等其他条件确定时,k的数值仅是温度
的函数;
B.k的单位随着反应级数的不同而不同;
C.k的数值直接反映了反应速率的快慢。
率,用 表示,单位为 。
(4)化学反应速率
单位体积内的转化率称为反应速率, 。
(5)基元反应与非基元反应
①基元反应:反应物分子一经碰撞直接变成产物。
② 非基元反应:若反应物到产物,必须经过中间步骤称为非基元反应或复杂反应。
(6)反应的速率方程
表示反应速率与浓度等参数之间的关系,或表示浓度等参数与时间的关系的方程
(8)质量作用定律
基元反应的速率与各反应物浓度的幂乘积成正比,其中各浓度项的方次即为反应
方程中各物质的系数,这就是质量作用定律,它只适用于基元反应。
(9)反应级数
在反应的速率方程中,所有浓度项方次的代数和称为该反应的级数,用n表示。
n可以是正数、负数、整数、分数或零,也有的反应无法说出其反应级数。
(10)反应分子数
9.催化剂
定义:可以明显改变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在反应前后保持数量和化学性质不变的物质
称为催化剂。能加速反应的称为正催化剂,使反应速率变小的称为阻化剂。
特征:①催化剂不能改变反应的方向和限度;
②催化剂同时改变正、逆方向的反应速率,使平衡提前到达;
③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的本质是改变了反应历程,降低了整个反应的活化能;
代替,从而得出有用的速率公式。
(3)平衡假设法如果一个快速的对峙一个快平衡反应转换成用反应物浓度表示,从而得出
速率公式(慢反应之后的反应均不考虑)。
8.链反应
由大量的连续反应按一定的规律,反复循环进行的反应称为链反应。
包括三个步骤:①链的引发;②链的传递;③链的终止。
(10)对于反应 ,如果反应物A的浓度减小一半,A的半衰期也缩短一半,则
该反应的级数为。
2.选择题
(1)某反应进行完全所需时间是有限的,且等于 ,则该反应是()
A.一级反应B.二级反应C.零级反应D.三级反应
(2)当一反应物的初始浓度为 时,反应的半衰期为 ,初始浓度为 时,半衰期为 ,此反应为()
(2)平行反应
定义:反应物能同时进行几种反应的反应叫平行反应。
特点:①总速率等于各平行反应的速率之和;
②速率方程的微分式和积分式与同级的具有简单级数反应的速率方程相似;③速率系数为各个平行反应速率系数之和,即 ;
④当各产物的浓度都等于零时,在任一瞬间,各产物的浓度之比等于速率系数之比,即 ;
⑤用合适的催化剂可改变主反应的速率,从而提高产量;用温度调节法可改
A.零级反应B. 1.5级反应C.二级反应D.一级反应
(3)某二级反应,反应物消耗 需时间 ,若再消耗 还需时间()
A. B. C. D.
(4)某反应速率常数与其基元反应速率常数之间的关系为 ,则该反应表观活化能与基元反应活化能之间的关系为()
A. B.
C. D.
(5)反应 不存在催化剂时,正反应的活化能为 ,平衡常数为 。若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明显加快,此时正反应的活化能为 ,平衡常数为 ,则()
变产物的相对含量。
(3)连续反应
定义:前一生成物就是下一反应的反应物,如此连续进行的反应称为连续反应。
7.复杂反应速率的近似处理法
(1)选取速控步法将连续反应中最慢的一步选作速控步,用这一步的反应速率代表整个反应的速率。
(2)稳态近似法自由基、自由原子等活泼的中间产物的浓度,在反应达到稳态时
将被看作不再随时间而改变,这样可以将中间产物的浓度用可以测量的反应物浓度
A. , B. ,
C. , D. ,
(6)基元反应 , 是与A的消耗速率相应的速率常数,则()
(5)反应 ,若A完全反应掉所需时间是反应掉一半所需时间的2倍,则该反应
是级反应。
(6)某反应速率常数为 ,则该反应为级反应。
(7)二级反应的半衰期与初始浓度成,一级反应的半衰期与初始浓度,
零级反应的半衰期与初始浓度成。
(8)某反应速率常数 ,则反应掉 所需时间为。
(9)处理复杂反应常用的近似法有、和。
的单位
(3)二级反应
定义: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二次方成正比。
特点:(a = b)微分式 或
积分式 或
线性关系 半衰期
的单位
3.确定反应级数的方法
(1)积分法(2)微分法(3)半衰期法
4.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
Van’t Hoff(范特霍夫)近似规律
5. Arrhenius(阿累尼乌斯)经验式
微分式 不定积分式
在基元反应中,反应物分子数之和称为反应分子数,其数值为1,2或3。
2.具有简单级数反应的特点
(1)零级反应
定义: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零次方成正比,即与反应物的浓度无关。
特点:微分式 积分式 线性关系
半衰期 的单位 或
(2)一级反应
定义: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一次方成正比。
特点:微分式 积分式 或
线性关系 半衰期
第七章化学动力学章末总结
一、内容提要
1.基本概念
(1)化学动力学的研究对象
研究化学反应的速率和机理以及影响速率的各种因素,如温度、浓度、压力、催
化剂、介质和分子结构等。
(2)动力学曲线
动力学曲线即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3)转化速率
对应于指明的化学计量方程,反应进度 在t时刻的变化率称为该反应的转化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