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可见紫外光分光习题.doc

可见紫外光分光习题.doc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一、选择题1. 下述物质中,能吸收可见光产生分子能级跌迁的是 CA. KMnO 4溶液B. 基态K 原子C. EDTA 溶液D. K 2Cr 2O 7溶液2. 显色反应一般在水相中进行,若显色产物不溶于水,可采用什么方法测定其吸光度A. 萃取分光光度法B. 双波长分光光度法C. 胶束增溶分光光度法D. 示差分光光度法3. 在原子吸收法中,采用标准加入法定量可消除A. 物理干扰B. 电离干扰C. 背景干扰D. 化学干扰4. 分子吸收可见-紫外光后,可发生哪类分子能级跃迁 DA. 转动能级跃迁B. 振动能级跃迁C. 电子能级跃迁D. 以上都能发生5. 影响最大吸收波长λmax 的因素有 AA. 物质的结构B. 溶液的浓度C. 温度D. 溶剂的极性6. 摩尔吸收系数(ε)与吸收系数(a )的换算关系是 AA. ε=a ·MB. ε=a /MC. ε=a ·M /1000D. ε=a /M ×1000(M 为被测物质的摩尔质量)7. 在分光光度法中,光度误差系指 DA. 吸光度误差±1%时引起的浓度误差∆CB. 吸光度误差±1%时引起的浓度相对误差C C ∆C. 百分透光率误差±1%引起的浓度误差∆CD. 百分透光率误差±1%引起的浓度相对误差C C ∆8. 在相同条件下,用普通光度法测得Cd 标准溶液和含Cd 样品溶液的吸光度分别为0.65和0.88。

如果采用示差法测定,用Cd 标准溶液作参比,则试液的吸光度为A. 0.23B. 1.53C. 0.53D. 1.239. 按照光吸收定律,对透光率与浓度的关系,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DA. 透光率与浓度成正比B. 透光率与浓度成反比C. 透光率与浓度的负对数成正比D. 透光率负对数与浓度成正比10. 下述哪种情况会引起工作曲线不通过原点 BA. 比色皿厚度选择不当B. 空白溶液选择不当C. 标准溶液浓度不准D. 显色剂本身有颜色11. 双光束分光光度计与单光束分光光度计相比其优点是 CA. 灵敏度高B. 分析速度快C. 选择性好D. 准确度高12. 影响摩尔吸收系数的因素有 ABA. 物质本性B. 入射光的波长C. 液层厚度D. 溶液浓度13. 测定某铜矿样品中微量锰时,在酸性溶液中用KIO 4(无色)氧化Mn 2+到-4MnO 进行分光光度法测定(铜盐溶液为蓝色),应选择的参比溶液是A. 去离子水B. KIO 4溶液C. 加KIO 4的试样溶液D. 不加KIO 4的试样溶液14. 分子量为156的化合物,摩尔吸收系数为6.74×103 L ·cm -1·mol -1,要使之在1cm 吸收池中透光率为30%,溶液浓度(g/L )应为多少?A. 0.012B. 0.020C. 0.023D. 0.03215. 用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含量时,若根据等吸收点法确定波长λ1和λ2,则必须符合下述条件A. 被测组分在λ1和λ2处吸光度相等B. 被测组分在λ1和λ2处吸光度差值应足够大C. 干扰组分在λ1和λ2处吸光度相等D. 干扰组分在λ1和λ2处吸光度差值应足够大16.用光度法测定样品时,若测得吸光度读数大于0.8,可减小光度误差A. 将样品溶液稀释B. 选用厚度更大的比色皿C. 另选测量波长D. 采用示差光度法17.某物质经显色反应后,其摩尔吸收系数越大,说明此显色反应的 CA. 选择性越高B. 灵敏度越低C. 灵敏度越高D. 选择性越差18.下述测定方法中,可用于多组分样品测定的是A. 示差分光光度法B. 胶束增溶分光光度法C. 双波长分光光度法D. 导数光谱法19. 溶液吸光度A. 