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管理方案一、指导思想: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总的指导原则,积极贯彻落实沈阳市教育局提出的“教育强市”的奋斗目标,通过实现学校精细化管理策略,使我校教学常规管理逐步走上规范化、科学化、日常化、和制度化的轨道,促进我校教学改革持续健康发展,从而提升学校办学质量和水平,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二、制定原则:(一)适度性原则。
根据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所制定的管理制度和要求在学生和教师的努力下能够完成。
(二)渐进性原则。
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应循序渐进,螺旋式上升,在低层次要求实现后,再逐渐提出更高层次的要求。
每年对方案都要进行修改,以便适应更高层次的要求。
(三)和谐性原则。
根据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不同年龄、不同学科的教师分类推进,不搞“一刀切”,造成教师对制度的不满,而使方案、制度的出台难以推行。
三、方法措施(一)看路——目标管理精细化管理的基石对教学管理者管理范围和职责的管理。
实现精细化管理,必须明确精细化管理的目标是什么,没有明确的目标就等于“盲人摸象”。
目标设计不能太大、太空,要具体、详细。
精细化管理,首先要“先理再管”。
也就是要理清管理脉络、管理层次、管理要点的分解等等。
建立健全教学指挥系统和岗位职责、建立科学、民主、高效的运行机制,实行规范化的管理,使每个部门每位教学人员都能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各尽其才,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和提升教学质量的必要保证。
制定《重工一校管理人员职责》,对校长(分管教学校长),教务处主任提出具体要求。
取消备课组长、做到管理人员职责具体明确。
管理办法、职责上墙,每学期利用新学期工作部署会议温习工作职责。
(二)认路——制度管理精细化管理的条件管理好、制定好教学流程中所涉及的各项规章制度,让每一位教师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以教学为核心,对学校常规工作实施全面管理。
包括(一)教务常规管理、(二)教学常规管理(三)德育常规管理(四)教科研常规管理(五)师生常规管理(六)总务和环境常规管理(七)安全常规管理(八)公共关系常规管理(九)时间常规管理。
以教学常规为例,制定《重工一校教师教学常规》主要涉及备课管理、课堂教学管理、作业的布置和批改管理、学生能力测试管理、师训管理、教科研管理等六项细则;制定《学生学习常规》及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复习、作业、考试等五项细则。
以学校为主体,对学校常规工作实施全员管理。
学校从上至下,无论是校级干部还是中层领导、班主任教师、科任教师、工勤人员实现全员覆盖管理,不留死角,细化办学和育人过程中涉及的各项常规工作,并据此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和科学的工作流程,将责任落实到人。
细化教学副校长和两位主任的教学任务分工。
根据学校教师较少的特点,实行学科分工负责制。
副校长负责教学全面管理,同时具体分管科研和语文学科的教学工作,教学主任分管师训和数学、英语、品德、科学学科的教学工作,德育主任分管体音美学科的教学工作。
为此,我每学期在开学前,都会将每个人的分工很详细的在全校新学期大会上公布,便于老师对每一位领导班子成员进行监督。
每学期,期末我还要求全体班子成员对照学校工作计划填写《班子成员完成工作情况“自省”表》便于班子成员在下学期自觉改进自己的工作。
以发展为动力,对学校常规工作实施创新管理。
在学校常规管理的实践中,吸收和借鉴发达先进地区和学校的管理经验和模式是必要的。
但是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探索最适合自己的管理办法,谋求学生,教师,学校的和谐,全面发展。
“和谐”是管理的核心。
如果学校管理能够得到大部分老师赞同,就是好的管理。
如果管理得不到多数人的认同,就不是和谐的管理。
学校关于备课的管理。
个人备课。
由于学校规模较小,每个年级只有两个教学班,科任学科基本上是1个人要教2-3个学科,而且每个学科都要教2-3个年级,甚至更多。
比如说,我们的一位美术老师一个人教4个年级的美术课,这种情况下备课,写教案的任务就相当繁重。
因此学校在个人备课和集体备课的重视程度上,更趋向于个人备课管理。
因为很多时候都是一个人在单打独斗。
学校要求个人备课编写电子教案,以减轻教师书写的强度和压力。
学校统一电子教案格式,每个月检查一次教师教案编写情况。
每次检查将二次批注情况作为检查的重点,对批注的数量和质量进行考察。
学校提出的备课要求是“五备”、“五有效”。
“五备”就是要求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学法、备练习设计、备辅导。
我们强调备辅导是针对农民工学校的学生而设计的,农民工孩子来去自由,学习状况参差不齐。
很多时候接受的教育状况也完全不同,有的学生4年级来的时候没学过英语,有的学生,学习的教材和我们的完全不同。
因此我们要求老师在备课的时候必须考虑这些学生的实际情况,在课堂教学中有针对性的设计个别辅导的内容。
我们要求个人备课力争做到“五有效”即目标有效、环节有效、活动有效、指导有效、训练有效。
集体备课。
我们本着引领、减负、适度的原则进行。
一周五天工作日,每天能够挤出给学生辅导的时间很有限。
我们将集体备课定义为“检验式”加“说课式”备课。
所谓“检验式”就是根据学校近期课程改革的整体思路进行相关理论的考核。
比如说本学期我们主要进行的是《新课程标准》内容和《有效教学》的理论知识的现场考核。
