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奥运会开幕式回顾2012年7月28日之前尽管我们对伦敦奥运会开幕式有各种想象,当它真正的展现在我们面前时,竟然还是有些傻眼——莎士比亚戏剧《暴风雨》、007邦德先生、哈利·波特里的伏地魔、英国摇滚乐大联欢、憨豆先生……这,真是体育赛事的开幕式吗?不,这明明就是一台质量上乘的舞台剧啊。
三个多小时的开幕式在《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的导演丹尼·博伊尔的掌控下,俨然成为了一场英伦文化的狂欢Party,戏剧、电影、音乐,处处都有大彩蛋。
电视上的镜头一闪而过,没关系,我们来为大家详细解读一番,看看这场奥运开幕式后都有哪些不可错过的东西。
影视元素丹尼·博伊尔塞私货幕前电影短片开场还记得北京奥运开幕式的焰火大脚印吗?与张艺谋同样身为电影导演的丹尼·博伊尔这一次采用了自己更为熟悉的影像语言来制造类似“大脚印”的效果。
从倒计时开始,这场开幕式就贯穿了影像的元素,“伦敦碗”里大屏幕上的1分钟倒计时,这些由门牌号、价格标、球员服上的号码、公交车牌等等生活画面剪辑而成的倒计时数字,带领观众进入一个创意与狂想的时空。
紧接而来的两分钟短片有着显著的博伊尔式影像风格:伴随着节奏强烈的音乐,充满律动感的镜头从一块刻着Isles of Wonder(神奇之岛)的石碑出发,然后顺泰晤士河而下,飞越英伦三岛的大地。
两分钟的短片信息量超大,镜头从英国乡间进入伦敦这个繁华大都市,大本钟等标志性建筑都在短片中“露了一脸”。
有一个镜头是一群曾经参加过奥运会的英国运动员们,导演用“闪回”的手段加入了他们以往比赛的画面。
高潮女王成“邦女郎”除了开头两分钟外,另一段由丹尼·博伊尔亲自执导的影像是由现任“007”丹尼尔·克雷格与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联袂主演的短片,没错,从今以后英女王就成了史上最大牌也最年迈的“邦女郎”。
这段影像的拍摄风格干净利落,相较片头显然规矩多了,背景是亨德尔的音乐。
据说,英女王的戏份都是一次拍成的,对于这位除了公开讲话连采访都不太露面的高贵女王来说,首次“触电”表演如此不着痕迹,值得肯定。
看过短片的一定会对里面那两只卖萌的小狗印象深刻,那两只柯基也是女王的宠物。
此外,在开幕式的第三幕中,小孩子们遭到各种童话书里的恶魔的惊吓,许多与童话电影相关的形象也出现在舞台上,这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哈利·波特》系列电影里的伏地魔,其他还有库克船长等。
而拯救小朋友们的则是《欢乐满人间》仙女玛丽。
幕后电影片段一闪而过另一个电影元素密集的段落是第四幕。
一个普通英国家庭的房子的外墙开始投影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加冕街》《弗尔蒂旅馆》等经典英剧的画面。
接下来,许多英国经典电影开始以串烧形式投影出来,这其中有《四个婚礼一个葬礼》《史瑞克》《两小无猜》等片,导演博伊尔自己的《猜火车》也入选了两个镜头,一个是该片著名的片头——伊万·麦奎格奔跑的场景,另一个是他跳入马桶的场景,背景则是不断变换的各个时期的摇滚乐。
这整场戏讲的是一个女孩出门去夜店玩,遇到了一个男孩并与他一见钟情的故事,两人没有台词,而是都由电影片段中的经典台词来表现,十分新颖有趣。
登台的大腕憨豆先生”意外抢镜最让人出乎意料的恐怕是全世界都熟悉的英国电视人物形象“憨豆先生”在开幕式上的出场,英国人真的是把他们的幽默发挥到了极致。
当著名指挥家西蒙·拉特带领着伦敦交响乐团(该乐团以演奏许多电影插曲闻名于世)登台演奏电影《烈火战车》里的音乐时,“憨豆先生”竟然赫然在列,并且还担任键盘手,在演出中他呼呼大睡,进入了梦乡。