和透光度成正比B. 和光密度成正比C. 和消光度成正比D. 和透光度的对数成正比E. 以上都不是20. 测定高浓度溶液可采用A. 高吸光度示差法B. 低吸光度示差法C. 最精确吸光度示差法D. 标准曲线法E. 直接比较法21. 测定低浓度的溶液可采用 AA. 标准曲线法B. 直接比较法C. 最精确吸光度示差法D. 高吸光度示差法E. 低吸光度示差法22. 在比色分析中,选择滤光片的原则是采用 DA. 溶液本色的滤光片B. 溶液透过光颜色的滤光片C. 溶液颜色互补色的滤光片D. 溶液吸收光颜色互补色的滤光片E. 以上都不是23. 分子特定的跃迂能∆E BA. 与分子内部结构有关B. 与入射光波长有关C. 与原子结构有关D. 与溶液的浓度有关E. 与液层厚度有关24. 只有待测化合物有色,其它试剂均无色时应做AA. 样品空白B. 试剂空白C. 溶剂空白D. 平行操作空白E. 不显色空白25. 除待测化合物有色外,显色剂也有色,并在测定波长下对光有吸收,这时应用BA. 溶剂空白B. 试剂空白C. 样品空白D. 平行操作空白E. 褪色空白26. 溶液呈现不同颜色是由于AA. 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B. 物质本分发出光C. 物质对照射光的反射D. 物质对光的衍射E. 以上都不是27. 溶液的吸光度DA. 与入射光强度成正比B. 与透过光强度成正比C. 等于透过光的对数D. 等于透过光的负对数E. 以上都不对28. 一种溶液的吸光度AA. 与比色槽厚度成正比B与比色槽厚度成反比 C. 与溶液体积成正比D. 与入射光强度成正比E. 以上都不对29.可见光区的波长范围是DA. 0.1~10nmB. 10~200nmC. 200~400nmD. 400~760nmE. 760~1000nm30. 721型分光光度计的检测器是BA. 滤光片B. 光电管C. 光栅D. 棱镜E. 光电池31.示差法与普通分光光度法的主要区别在于A. 溶剂B. 参比溶液C. 测定步骤D. 测量仪器E. 标准溶液32.分光光度法测定,要抵消分析过程中引入的干扰应选择CA. 试剂空白B. 溶剂空白C. 试样空白D. 平行操作空白E. 任意一种33.朗伯—比尔定律的数学表达式是AA. A=KbCB. A= bCC. A=abCD. A=KCE. A=KN0L34. 721型分光光度计属于DA. 双光束分光光度计B. 双波长分光光度计C. 光电比色计D. 单光束分光光度计E. 以上都不是35. 当溶液中只有待测化合物在测定波长下有吸收,试剂(包括显色剂)和样品中其他成分均无吸收时,可选用哪种参比溶液 BA. 试剂空白B. 溶液空白C. 样品空白D. 平行操作空白36. 吸光系数主要与哪种因素有关CA. 溶液浓度B. 液层厚度C. 溶液溶剂D. 溶液温度37. 分光光度分析法测得吸光度为下列何值时,光度误差最小CA. 0.1B. 0.368C. 0.434D. 1.038. 吸收定律成立的条件是:(1)入色光为单色光;(2)光度误差最小;(3)吸光系数不变;(4)比色皿厚度不变。

DA. (1)+(2)B. (1)+(3)C. (2)+(4)D. (1)+(4)39. KMnO4水溶液的吸收光谱是A. 原子吸收光谱B. 分子吸收光谱C. 分子转动吸收光谱D. 原子振动吸收光谱E. 以上都不是40. 用光电比色计测定KMnO4溶液时,可采用A. 红色滤光片B. 兰色滤光片C. 绿色滤光片D. 紫红色滤光片E. 橙色滤光片41. 适于利用朗伯—比尔定律测定的溶液是CA. 悬浊液B. 乳浊液C. 稀真溶液D. 胶体溶液E. 高深浓度溶液42. 光的吸收定律适用于CA. 白光B. 日光C. 单色光D. 锐线光E. 以上都不是43. 分光光度法所利用的是EA. 光的发射B. 光的散射C. 光的衍射D. 光的折射E. 光的吸收44. 为减少测定误差,待测溶液的透光率应控制在A. 2%~5%B. 5%~10%C. 10%~80%D. 80%~90%E. 90%~99%45. 