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研究
摘要:本文首先阐述了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特点,并提出了现阶段建筑工程项
目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同时分析了优化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具体策略,为
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质量与效率提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管理模式
前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建筑工程行业在迎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的
挑战,人们对建筑工程质量的要求逐渐提,。
为了满足现代社会发展对工程质量
的要求,需要优化项目管理模式,以提高项目管理的效率,进而确保建筑工程在
预期确定的工期内高质量的完成建设任务。
一、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特点
(一)一次性管理
针对于建筑工程的项目管理具有一次性的特点,如果在管理过程中出现错误
会影响项目投资方的经济利益。
并且出现错误后,一般很难及时纠正,需要采取
返工修复的措施,不仅会影响建筑工程的施工工期与施工成本,而且会给项目投
资方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
因此,要聘用专业素质高的管理人员完成工程项目管
理工作。
(二)全过程管理
建筑工程涉及到的内容众多、人员较为繁杂,因此针对建筑工程的项目管理
工作还具有综合性、全过程的特点。
各个施工环节及管理内容并不是独立存在的,每项施工环节的质量影响着整个工程的质量,因此项目管理制度要结合实际的施
工情况进行及时的调整与优化,进而提高项目管理的可行性与科学性。
同时,还
需要对施工全过程做好严格的监理工作。
并且工程项目管理的内容不仅仅包含质
量管理,还有对施工安全、施工进度以及施工成本的管理。
(三)项目管理具有约束性
为了建筑工程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标,需要在项目管理工作中控制施工
进度、施工成本以及提高资金资源利用率。
而实现该目标需要制定具有约束性的
管理制度,在制度中明确规定各个施工部门的施工内容及施工质量要求。
二、现阶段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对人员的管理
建筑工程中的人员管理主要分为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针对施工人员的管理。
现阶段建筑工程中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较低,自身的专业技能水平无法满足
工程施工的要求,影响了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并且缺乏安全意识导致在实际的
施工过程中经常发生安全事故,增加了建筑工程的施工成本。
另一方面,是技术
人员以及管理人员的管理。
当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也缺乏专业复合型的技术人才,工程技术人员无法全面结合实际情况与施工要求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或者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突发性事故时,很难及时采用准确的措施加以解决,
影响了施工进度,出现了浪费施工材料的问题。
此外缺乏高素质的管理团队也无
法有效管理各个施工环节的施工质量,导致建筑工程不能在既定的工期内完成。
(二)技术管理有待完善
随着信息技术与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为了适应现代社会对建筑工
程的发展要求,需要积极应用信息化管理系统或先进的施工技术与工艺,进而有
效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效率与工程施工的质量[1]。
但是现阶段一些工程项目
管理人员没有自觉地应用先进的管理软件,施工人员也没有积极的学习并推广先
进的施工工艺与技术,导致建筑工程中的资源利用率较低,建筑工程资金也得不
到有效的利用,因此工程项目管理在技术管理层面也有待进一步完善。
(三)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体系有待健全
由于缺乏健全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制度导致管理人员在开展工程项目管理工
作时没有可参照的依据,使得项目管理的效率较低且执行力不足。
项目管理制度
缺乏可行性、适用性的特点,导致工程项目管理内容与实际工程施工不相符,出
现了项目管理漏洞,无法高效落实项目工程管理中规定的各项工作。
(四)缺乏对施工材料的严格管控
施工材料与设备的采购管理也是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其施工材
料采购的质量影响着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与施工成本。
但是当前在一些工程项目
管理中没有对施工材料进行严格的管控,在采购时仅追求最低成本而忽视质量问题,在施工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前也没有对其进行有效的质量抽检,并且对施工材
料的堆放、运输及贮存等方面均没有按照相关要求进行管理,一些施工材料及设
备出现了质量问题,不能够满足工程施工的质量要求,增加了施工难度的同时也
增加了施工成本,为建筑工程埋下安全隐患。
三、完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具体途径
(一)健全项目管理制度
为了确保项目管理工作的高效落实,应该依托于健全的项目管理制度,因此
