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会实务】借款费用资本化核算方法例析
一段时间以来,由于对借款费用资本化的界定与量化标准不明,利息资本化成了一些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操纵利润的手段。
2001年1月18日财政部发布的《借款费用》准则在贯彻稳健性原则方面作了重大变革,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借款费用核算的难度。
本文根据《借款费用》准则,对购建固定资产借款费用资本化核算进行一些例证分析。
有关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规定在我国经历过三次演进:《施工企业会计制度》对购建固定资产借款费用的核算一律以竣工结算为界,竣工结算之前发生的借款费用全部予以资本化;《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对购建固定资产借款费用的核算以固定资产是否交付使用为界,固定资产尚未交付使用之前发生的借款费用全部予以资本化;《借款费用》准则对购建固定资产借款费用核算以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为界。
由此可以看出,借款费用资本化由以竣工结算为界改变为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为界,资本化的金额逐渐减少,费用化的金额相对增加,稳健性原则的贯彻力度得到一定程度的加强。
一、资本化核算的基本思路
1.借款费用资本化金额的被乘数是由借款支出的金额决定,与借入金额的大小没有直接关系。
当购建某项固定资产只有一笔支出时,该支出额即为被乘数;当有多笔支出时,必须先确定会计期间,然后将不同的支出加权平均确定被乘数。
2.借款费用资本化金额的乘数即资本化率,其确定有以下两种情况:(1)不涉及折价或者溢价:一笔借款,借款利率就是资本化率;多笔
借款,必须计算加权平均利率作为资本化率。
(2)涉及折价或者溢价的,只要在上述计算资本化率的公式中加上应摊销的折价或者溢价,其余计算方法不变。
二、资本化核算的方法
借款费用资本化核算方法主要分为两类:不涉及折价或者溢价和涉及折价或者溢价。
(一)不涉及折价或者溢价
1.一笔借款一笔支出。
实际发生在购建固定资产上的支出金额就是计算资本化金额的被乘数,而资本化率就是该项借款的借款利率或者债券的票面利率。
例如:某企业1月份借入200万元,年利率5%.2月1日开始支出120万元用于固定资产的实体建造,以2月份作为一个会计期间,则借款费用资本化金额为:120×5%÷12=0.5(万元)
2.一笔借款多笔支出。
资本化率就是该项借款的借款利率或者债券的票面利率。
但实际发生在购建固定资产上的支出有多笔时,必须根据不同的支出时间进行加权平均折算,以确定借款费用资本化金额的被乘数。
例如:某企业1月份借入400万元贷款用于固定资产的实体建造,年利率5%,并已开始施工。
2月1日支出100万元,3月15日支出120万元,4月10日又支出150万元。
以1-6月为一个会计期间,则:(1)2月1日第一笔支出100万元,实际占用时间150天,该支出加权平均数为:100×150÷181=82.9(万元)
(2)3月15日第二笔支出120万元,实际占用时间108天,该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