吸光度误差最小的吸光度范围是AA. 0.01~0.1B. 0.1~1.0C. 1.0~2.0D. 2.0~3.0E. 以上都不是46.显色剂量对吸光度的影响如下图最适宜的显色剂量是C AA. 0.5mlB. 1mlC. 2mlD. 4ml 显色剂量(ml)1 2 3 447.有一吸收曲线如图,通常采用的波长是 EA. λ= 440nm AB. λ= 480nmC. λ= 520nmD. λ= 540nmE. λ= 560nm λ440 460 480 500 520 540 560 nm48.时间对吸光度影响如下图,最适宜的时间是A. 立即测定 AB. 5分钟后C. 10分钟后D. 20分钟后0 5 10 15 20 t(分)49. 751型分光光度计检测器AA. 光电管B. 光电倍增管C. 光电池D. 紫外光度检测器E. 以上都不是50. 721型分光光度计的单色器是AA. 棱镜B. 光栅C. 滤光片D. 凸透镜51. 溶液酸度对吸光度的影响如图所示,适宜的pH是CA. pH=1B. pH=2C. pH=6D. pH=10E. pH=122 4 6 8 10 12 pH52. 分子吸收谱线的形状取决于BA. 入射光的强度B. 溶液的浓度C. 液层的厚度D. 分子的内部结构E. 以上都不是53. 分光光度法中,单色光不强一般给吸光度的测定BA. 正误差B. 负误差C. 偶然误差D. 没有误差影响54. 分光光度法中空白溶液选择不当,造成AA. 正误差B. 偶然误差C. 系统误差D. 负误差55. 比色分析中,两比色杯不匹配带来的误差为CA. 系统误差B. 偶然误差C. 过失误差D. 以上均不是56. 根据Lambert-Beer定律,当入射光强度一定时,透光度与浓度的关系是A. 成正比B. 成反比C. 浓度与透光度对数成线性D. 浓度与透光度对数成反比E480nm为1.25×103,则其ε480nm为57.某吸光物质(分子量=230),%11cmA. 54.3B. 543C. 2.88×104D. 2.88×10358. 某分光光度度计的透光率读数误差∆T为1%,在下列哪测定值时其光度误差最小A. T=38.6%B. T=0.434C. A=0.386D. A=0.43459. 物质分子吸收紫外一可见光后发生A. 电子能级跃迁B. 振动能级跃迁C. 转动能级跃迁D. 以上三种跃迁均能发生60. 显色剂在待测物质吸收波长处略有吸收时,可选用哪种空白A. 溶剂空白B. 试剂空白C. 样品空白D. 褪色空白61. 摩尔吸光系统ε的大小与什么有关A. 待测物分子结构B. 入射光波长C. 溶剂的性质D. 与A,B和C均有关62. 如果某试液用72型分光光度计(3.0cm吸收池)测得的透光率为10%,那末改用哪种吸收池能使光度误差较大地减少A. 0.50cmB. 1.0cmC.2.5cmD. 5.0cm63. Lambert-Beer定律适用于下列哪种光度法A. 紫外一可见光B. 红外光C. 原子吸收D. 以上三种方法都能适用64. 一般玻璃吸收池可用于A. 紫外光区B. 可见光区C. 紫外一可见光区D. 以上三种都可用65. 根据朗伯一比耳定律分光光度法的灵敏度决定于A. ε·CB. b ·CC. ε·bD. ε·b ·C66. 如果吸光度A=1.0,那末相应的透光率T 为A. 100%B. 50%C. 10%D. 1%67. 如果透光率为10%,那末相应的吸光度A 为A. 0.10B. 0.20C.1.0D. 2.068. 在100ml 样品液中加入50ml 浓度为30ppm 的Pb 2+标准液,吸光度由0.26增加为0.52,那么样品液中含Pb 2+A. 60μg/mlB. 30μg/mlC. 7.5μg/mlD. 3.8μg/ml69. 用光电比色计测定CuSO 4溶液时,应选用的滤光片为A. 红色B. 黄色C. 兰色D. 绿色70. 双光束分光光度计主要可消除A. 比色皿不配对造成的误差B. 试剂不纯造成的误差C. 