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中微生物检测
原理:食品匀液经DEFT膜过滤,膜放在培养基表面,恒温培养至 微菌落长出,显微镜观察 G- 3h G+ 6h。
快速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技术:特殊滤膜(0.5um)过滤样品液 ;滤膜经吖啶橙染 色;紫外光显微镜观察;
活细胞 橙色荧光 ; 死细胞 绿色荧光
20~30min
(四)最近似数测定法(MPN)
选择3个稀释梯度的稀释液,每种稀释液接种3管(5管)装有 培养基的试管中培养,根据实验结果查MPN检索表,得到样品中微 生物数量。 MPN的优点:方法相对简单;与SPC相比,相似率较高;用选择
菌落总数:在一定条件下,每克(每毫升)样品中所含CFU(菌落形成单位)。 测定方法:
检测样品的处理
稀释
倾注(涂布)平板
培养
计数
报告
国标规定:
在需氧条件下:
细菌
NA 37 ℃ 48h
霉菌 酵母 PDA 25~28 ℃ 5天
1、样品的预处理 (1)取样:无菌操作 25g放入225mL灭菌生理盐水的无菌瓶内 ( 1:10稀释液) (2)均匀混合 :均质器
粮 三层五点(表、中、下)
油 重点采取表层及底层油
(1)面包、糕点、方便食品采集方法: ❖ 取原包装,用无菌镊子夹下包装纸采取外 部及中心部位检样共200g,带馅糕点直接 采取外皮与内陷25g。
❖ (2)豆制品样品采集:采取接触盛 器边缘、底部及上面不同部位样品 200g放入灭菌容器内。
❖ (3)乳及乳制品
应用: 乳品工业上原料乳中的微生物检测 优点: 简便、快捷和经济
缺点:不同的微生物还原能力不同,给估算 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不适用于含有还原酶的食品
两种染料:
亚甲基蓝(兰色)
白色
刃天青(暗兰色)
粉红色或白色
染色还原的时间与样品中微生物浓度成反比
(六)显微直接计数法 (Direct microscope count, DMC)
肉眼观察;放大镜; TTC(氯化三苯基四氮唑) 显色:培养基中加入
TTC作指示剂, 细菌细胞脱氢酶使其还原生成红色的不溶于水的三苯基甲簪 ( TF),使菌落中心产生红色。
6、菌落计数的报告:报告单位: cfu/g(mL)
(1)平板菌落数的选择: 细菌30~300;真菌30-100
(2)稀释度的选择:
高。 缺点: ❖设备投资较高 ❖含颗粒样品容易堵塞管道 ❖如果样品的带菌量超出范围则结果准确性降低 ❖对琼脂平板表面要求高
(三)膜过滤
SPC方法的改良:过滤膜的孔径为 0.45um;收集菌体以提高检出 率;直接显微计数;膜过滤与荧光染色方法结合 直接荧光膜技术计数法( DEFT )Direct Epifluorescent Filter Technique: 微菌落计数,仅用于活细胞的检测。
性培养基可检测特殊的微生物类群;测定大肠菌群数量的方法。
MPN的缺点:需要大量的玻璃器皿(特别是5试管实验);不能观 察微生物菌落的形态;准确性不高。
检验结果:用每100mL(g)样品中大肠菌群最近似数来表示,
简称大肠菌群MPN.