梦里,“憨豆先生”穿越到了经典体育电影《烈火战车》的场景里,通过作弊跑成了第一,也因此搞砸了演出。
要知道,憨豆的扮演者罗温·艾金森曾经说自己不想再扮演憨豆了,为了奥运会看来他是又失言了。
隐藏的大腕贫民窟”导演爱莎翁剧为什么伦敦奥运会会有如此多的与电影有关的元素,答案当然是:它的总导演是英国著名的电影、戏剧导演丹尼·博伊尔。
博伊尔1956年出生于英国曼彻斯特,尽管已凭借《贫民窟的百万富翁》(2009年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在世界影坛登顶。
这个音乐品位极好的电影导演,还是搞舞台剧出身,真可谓“一专多能”。
要知道,他的戏剧特长就是莎翁剧作,你就知道为什么开幕式会以莎士比亚的《暴风雨》开场了吧。
如今,这个年过半百依然有一颗“文艺小心脏”的导演大叔,这次彻底玩high了!他将自己熟悉的电影、戏剧、音乐统统融进了开幕式,这简直就是在用奥运会来做自己的一个先锋实验,塞入了各种私货。
戏剧元素莎翁剧成开幕式灵感幕前《暴风雨》台词拉开帷幕在开幕式开始之前,总导演丹尼·博伊尔就曾表示整个奥运会开幕式的灵感来自于莎士比亚晚年作品《暴风雨》中的一句台词,并将台词和工业革命相联系,拉开整个开幕式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最终,开幕式上呈现的工业革命环节,可以说就是一场戏剧演出——在开幕式的第二个幕中,发明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条真正铁路、还造过蒸汽轮船、桥梁和隧道的英国工程师布鲁纳尔,作为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代表人物出现,饰演布鲁纳尔的英国著名演员肯尼斯·布拉纳朗读了《暴风雨》里那句著名的台词:“不要害怕,这岛上充满了各种声音,使人听了愉快,不会伤害人……当我醒来之后,我简直哭了起来,希望重新做一遍这样的梦。
”随后,工业的烟囱取代了田园的炊烟,农民离开赖以生存的土地,成为工人。
幕后舞台风格搬上开幕式莎士比亚的《暴风雨》讲述了米兰公爵普洛斯·彼罗痴迷魔法,被弟弟安东尼奥伙同那不勒斯王阿隆佐纂夺了王位,普洛斯·彼罗带着女儿米兰达流亡荒岛,以魔法征服了岛上的精灵和唯一的居住者——野蛮丑陋的怪物凯列班。
剧中的凯列班是个粗鲁未开化的怪物,本性中却“具有想像力与诗的意识”。
开幕式上,从田园风光到工业革命这两个巨大的场景的变换在音乐中展开,完全不跳戏。
如果看过导演丹尼·博伊尔执导的舞台剧《弗兰肯斯坦》,你就会发现,这整场戏的质感都与《弗兰肯斯坦》有着很高的相似度。
作为一个不折不扣的“技术控”,博伊尔在制造视觉奇观上很有一套。
此次开幕式演出中,钢筋浇铸的奥运五环缓缓聚拢,最后腾空而起喷射出灿烂夺目的冷焰火,是整场表演中第一个高潮时刻。
隐藏的大腕《雷神》导演出演工业革命第一人饰演英国工业革命重要人物布鲁纳尔的演员,原定为英国戏剧人Mark Rylance,他不仅是家喻户晓的莎剧演员,还曾于1995-2005年间担任莎士比亚环球剧场的首位艺术总监。
而后,Mark Rylance因故退出开幕式表演。
该角色改由另一位著名演员、导演肯尼斯·布拉纳担任。
肯尼斯除了参与话剧外,也是电影导演、演员。
早年间他曾导演过包括《哈姆雷特》在内的多部莎剧改编电影,所以,他在开幕式上朗读《暴风雨的台词》也理所当然了。
近些年他出演的新片也不断,在电影《海盗电台》《我与梦露的一周》《哈利·波特与密室》中都有他的身影。
可能最出乎观众意外的是,他是去年的3D影片《雷神》的导演,这部影片曾在中国内地上映。
虽然票房和口碑一般,但却让扮演剧中反派“洛基”的英国演员托马斯红遍全球。
