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超导材料发展现状与展望

超导材料发展现状与展望

超导储能装置 超导储能装置是利用超导线圈将电磁能直接储存起来,需要时再 将电磁能返回电网或其它负载的一种电力设施。由于储能线圈由超导 线绕制且维持在超导态,线圈中所储存的能量几乎可以无损耗地永久 储存下去直到需要释放时为止。超导储能装置不仅可用于调节电力系 统的峰谷或解决电网瞬间断电对用电设备的影响,而且可用于降低甚 至消除电网的低频功率振荡从而改善电网的电压和频率特性,同时还 可用于无功和功率因数的调节以改善电力系统的稳定性。这种储能装 置将可长时期储存大量的能量,然后根据需要加以释放。大型超导储 能系统将可作为陆基自由电子激光器或天基定向能武器的功率源。
利用超导材料的抗磁性,将超导材料放在一块永久磁体的上方,由 于磁体的磁力线不能穿过超导体,磁体和超导体之间会产生排斥力, 使超导体悬浮在磁体上方。利用这种磁悬浮效应可以制作高速超导磁 悬浮列车。
超导电机 超导电机包括发电机和电动机。由于采用了超导绕组,与常规电 机相比,能够承载更大的电流从而产生更强的磁场,所以在与常规 电机功率相同的情况下,其体积和重量可以减小到常规电机的1/5 左右。这种电机的体积和质量将比常规电机显著缩小,功率成倍增 长,效率大大提高,可为武器装备提供动力。
超导材料是在低温条件下能出现超导电性的物质。超导材料 最独特的性能是电能在输送过程中几乎不会损失。近年来,随着 材料科学的发展,超导材料的性能不断优化,实现超导的临界温 度也越来越高。一旦室温超导题达到实用化、工业化,将对现代 文明社会中的科学技术产生深刻的影响。
导电材料的电阻会不断消耗电能,这在远距离 电能传输中一直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寻找一种极 低电阻甚至没有电阻的材料一直是物理科学家们 梦寐以求的愿望。人们很早就发现了良导体的电 阻会随着环境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因而科学工作 者致力于创造一个低温环境,寻求电阻减小的规 律。17世纪末阿蒙顿提出了温度下限(绝对零度) 的概念,到了18世纪,盖.吕萨克.查理斯确定了绝 对零度为-273°C。直到1908年莱顿实验室成功液 化氦,获得4.25K以下极低温,开创了极低温物性 研究。
由于超导材料在超导状态下具有零电阻 和完全的抗磁性,因此只需消耗极少的电能, 就可以获得10万高斯以上的稳态强磁场.而 用常规导体做磁体,要产生这么大的磁场,需 要消耗3.5兆瓦的电能及大量的冷却渗透到人们生活的 方方面面。怎样将其只能在超低温下特有的性能运用在常 温下是全世界科学家致力研究的方向。这就预示着超导材 料现今乃至今后的主要研究方向,由于不断的努力,高温 超导材料的研究出现。 在高温超导体发现以后,原则上说,凡是低温超导电性 能获得应用并显示优越性的领域,高温超导电性也具有同 样的优越性。然而高温超导体比低温超导体的最主要优势 在于高温。因为高温超导体只需要廉价液氮冷却,而不是 昂贵的液氨。有人甚至预言,人类社会将进入超导时代。 这是因为高温超导材料如能在一系列重要领域特别是所谓 强电,诸如电力输送、电机、受控核聚变、交通、医疗等 领域获得应用,可能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将导致一场新 的技术革命。
高速计算机要求集成电路芯片上的元件和连接线密集排列,但密集 排列的电路在工作时会发生大量的热,而散热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面 临的难题。超导计算机中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其元件间的互连线用 接近零电阻和超微发热的超导器件来制作,不存在散热问题,同时计 算机的运算速度大大提高。此外,科学家正研究用半导体和超导体来 制造晶体管,甚至完全用超导体来制作晶体管。
参考文献: 1.周武纵,梁维耀,高温超导基础研究 【VI】.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 2.马衍伟.超导材料研究及应用进展.科 学新闻,2007,(5);20-21 3.张其瑞.高温超导电性[M].杭州; 浙江大学出版社,1992
谢谢!

