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的观察与思考

小学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的观察与思考

小学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的观察与思考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各地轰轰烈烈地铺开。

新课改让课堂充满激情和活力。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正逐渐成为课堂教学的亮点。

尤其是“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更加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

但小学数学教学“合作学习”中还存在着这样几个问题。

一、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教学中老师不能为合作而合作,让合作学习走过场。

实际工作中有的老师实施“照搬”主义,自己不假思索地照搬过来,因此就形成了不管课堂实际需要不需要,一古脑儿搬进来,为合作学习而合作学习,合作学习完全流于形式。

课堂上我们可以看到教师让学生合作学习时有的学生对此置之不理,有的学生仍然做自己的事,有的几个人在一起随便说两句就算大功告成,还有的学生虽然几个人在一起,但说的却是与学习无关的事,教师对这些事也是听之任之……当老师叫合作学习小组代表发言时往往都是自己的一家之言:一个人来代替小组,小组的其他组员对此无动于衷。

试问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有什么用,简直是聋子的耳朵——摆设。

二、课堂上合作学习的安排不合理
合作学习不是在什么情况下都需要的,而是要讲究一定的契机,教师在上课时不能随心所欲地安排合作学习。

所谓的内容不够,合作学习来凑是万万不可的。

本身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有的老师也要让学生合作学习;刚一上课教师就叫合作学习;大部分学生都已明白的问题还是让学生合作学习;学生对这种形式已经产生厌烦的情况下老师仍按部就班地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凡此种种,已经对合作学习产生了负面影响。

我们倡导的合作学习是面对需要挑战性、探究性的问题或需要学生多种角度分析的问题,是在学生独自解决不了问题的情况下,学生确实需要合作学习才能解决问题的情况下才采用。

三、合作学习中忽视教师的作用
实际教学中,教师的地位是合作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

有的老师认为合作学习减轻了老师的负担,学生有了问题老师可以甩手不管,让学生自己去解决,老师在课堂上好像是一个看客,遇到争执时不指导学生如何解决,结果学生的时间耽误了,但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如合作学习小组之间组员的搭配合理引起内讧、人员的分工不合理、人数不合理等,教师没有真正地参加到学生的合作学习中,只是当了一个监工,甚至有个别老师在学生合作学习时自己在想与教学无关的事。

四、用合作学习取代学生的独立学习
平常的教学中我们发现有的老师十分热衷于合作学习。

课堂上看到的整节课
都是学生在合作学习,很少看到有时间让学生独立学习,这样一来有的学生就形成了一种依赖思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降低,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就不能得到培养。

要知道在一个人一生的学习中独立学习是占主要的,因为生活中需要独立学习的时候太多太多。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有效方式,虽然影响合作学习实施效率的因素有许多,但我认为最主要的仍然是教师对合作学习内涵的认识,对学生主体性的真正关注。

我们应当意识到合作学习这一发展性教学策略,给学生个体以及群体发展所带来的深远意义。

有了这种观念我们才能做到创造性的使用教学资源,有意识的创设合作学习的条件,让活动本身具有挑战性和现实意义。

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在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方面得到充分的发展。

组稿编辑:李爱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