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式教学
交互式教学最早由Palincsar于1982年提出,之后又得到了进一步的研究和发展,它是在支架式教学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
交互式教学是在宏观教学情景下,在多点自由切入的教学平台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围绕某一个问题或课题进行平等交流和自主互动的一种教学方法。
它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
交互式教学的特点是着眼于培养学生特定的、具体的用以促进理解的策略。
实际上,交互式教学重视学习者之间的相互支持和促进,教师应帮助学生就课文的理解来展开讨论,而不是只做字句的重复,灵活地利用学生的理解,把它与新知识联系起来;对话应有主题、有方向;让学生和老师都明白教学目标;同时教师对学生的发言所做的评价应该能引导学生更积极地作出建构性的反应。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交互式教学是在宏观教学情景下,在多点自由切入的教学平台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围绕某一个问题或课题进行平等交流和自主互动的一种教学方法。
彰显人的发展本质,完成自我实现
教育人类学认为,人出生时在本能上有巨大的缺陷和匮乏,既简单又极不完全,然而,正是人的这种不完备性、未待定化,赋予了人自我塑造的巨大潜能,而正确塑造自我的一个关键手段就是通过教育发展各种潜能,应付复杂的环境,进行有意义的创造。
人还具有自我肯定的本质。
没有自我的人不成其为人,人的发展必然包含自我发展,自我是人的基本结构之一,它既
是人与他人作用的依据,也是同化顺应外界客体的基础。
人的自我肯定一方面表现出人的活动是自觉活动,既考虑他人又符合自己的需求,既能预定长远目标又能反馈结果,根据结果反省自我,使“主体我”与“客体我”相统一,另一方面也使人意识到自己的存在,自己的作用,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
而现实的教育状况是:不了解人的可塑性与内在潜力,把人放到社会准则中去塑造,向儿童灌输一套成人认定的理想信条和知识体系,是对人的本质的最残暴的扼杀和践踏,是对人的潜能的最野蛮的摧毁和打击,也是对人类本性的完全背叛。
因此,语文交互式教学通过自我交互充实生命内容,实现个体自身的最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