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卓别林喜剧电影对中国早期电影观念的影响

卓别林喜剧电影对中国早期电影观念的影响

这意味着, 中国早期喜剧发展途径与美国和法国基本 相同, 打闹喜剧成为早期电 影观念发展的主要环节, 因为 它可以产生 “ 电影之低级的、 但独立的形式” 而且, , 也体 现了一定的人本主义精神。 亚细亚公司的影片受美国山纳 脱( 今译塞纳特) 的影响, 体现了启斯东公司的打闹喜剧 风格的精髓, 以一种疯狂的破坏美学的表现形式, 造成视 觉的错乱或某种解放。 中国早期电 影的另一重要制作机构— 商务印书馆从 事电影业也具有明显的美国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 削弱了欧洲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经济的控制, 美国文化资 本乘虚而人。 97 11年由于一位美商投资电 影受挫, 将器材 等低价转卖,促成上海商务印书馆拍摄电影的契机。
对卓别林代表的美国滑稽喜剧的借鉴
中国电影观念的开端与滑稽电影自 有不解之缘。 在现存史料中, 对于2世纪初滑稽片在中国和美国电 0 影联系方面的作用多有记述, 尤以郑君里在 《 现代中国电 影史略》 的论述最为精要。 上海拍摄商业电影始于亚细亚
革命思想和改良 社会的人文精神。 张石川娱乐大众的文化 观念占据主导地位, 他组织拍摄了 《 中国2-4年代电 0 0 影受到好莱坞电 影影响, 卓别林喜剧电 其中 影的影响是全面的, 积极的。 主要是帮助中国 建立了 喜剧电 影观念。 在中国电 影早期, 和法国滑稽喜剧的引进和广泛传播, 美国 成为中国 滑稽电 影的模仿付象, 使 中国电 影人初步 理解了电 其中最受欢迎的是卓别林喜剧。 0 影, 在3年代受卓别林电 影风格影响, 中国基本形成了 悲 喜剧观念。 0 在4年代前期, 随着卓别林 《 大独裁者》的引进和评介,中国电影人也理解了 政治讽刺喜剧的特点。 此 外,卓别林电 影也在不同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电 影理论的发展。 关键词: 美国电 滑稽喜剧 悲喜剧 政治讽刺喜剧 卓别林 影 2世纪初中国电影在上海初兴时直接或间 0 接受到美国 电影影响, 已多有论述, 本文仅是对此论题的补充, 探讨 卓别林喜剧与中国早期喜剧电影观念的关系, 特别是对滑 稽喜居、 1悲喜剧和讽刺喜剧电影观念的形成产生的重要影 i
响。
互不相识的一对男女送入洞房为止。” 作者用电 ’( ) ’ 影的方 式展示出日 常生活中的荒谬, 似有现代主义意味。 可惜在 电影尚处于婴儿时期, 中国观众对于电影的种种表现方式 非常陌生,尚未形成欣赏此类现代喜剧雏形的精神需要,
迫使其夭折。此时,受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合谋挤压 , “ 文明戏的进步的精神便为封建的治力所斩折,退而变质 为一种与现实契机脱离之单纯的、描写悲欢离合的 ‘ 闹 剧’……只剩下消极的娱乐成分” ( 之后,郑正秋暂时 。5 ) 离开亚细亚影戏公司, 也带走了比较激进的资产阶级民主
材言, 当时商务出品的主题先后经过了 初期电 影发展之最 合理的 过程: 从平凡 而简易的新闻片起, 随着是风景片, 略有组织的教育新闻片, 假借既成戏剧形式的京剧片, 以 至渐成为独立性质的滑稽短片。 这些滑稽电影有一部分是 民间传说的翻译 ( 《 如 呆婿祝寿》 《 、 慧大捉盗), ) } 从剧中 人的粗率的性格去摄取笑科, 同进还带着一些‘ 打闹喜剧’ 的成分; 一部分是浮浅的人情的讽刺, 《 如 死好赌》 《 、清 虚梦》 《 、 得头彩》 《 、 猛回头》等剧, 写的都是一班为生活 所苦困的小市民, 似乎摇身一变而为清云得志的暴发户, 但后来都依旧 还原为一个幻灭的穷人。 这些电 影和一部分 卓别灵的早期出品 《 做富翁》 《 、 大闹剧场》 《 、 从军梦》一