考核的内容是备课教师本人自己设计的,答案也由本人拟定。
所谓“说课式”备课就是根据近两周的授课内容,自己选择重点内容进行1课时内容的说课。
这两种方式同时进行,先检验、后说课。
在管理上我们采取“四定”的办法:定时间、定学期备课计划、定检测人、定地点。
“定时间”即每学期我们规定学校集体备课每个月四次。
班主任两次,科任教师两次。
单周是科任教师备课时间,统一定在每周一前两节课进行,因为这个时间科任教师都没有课。
双周是班主任教师备课时间,统一定在每周一下午后两节进行,考虑学生安全,我们指定由科任教师对学生进行看护。
“定学期备课计划”即每个学期班主任、科任教师分别备课八次。
根据学期教学计划,划定备课节点。
班主任备四次数学、四次语文,两位班主任轮流进行。
科任教师根据所授学科、授课年级、教学计划交替安排。
以此来保证对不同学科和不同年级都能进行检测和考察。
“定检测人”。
首先是对所有教师进行分组。
全校班主任分成低、中、高年级备课组,每个小组3-4人。
科任教师也划分成三个备课小组。
科任教师无法按照学科分组,只能将全校10位教师按照年龄划分成三个小组,即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每组也是3-4人。
在备课时我们会按照年龄对备课的深度提出不同的要求。
班主任组和科任组分别由教学副校长和两位主任各管理一个小组。
备课时三个备课小组同时进行,检测加说课每个人5+10分钟。
每次备课在1小时左右。
每次备课情况我们都计入“自省”评价表中。
(三)、走路——过程管理精细化管理的核心课堂教学管理。
我们从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实际能力出发,遵循“低起点、小跨步”的原则,推行“五步互动”“八环节”教学法,《重工一校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制定《重工一校有效教学课堂评价》标准。
加强教学进度管理及安全生产管理。
实行巡课制,每月至少4次。
班主任1次、科任教师3次。
在巡课中重点纠正“放羊课”,同时对授课进度进行监督。
作业的管理:认真贯彻,辽教发[2005]18号《关于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通知》,学校安排专人对学生作业总量进行总体协调和严格控制,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小学一、二年级书面作业应在课内完成,不留书面家庭作业;三、四年级书面家庭作业每天不超过半小时;五、六年级不超过1小时;为了实现对作业的有效控制,我们实行了作业公示制。
每天由课代表在班级门前的展示板上将作业公开,学校安排大队学习委员和教学主任每天在放学前对各班留作业情况进行考核,直接给予作业量评价。
测试的管理。
坚持每月一次能力测试。
语文主要是测试字词、课文要求背诵的段落和古诗,数学学科主要测试计算类题目。
科任学科坚持随堂监测的办法,本子学科主要是课后问题,以及课文内容。
非本子学科主要是能力抽测。
测试的题目都是由老师自己出题库,学校从中选择测试。
坚持两头年级的测试改革。
一年进行“乐教、乐学、乐考”实验。
目的是帮助一年级小学生完成从幼儿园以玩为主到小学以学为主的心理过渡,顺利地适应小学学习生活。
在低年级实行“全年学习不记分数”,平时作业用“红花”、“红旗”来表示优秀或进步。
低年级期末尝试举行语文、数学、特长的自选考试,称之为“乐考”。
我们通过“游戏式”、“分类式”(难易曾度分类)、“自测式”(自己“考”自己)。
六年级进行“我能行”毕业生成长测试。
目的是提高毕业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和与人沟通交往的能力。
造就“性格平和、心态健康、热爱生活”的重一学子。
重点在听说读写算,个人才艺展示等几个方面。
比如说,读报反思、生活谈话、古诗仿写等等。
由学校统一印制《铁西区重工一校毕业证书》。
将学生所有文化测试、能力测试、成长测试的成绩均记录下来,加上校长寄语、学校办学理念等内容,给学生留下永久的纪念。
(四)修路——评价管理精细化管理的根本1、以评价为导向,对学校常规工作实施全程管理管理必须有抓手,学校一直坚持开展“常规管理示范班”和“我最喜欢的科任教师”的评比工作。
我们提出的口号叫做“小火慢熬炖管理”—“自省”综合评价工作。
学校的综合评价总计由德育安全后勤、教学科研、体卫艺三个大方面诸多小项构成。
由教师“自主”评价为主、主管领导评价、家长学生评价为辅的多角度评价。
注重评价的过程性管理,每个月评价一次,月底上交自评情况,主管领导分项目给予点评,下个月月初返给老师,便于老师查找自评和领导评的差别。
例如,在教学“自省”表中我们设计了出勤、备课、教案、上课、推门课、公开课、巡课、作业、测试、辅导、教师互训、英语学科活动、晨读活动等13项检查评比内容及评分细则,期末根据评价表打分情况和全员工作公开评议加不记名投票的综合评定结果推选校内常规管理示范班和我最喜欢的科任教师。
2、学生评价管理。
一袋+一册+三表+五证评价结构。
“一袋”建立健全学生记录袋(学校制定的),做好平时的资料收集与整理;“一册”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手册(沈阳市下发的),学期末通过召开“班级评议恳谈会”,完成手册的填写;“三表”学生文化素质测评表、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测评表、学生身心素质测评表(铁西区下发的)。
通过学生自评、互评、家长教师评价完成对一学期的考核。
“五证”即学校举办我能我行“特色”评比,其中包括“青铜小管家”、“环保小能手”、“优秀社团成员”“优秀值周生”“校优秀学生”五项评比,在每学期结业式上向学生颁发证书。
总之,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成于易。
校园无小事,事事育人;教师无小节,处处楷模。
学校的工作管理工作,就要在“精”字上提要求,在“细”字上下工夫,在“实”字上做文章,将管理目标具体化,责任明确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