入射光不纯造成的误差D. 光源强度不稳定造成的误差71. 可见紫外分光光度法中,工作曲线斜率与什么有关A. 物质的吸光系数B. 吸收池光学性能的一致性C. 空白溶液的选择D. 标准液的浓度72. 当采用分光光度法进行定量分析时,如果共存离子对测定无干扰,而试剂和显色剂带色,则选用 空以减小分析误差A. 试剂B. 溶剂C. 试样D. 平行操作73. 采用分光光度法进行定量分析时,如果共存离子、试剂和显色剂均为无吸收,则选用 空白A. 试剂B. 溶剂C. 试样D. 平行操作74. Lambert-Beer 定律透用下列哪种溶液A. 液态B. 气态C. 固态D. 以上三种溶液都能适用75. 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标准曲线的纵座标是A. ∆AB. AC. lg TD. –lg T76. 在分光光度分析中,如果只有试样基体有色,显色剂也不与样品基体显色,这时应选用哪种空白A. 溶剂B. 试样C. 试剂D. 平行操作77. 一般比色法中,将比色液倒入比色杯时,应做到A. 盛满杯子B. 倒入杯高21处 C. 倒入杯高41处 D. 倒入杯高32处78. 符合比耳定律的有色溶液稀释时,其最大吸收峰的波长位置A. 向长波长方向移动B. 向短波长方向移动C. 不移动,但峰高值增大D. 不移动,但峰高值降低E. 不移动,峰高值不变79. 光度分析法测得吸光度为下列何值时,光度误差最小的是A. 0.368B. 0.1~1.0C. 0.434D.0.2~0.7E. 0.50080. 可见光的波长范围是A. 400~760nmB. 500~600nmC. 650~760nmD. 200~800nmE. 200~400nm81. Lambert-Beer 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之一是A. T =I /I 0B. A =lg I 0/IC. A =-lg TD. T =10-ab CE. A =ab C82. 朗伯—比尔定律只适用下列哪种范围A. 白光、均匀、非散射、低浓度溶液B. 单色光、非均匀、散射、低浓度溶液C. 单色光、均匀、非散射、低浓度溶液D. 单色光、均匀、非散射、高浓度溶液E. 白光、均匀、非散射、任意浓度溶液83. 今有两种均符合朗伯-比尔定律的不同有色溶液,测定时,若比色皿厚度、入射光波长和强度及溶液浓度均相等,试问以下几种情况何者正确A. 透光率相等B. 透射光强度相等C. 吸光度相等D. 以上说法均错误E. 吸收光强度相等84. 某物质的摩尔吸光系数ε大,表明A. 该物质溶液的浓度大B. 光通过该物质的液层厚度大C. 该物质对该波长的光吸收能力强D. 入射光的强度大E. 该物质透射光强度大85. 一有色溶液,测得其百分透光度T%=X,如果将此溶液的浓度增大一倍,其它条件不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吸光度值A将增大一倍B. 百分透光度T%将增大一倍C. 百分透光度T%将减小一倍D. 吸光度值A将减小一倍86. 以下说法中,哪种不属于影响朗伯-比尔定律的因素A. 非单色光的影响B. 溶液的浓度很高C. 溶液为胶体溶液D. 单色光87. 高浓度示差法和一般分光光度法不同点在于参比溶液不同,前者的参比溶液为A. 待测溶液B. 试剂空白C. 比待测溶液浓度稍高的标准溶液D. 比待测溶液浓度稍低的标准溶液88.以下有关示差法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高浓度示差法是选用比待测溶液浓度稍低的标准溶液作参比液,调A为0B. 低浓度示差法是选用比待测溶液浓度稍高的标准溶液作参比液,调T%为100C. 示差法实质就是扩展了百分透光度读数标尺D. 示差法可以提高分析的灵敏度及准确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