(五)染色还原计数法
一种估计活性微生物数量的方法。 原理: 活细胞内含有还原酶,可把 特定的染料从一种颜色还原为另外一 种颜色。
2、稀释
9ml 1 ml
1 ml
9ml
9ml
1 1mml l
9ml 11mml l
1ml
1ml 1ml
1ml
3、倾注平板: 稀释液移入平皿后,将46 ℃~的营养琼脂培养基注入平皿 约15mL,转动平皿。
空白对照
4、倒置 培养
琼脂凝固后,翻转平板 细菌 37 ℃ 48h~ 霉菌 2 8℃ 5天 5、菌落计数法
❖ (5)肉及肉制品样品采集: ❖ 肉类包括鲜肉、冻肉、肉馅、禽肉等,肉制品
指火腿、香肠等。 ❖ 生肉:宰后用无菌刀取两腿内侧肌肉各500克或劈
半后两侧背最长肌各50克,立即送检。 ❖ 家禽:用灭菌棉拭采胸腹各10cm2,背10cm2,
四边各5cm2 ❖ 其他熟制品:一般采200克。
❖ (6)调味品样品采集:
(3)菌落数的报告:100以内时, 按实数报告;
大于100时,两位有效数字如:16400 报告为1.64×104
(二)旋转接种法(Spiral plate method)
原理:接种针将样品液以螺旋方式从平板中央往外连续接种。 接种量:0.05mL
优点:可测定50~500000cfu/mL的菌数;样品不需事先稀释;不 需做2个重复;接种速度快;结果可人工计数,也可用激光计数 器计数;人力与物力花费成本低廉;测定结果与传统方法相关性
大样 一整批样品 中样 200g 小样 分析的样品(检样)25g(ml)
4、采样方法: 无菌操作 采样用具必须无菌 尽量采集有包装的食品; 粉末状样品 边取样边混合 液体样品 边振摇边混合 冷冻食品 保持冷冻状态 非冷冻食品 保存在0~5 ℃
5、采样数量和部位: 200g/件
乳制品 一瓶(个、罐、听)
6、采样标签:名称 来源 数量 编号 时间.. 7、送检 从采样到实验室越快越好,不得超过3h。
二、 检测方法
(一) 传统的SPC方法
标准平板计数法(Standard plate count, SPC)、平板菌落计数法 意义: 判定食品被微生物污染的程度及卫生质量,也可观察微生物在食品中生
长繁殖的动态。
一定量的食品(0. 1mL)
涂布于载玻片(1cm2)上
烘干、固定、脱脂、染色
显微镜计数,用镜台测微尺 计算出视野面积
则 每ml原样液含菌数
❖ =视野中平均菌数× 涂布面积/视野面积×100 ×稀释倍数
DMC方法的优点: 快捷 、简便; 能对细胞形态进行分析; 载玻片易保存,作参考; 可使用荧光技术增强效果。 缺点:仅适于检含大量菌体的样品;准 确性差;易造成操作人员的疲劳。
❖ 酱油、食醋:瓶装 采取1瓶
❖
散装 无菌吸500ml
❖ 酱类 用灭菌勺子取500g
❖ 味精 采取一袋100g
❖ (7)冷食品样品采集: ❖ 冷食菜:将样品混匀,采样200g ❖ 瓶装饮料:两瓶为一件 散装采500ml ❖ 冰淇凌:4杯为一件 散装采200g,放瓶内冷
藏或隔热容器中 ❖ 食用冰块:食用冰块取500g
(七)棉拭子涂抹法
适于食品、 公共场所表层微生物的检测: 1)无菌棉拭子蘸取灭菌生理盐水(10mL试管)均匀涂 抹样品表面一定面积(5cmX5cm,1cmX1cm)后,放 回试管中,及时送检;
2)试管振荡,使微生物悬浮于稀释液中;
3)按SPC方法进行梯度稀释、培养、计数。
第四十讲 食品中微生物数量检测
食品中微生物数量的检测方法
1)标准平板计数法Standard plate count, SPC) 2)最近似数测定法(most probable number,MPN) 3)染色还原技术估算具有还原能力的各种细胞的总数 4)显微镜直接计数法(DMC)
一、样品采集
采样:指从待检物中采取少量具代表性的样品供分析检验用。 1、采样要求 ❖ (1)采样前,准备好灭菌的容器及采样工具; ❖ (2)无菌采样; ❖ (3)用无菌纸袋或玻璃器皿存放样品; ❖ (4)样品及时封口,并做好记录; ❖ (5)及时送检。越快越好,一般不得超过3h。 2、采样原则: 代表性 防止污染 3、采样的种类:
❖ 散装或大型包装:用灭菌刀、勺取样,每件不少于 200g,及时送检。 ❖ 大型包装:采用整件原包装,每件样品采集量为瓶装 :1瓶 袋装:1袋 罐装:1罐
❖ (4)蛋及蛋制品样品采集:
❖ 鲜蛋:用流水冲洗外壳,再用95%酒精棉球涂擦 消毒后,放入灭菌袋内,加封作好标记送检。
❖ 全蛋粉、蛋黄粉、蛋白片:将包装开口处用75% 酒精棉球消毒再开盖,用灭菌的金属制双层螺旋 式套管采样器斜角插入箱底,使套管旋转收取检 样,提出箱外用灭菌小匙自上、中、下部取样, 装入灭菌广口瓶中,每个检样不少于10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