另外八卦一下,肯尼斯的前妻是著名演员艾玛·汤普森,此外,他还与另一位英国影星、导演蒂姆·波顿的现任妻子海伦娜·邦汉·卡特也有过一段情。
音乐元素英国流行音乐百科书幕前摇滚金曲“大联唱”整场开幕式的第四部分表面上是个爱情故事,两个英国年轻人在地铁上偶遇,由此一见钟情,之后他们便和朋友一起去家里开Party,但实际上这个环节是导演博伊尔用来展示英国摇滚音乐文化的。
早在几个月前,博伊尔就神神秘秘地透露奥运会开幕上将用特别的环节展现英国的音乐文化,他果然不负众望,不仅在开幕式的第四部分用一个金曲“大联唱”(以播放歌曲形式)的环节让众多摇滚乐迷重温了旧曲,其实在整个开幕式上用了最大笔墨的也是音乐部分。
比较有趣的是,在第四部分,舞台上出现了一个普通的英国民居,民居的墙变成了大屏幕,在演员表演的时候,投影仪上出现了许多英国历史上著名的音乐人,包括去年刚刚去世的女歌手艾米·怀恩豪斯。
幕后86首音乐依次登场3个多小时演出中,英国人展现了他们引以为傲的20世纪流行音乐文化,其中披头士、绿洲、David Bowie等人均有不止一首歌上榜,性手枪的《God Save the queen》和The Clash的《London Calling》等歌更出现多次。
早前英媒体就爆出了开幕式用到的86首音乐的名单,在网络上引发了热议,音乐也被认为是本届奥运会开幕式最值得期待的部分。
其实,导演博伊尔极好的音乐口味早就在他过往诸多影片中得到过印证,这其中最为著名的当然要数1996年的《猜火车》,那部讲述苏格兰一群颓废青年生活现状的电影,至今都是同类作品中的经典。
电影的两张原声大碟含金量十足,汇集了Iggy Pop、Lou Reed、David Bowie等摇滚歌手的作品。
登台的大腕保罗带领万人合唱老歌现场音乐部分,最大牌的当属前披头士成员保罗·麦卡特尼带来的《The End》和《Hey Jude》。
可想而知,这首披头士的老歌让开幕式变成了演唱会似的万人大合唱,场面蔚为壮观,让人看得直想抹眼角。
也应了那句歌词,“把一首悲伤的歌,唱得很欢乐”。
隐藏的大腕Underworld乐队当参谋与导演博伊尔一起负责此次开幕式音乐部分的是英国电子乐队Underworld,该乐队组成军于上世纪80年代,是导演博伊尔的长期合作伙伴,电影《猜火车》中他们贡献了一曲代表作《Born Slippy》,随后的《标心者》《海滩》《太阳浩劫》,以及舞台剧《弗兰肯斯坦》,都能见到Underworld与博伊尔默契合作的身影。
Underworld担任音乐总监,被导演博伊尔称为“拼图的最后一块”。
开幕式第三幕,为儿童医院的孩子和医生的舞蹈伴奏的乐队就是Underworld!伦敦奥运会开幕式音乐回顾尽管伦敦奥运会总导演丹尼·博伊尔早前一再强调伦敦奥运会开幕式不是一场演唱会,但从早前曝光的80多首备选曲目,以及早早确定的保罗·麦卡尼《Hey Jude》的压轴登场,当晚在全球顶尖设备的帮助下,横扫全球的英伦音乐贯穿始终成为了整场开幕式的一大亮点。
博伊尔曾经说开幕式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把英国最好的部分展现给全世界”,现在看来,英国最好的部分就是它的音乐。
美联社评论说:“博伊尔让英国人,乃至全世界人都意识到他们有这么多音乐是让本国人骄傲的。
”整台晚会就是一台英伦唱机开幕式在英国著名作曲家爱德华·埃尔加的赞美诗“耶路撒冷”和“丹尼男孩”舒缓的音乐中展开,但随后立刻就摇滚了起来。
一般情况下,奥运会开幕式总是走非常安稳的风格,但曾经拍过《猜火车》有着不俗音乐品味的博伊尔既然找来了英国老牌双人音乐组合“地下世界”(Underworld)来担任音乐总监,就已经显示了他会走一条不同寻常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