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年公安招警公安基础知识之人民警察的考核

2017年公安招警公安基础知识之人民警察的考核

2017年公安招警公安基础知识之人民警察的考核
【导读】人民警察的考核,是指公安机关人事管理部门依照管理权限,依据考核的内容、标准、程序和方法,对人民警察进行考察和评价,以此作为奖惩、培训、辞退以及调整职务、级别和工资的依据的制度。

考核制度是人事管理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制度,它有利于发现和选拔优秀人才,合理使用人才,调动工作积极性,从而提高工作效能。

(一)人民警察考核的内容
对人民警察考核的内容主要包括: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其中以工作实绩为重点。

1.“德”,是指人民警察在政治上是否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能否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能否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方针政策,对国家是否忠诚,以及思想作风、遵守职业道德与社会公德等的情况。

它还包括遵纪守法,坚持原则、实事求是,合作、协作的精神等。

2.“能”,是指业务知识和工作能力。

主要考核人民警察能否具有胜任本职工作的能力,包括专业知识、业务技术、文字水平、语言能力、管理水平等方面。

对不同警种、岗位的人民警察,考核项目及其科目有所区别。

3.“勤”,主要是指人民警察的出勤情况和工作态度。

出勤情况是指人民警察是否按时上下班,是否有迟到、早退、缺勤,病、事假是否按规定办理手续等;工作态度是指人民警察对本职工作是否认真负责、积极肯干、任劳任怨、热心踏实、精益求精等。

4.“绩”,是指人民警察的工作实绩。

它主要包括人民警察的工作的质量、数量、效率及工作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内容。

对人民警察工作实绩的考核,构成人民警察考核的主要内容。

5.“廉”,是指为人处世的廉洁,不贪污,不受贿,不侵占、挪用国家和集体的财产,不滥用职权,不以权谋私等。

人民警察考核的五大内容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以“工作实绩”为考核重点,一方面是鼓励人民警察干实事、求实效,为国家和社会多做贡献,另一方面是业绩可以量化,标准比较明确统一,可以防止根据个人好恶或主观印象进行评价。

注重实绩,就是防止在人民警察考核中搞“大锅饭”,实行“平均主义”。

但是人民警察考核不能只看“绩”,而忽视对“德、能、勤、廉”的考核。

(二)人民警察考核的等次及其结果
1.人民警察考核的结果分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和不称职四个等次。

优秀,是指正确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模范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熟悉业务,工作勤奋,有改革创新精神,成绩突出。

称职,是指正确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熟悉或比较熟悉业务,工作积极,能够完成工作任务。

基本称职,是指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一般,能基本完成本职工作,但工作作风方面存在明显不足,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不够,完成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不高,或在工作中有某些失误。

不称职,是指政治、业务素质较差,难以适应工作要求,或工作责任心不强,不能完成工作任务,或在工作中造成严重失误。

2.人民警察考核的结果。

《公安机关组织管理条例》第28条规定:“公安机关按照管理权限对人民警察进行考核。

考核结果作为调整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务、级别、工资以及辞退、奖励、培训的依据。

”《公安机关组织管理条例》第30条第1款规定:“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在年度考核中,连续两年被确定为不称职的,应当予以辞退。


【例1】(单选)(2014—内蒙古—43)人民警察考核的结果分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 )四个等次。

A.不合格
B.不称职
C.没有称职
D.以上都不对
更多考试资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