在工程项目管理的制度中应结合建筑工程中的施工难点、实际施工情况以及建筑
工程的施工要求来制定项目管理制度。
并且在施工开始前要明确施工进度。
此外
在制度中应明确规定各个施工环节所应用的施工技术与工艺,并积极应用、推广
先进、绿色的施工技术。
在人员管理方面,为了确保施工人员正确应用施工工艺
与技术,需要对其进行教育培训。
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了较难解决的施工问题时,可以邀请相关专家对施工人员进行指导。
此外在项目管理制度中还要对监管部门的工作职责进行详细的规定,要求监
管人员对施工人员的施工质量、工程的施工进度等内容进行严格的管控,确保施
工人员严格按照施工图纸设计的要求进行施工[2]。
(二)完善项目管理内容
1.施工质量控制
对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是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
为了做好质量控制工作可以
从以下两方面的内容入手:一方面,在项目管理中应用责任制度,在责任制度中
将各个施工环节的质量标准进行明确的规定,并将各项施工责任落实到具体的管
理人员身上,促使项目管理人员提高工作的积极性与责任心,当出现任何施工问
题时能够快速、准确的找到相关负责人进行解决,确保工程施工的进度与效率,
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另一方面,在建筑工程项目招投标环节,需要对招标
企业的资质进行严格的审查。
2.施工成本控制
为了确保建筑工程项目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必须做好施工成本的控制工作。
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需要结合施工设计图纸来确定所要采买的施工材料及设备的数
量以及施工人员的配备情况等内容。
在采购施工材料及设备时需要在确保质量满
足施工要求的基础上尽量选择性价比高的材料及设备,并且在施工材料及设备进
入到施工现场前要对其进行严格的质量抽检工作,避免因应用质量不合格的材料
及设备为后续的建筑工程施工埋下安全隐患。
应用高质量的施工材料可以减少返
工维修的次数,有效减少建筑资源资金的浪费,合理的控制施工成本。
此外提高项目管理效率也能够有效降低项目管理成本,因此要形成项目管理
的统一体系,不能使财务部门、技术部门以及管理部门等独立运行。
3.施工安全控制
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中,普遍忽视了对施工安全的管理,但是安全管理
也是影响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需要做好施工安全的控制工作。
因此需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将各项施工质量的要求告知给施工人员,并明确各个施工环节所要应用到的施工技术与工艺的具体操作流程,完成技
术交底工作。
同时,需要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施工意识,工程项目管理部门针对
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制定相应的预先防治措施,将事后处理的安全控
制理念转变为事前预防的意识。
并且项目管理部门要加大对施工现场的管理力度,对施工人员的操作流程进行严格的监督,当出现违规操作的问题时采取相应的惩
罚措施,将安全管控的工作落实到实处,进而有效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相
关人员的生命安全,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三)创新项目管理模式
为了充分发挥项目管理的应用价值,需要结合建筑工程的实际建筑需求来选
择合适的项目管理模式[3]。
首先,可以应用EPC模式,此种模式可以对施工过程
中施工物资的采购及工程实施的过程进行有效的管理。
进而缩短施工周期并提高
建筑工程的抗风险能力。
其次,是BOT模式,在筹集建筑资金环节可以应用此种
项目管理模式。
最后,是PPP模式,在此模式中详细的规定了奖励机制、风险机
制等内容,并且此种模式秉承因地制宜与市场经济运作的原则,使得该模式具有
更高的科学性以及适用性,被广泛应用于基础设施的建设领域。
在项目管理模式
中应用PPP模式可以促使政府发挥自身的宏观调控的作用,并结合市场经济的供
求变化来及时调整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内容,有效促进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高效
开展,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
总结
综上所述,落实好工程项目管理工作可以有效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为
建筑工程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
要想充分发挥项目管理的作用,需
要健全项目管理制度,将项目管理工作落实在对施工质量、成本、安全等各个施
工环节,应用责任制或选择其他合适的项目管理模式,有效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管
理工作的质量,促进建筑工程行业的稳定、长久发展。
参考文献:
[1]陈鑫欣.有关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讨论[J].建材与装饰,2018(45):148-149.
[2]李斌.全过程管理模式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有效运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8(28):127.
[3]陈继东.建筑企业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分析[J].山西建筑,2018,44(21):237-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