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让作文充满生活的气息

让作文充满生活的气息

让作文充满生活的气息
哲桥镇中心学校陈晓梅
生活是文章的源泉,真情是文章的生命。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

”让学生走进生活,指导学生观察生活,描绘生活,感受生活,让生活走进学生的作文,让作文充满生活的气息,是作文教学应该孜孜以求的目标。

一、走进生活,积累作文素材
1、以社会为背景,指导学生观察生活。

生活中有很多值得我们关注的内容。

它们都可以成为写作的最好素材,只是学生还缺少发现的眼睛,不善于观察,也不懂得观察的方法。

所以,教师要想方设法指导学生去观察,引导他们用具有个性的眼睛去欣赏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青山绿水、日月星辰,去欣赏城市的高楼大厦与乡村的小桥流水,用具有个性的耳朵去聆听春天燕子第一声婉转的啼唱,去体味夏夜青蛙欢乐的蛙鼓,去捕获城镇小贩的大声叫卖,去感受母亲耳边温柔的唠叨。

这样,学生就能从生活中掘取大量的信息,从而充实自己的写作题材库。

2、以实践为契机,引导学生体验生活。

实践性是语文学科的重要属性之一。

新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学生亲自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能进一步加深他们
对生活的体验,并为学生的作文素材库提供生动可感的材料。

为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比如,组织拔河比赛、篮球比赛、插花展、手抄报比赛等;带学生到田野里去春游,去慰问孤寡老人,或为生活有困难的人献爱心;组织学生到郊外放风筝、挖野菜,或到名人故居寻访名人和历史的足迹,或到附近的工厂参观访问,让他们走一走,看一看,做一做,访一访,谈一谈,使他们的内心受到触动,留下深刻的印象。

3、以阅读为抓手,拓展学生的知识储备。

阅读对作文的作用已被所有语文教学同行认可。

书中有大汉的冷月、盛唐的乐舞、荷马的悲歌、泰戈尔的轻吟;书中有数不清的故事,有各种各样的思想感情,以及各种观点、哲理、人生感情。

这些都能使读者大获益处——没有经历的可从书中经历,没有见过的可在书中见到,没有体验过的可从书中体验,世上的沧桑与人生的百态都可尽收眼底,天下诸色人等也会全上心头。

总之,每读一部书,就像多活了一世,就能多一个人的人生经验。

为此,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在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与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方面做一些有效的工作。

二、描绘生活,抒写真情实感
1、我手写我心,再现平凡生活。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每个人的生活经历和感受都不同。

写日记、记随笔是再现平凡生活最好的方法。

教师应该通过日记和随笔,引导学生写真实生活,让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随时注意积累生活,随时
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再现平凡的生活。

这样做的好处很多:一方面,可以释放自己真实的情感。

为此,教师要让每一个学生都准备一本日记本或随笔本,并根据他们的意愿为其命名,如“流星雨”、“星空下的音乐”、“拾荒”等。

这些富有诗情画意的名字,能为这份作业增添无穷的情趣。

当然,学生一定要有感而发,不能虚构,不能抄袭,至于表达形式则可以不拘一格,自由活泼,只要写真事、吐真情就行。

这样,不仅会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还会培养学生“说真话,表真情”的习惯。

2、我心抒我情,抒发真实情感。

现在,学生写作文千篇一律的实在太多了:写父爱母爱,往往是雨天送伞或病中冒雨送医院;写老师,往往是病中坚持上课……总之,非常缺乏真情实感。

其实,生活是多姿多彩的,作文也必然应该百花齐放的。

为此,教师要要求学生发挥各自独特的生活和感悟,抒发自己独有的真实情感体验。

这样,学生的作文就会呈现“横看成岭侧成峰”、“浓妆淡抹总相宜”的生动局面。

3、我胸有我竹,重视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是文学作品中对人物某些细小的举止、行动或对细微事件的描写。

成功的细节描写能够真切、细致、生动、深刻地把人物精神世界中最本质的部分再现给读者,给读者留下无限联想与回味的空间。

人们都说“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

其实,大的生活总是由无数小的细节构成的。

细节虽小,却是美的源泉、情的聚集。

所以,作文教学中教师一定要让学生重视细节描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