1911年,昂尼斯发现温度降到4.2K时,汞的电阻突然降为零的现象,当 温度回到4.2K以上,汞重新恢复电阻性的。某些金属、合金和化合物,在 温度降到绝对零度附近某一特定温度时,它们的电阻率突然减小到无法测 量的现象叫做超导现象,能够发生超导现象的物质叫做超导体。
1911年到1955年,是人类对超导体基本认识和探索阶段,相继发现了临 界温度(1911),临界电流(1933),迈斯纳效应(1933)。 1955年到1985年,合金与金属化合物超导体的发现使人们冲破了应用超导 体的重要阻力电磁壁垒。这其中重要的发展标志之一就是几种重要化合物 超导体的发现。标志之二是Nb3Sn金属间化合物超导线材制备技术的出现。 从此为超导材料的应用打开了局面。 1986年至今,高温超导材料的出现是又一大重要突破,冲破了“温度壁 垒”。高温超导材料的发现被视为科学界得一次“飞跃和革命”。人们终 于看到了超导技术的应用希望。超导现象的研究和超导材料的制备成为科 技前沿,发展越来越快。 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各种理论的提出也极大推动了超导材料研究的发展。 其中比较著名的是BCS理论,获得了广泛认可。
超导体的临界温度Tc与其同位素质量M有关。M越大, Tc越低,这称为同位素效应。例如,原子量为199.55的汞 同位素,它的Tc是4.18开,而原子量为203.4的汞同位素, Tc为4.146开。
超导材料应用价值
在国民经济中
电流应用
电子学应用
抗磁性应用
在军事上
强磁
弱磁
在科学实验中
强磁场
超导电缆的发展经历了直流低温超导电缆、交流低温超导电缆和交 流高温超导电缆等几个发展过程,目前交流高温超导电缆已经成为超导 电缆研究的重点。超导电缆是利用超导材料零电阻特性的新一代电力 输电电缆。与常规电缆相比,超导电缆具有损耗低、容量大、材料省、 无污染等优势。超导电缆的广泛应用,将降低输电损耗,改进和提高 电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节省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 的临界温度。某些物质临 界温度非常低,例如汞为 4.15K,不具有太大的应用 价值。而有的超导材料的 临界温度比较高,达到几 十K甚至上百K,随着临界 温度的提高,其应用价值 也大大提高。所以如何提 高超导材料的临界温度, 发展出具有常温下工作能 力的高温超导材料是人们 重点关注的地方。
电磁推进装置 用超导强磁材料制造的电磁推进装置,把电能直接转变为动力, 将能以很高的速度推进大质量的物体,在军事上用作舰艇的动力装 置,可消除传动噪声,提高隐蔽性;也可用作电磁炮的动力装置。
超导强磁技术主要是利用超导材料能够产生很高的稳态强磁场,据 此将可制成超导储能装置、超导电机和电磁推进装置。



(1)零电阻现象
(2)迈斯纳效应 (3)超导态临界参数三维图 (4)约瑟夫森效应 (5)同位素效应
将超导体的温度降到某临界温度Tc时,超导体电阻突然变为零的现 象,称为零电阻现象。实验表明:超导状态下的零电阻现象不仅与临 界温度有关,也与超导体中的电流强度和外磁场强度有关,所以也存 在着类似的临界电流和临界外磁场。
超 导 材 料 发 展 现 状 与 展 望
姜羽佳 贠潇 刘飞 努尔扎提 马云洲 刘志明 廖冬淋
200831201010 200831304052 200831201027 200831201024 200831201025 200831201026 200831201021
现今科学技术告诉发展的年代,在许多领域产生了巨变!任 何一点不经意地发现都能促使一个领域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 超导材料的进展是有目共睹的。本文旨在介绍超导现象,基本 理论和一些重要的超导材料的研究应用;阐述超导材料发展历 史,目前的进展及未来的发展前景。
从超导材料的发展历程来看,新的更高转变温 度材料的发现及室温超导的实现都有可能。单晶 生长及薄膜制造工艺也会取得重大突破,但超导 材料的基础研究还面临一些挑战。目前超导材料 正从研究阶段向应用发展阶段转变,且有可能进 入产业化发展阶段。超导材料正越来越多地应用 于间断技术中。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探求更高 温度超导材料研究。超导成材研究、超导理论研 究的广泛深入的开展,超导将会改变我们的生活。
超导弱磁技术的理论基础是约瑟夫森效应。利用这种效应制成的超 导电子器件,将具有功耗低、噪声小、灵敏度高、反应速度快等特点, 可进行高精度、弱信号的电磁测量,也可用作超高速电子计算机元器 件等。
① 超导弱磁探测器件。 超导量子干涉仪、电磁传感器和磁强计等,对磁场和电辐射的灵敏度比常规 器件高得多,可用于军事侦察。 ② 超导计算机。 采用约瑟夫森器件的超导计算机,运算速度将比普通计算机快几十倍,功耗 减少到千分之一以下,散热性能很好。 ③ 超导高频探测器。 如超导红外探测器、参量放大器、混频器、功率放大器等,将使空间监视、 通信、导航、气象和武器系统的性能远远超过利用常规器件时的性能。
迈斯纳效应也叫完全抗磁性。即超导体进入超导状态后,超导体内 部的磁通量会全部被排除到超导体外,超导体磁场强度恒为零。而且 不论是先降温后加入磁场还是先加入磁场后降温,只要进入超导状态, 磁通完全被排除体外。上世纪末磁悬浮技术就是依据这个原理。
两超导材料之间有一薄绝缘层(厚度约 1nm)而形成低电阻连接时,会有电子 对穿过绝缘层形成电流,而绝缘层两侧 没有电压,即绝缘层也成了超导体。当 电流超过一定值后,绝缘层两侧出现电 压U(也可加一电压U),同时,直流电 流变成高频交流电,并向外辐射电磁波, 其频率为,其中h为普朗克常数,e为电 子电荷。这些特性构成了超导材料在科 学技术领域越来越引人注目的各类应用 的依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