活 , 滑稽片是电影自然发展的产物, 是纪录有趣味的 ‘ 动 , 之进步的形式, 这便在一九一O年前后的美国 和法国
开展过一个以 ‘ 动作’为特征的素材之喜剧电影的时代。 ‘ 动作喜剧’最初脱胎于马戏丑角的滑稽表演 ( 法国Ma x
() )郑君里 《 1( 5 现代中国电影史略》 见 《 中国无声电 ,中国电 影》 影出版社
年秋,张石川、郑正秋等共同拍摄了 《 难夫难妻》 。
从亚细亚影戏公司的拍摄实践来看, 张石川、 郑正秋 继承和发展了布拉斯基的创作思路, 开创出两种喜剧电影 形态, 一种是以 《 难夫难妻》为代表的社会讽刺喜剧,另 一种是 《 活无常》 之类的突出娱乐性的滑稽短剧。 前者显 示了中国电影从一开始就试图关注社会, 发挥社会启蒙作 用, 可惜只能一闪而过。 后者的兴盛, 有助于中国人比较 直观地观察、体会、理解电 影特性。 滑稽喜剧在欧美电影观念发展中曾经发挥着重 要作 用, 对此, 郑君里的解释颇有说服力。 他认为: 初生的电 “ 影是以承袭着戏剧的遗产而开始发展, 同时一方面从滑稽 的题材里慢慢产生电影之低级的、 但独立的形式, 这在各 国 影业史上是相同的。 一九。八年美国影业的先驱者便做 过大规模的法国古典戏剧的介绍工作, ……亚细亚的改良 旧 剧的出品, 正和此次运动一样, 产生于当时一般以为电 影的表现形式只可借重戏剧的成果而成立的见解中。反
重写电影史
责任编辑:李镇
Rwiig Ciee l Hsoy ertn a ns F m tr h i i
卓别林喜剧电影对中国早期电影观念的影响
I u coCaeCais Cmd uot I aoEr CisFm n e e h l h l' o e pn d s ay n e s l f n f rs pn Fm y h e f h e i i l e l l
稽短片。
影戏公司。 99 美国 1 年, 人宾杰门・ 0 布拉斯基最早在中国
上海组建亚细亚影戏公司, 在上海拍摄 《 西太后》 《 、 不幸 儿》 在香港拍摄 《 , 瓦盆伸冤》和 《 偷烧鸭》 这几部影片 。 的详情无从知晓, 郑君里从片名上推测,《 “西太后》 瓦 和《 盆伸冤》 似乎是属干 ‘ 改良旧剧’ 的系统, 偷烧鸭》 《 则属 于时装 ( 清装)的滑稽电影” ( 这是中国电影兴起时的 。‘ )
19 年版,第 18 页。 96 39
如果以现代喜剧观念观照,难夫难妻》 《 起点颇高, 不 仅具有社会批判性, 同时喜剧性也力避低俗, 倡导高雅含
蓄, 故事 ‘ “ 从媒人的撮合起, 经过种种繁文缉节, 直到把
() )同 () 19 页。 2 ( 3 1,第 30 () 4 程季华主编 《 中国电影发展史》( 一》 中国电影出版社18 年版, 8 90 第1 页。
样, 多是用 ‘ 的原素把他们的幻想建筑起来,它们蕴 梦’ 蓄着一般无法翻身的小市民之参透世情的哲学, 同时, 在 电影的表现形式上, 是以新奇的 ‘ 诡术摄影’( a e Cmr a tc, rk 如用 ‘ i 复摄法’ 以制造梦境等) 为吸引 观众的营业手
段 一 ") 之 。( 9
郑君里找到了这批影片在内容和表现形式方面的模仿 对象, 就是卓别林 ( 即文中的卓别灵) 的早期滑稽片, 归 纳其主要功能是 “ 造梦” 这是很敏锐的。 , 中国早期电影之 所以主要选择美国滑稽电影为师, 主要是, 它不仅粗俗热 闹, 动作性强, 而且具有让人沉浸其中, 产生如醉如痴的 梦幻感,可以使观众忘记或缓解现实生活中的痛苦。 12年明星公司成立。 92 对于拍摄影片, 郑君里作了如 下描述 “ 租借西人老罗的摄影场试摄新闻滑稽短片, 完成 了《 大闹怪剧场》 《 、 滑稽大王游护记》 劳工之爱情》 、《 等 诸剧,由 张坚 ( 石川) 导演, 郑公 ( 正秋) 编剧, 英人郭 达亚摄影。 这些影片可以肯定说是受了战后美国开士东影 片公司导演M. 山纳脱之有名的 ‘ 打闹喜剧’ 影响。 特别 是《 滑稽大王游护记》 一片, 不仅是摹拟开士东出品里的 卓别灵的形像与演技, 而且当时扮演卓别灵一角的英人李 却・ 倍尔还是山纳脱导演 《 宾太平》( e Tr n 对 B n p ,这 ui 眼的小丑)的笑片时所用过的配角。这部影片尽量搬演 追汽车,与胖子打架,掷粉团,打碎食具,坐通天轿等 跌扑的笑料;同样 《 劳工之爱情》也是用一水果商向 医 生女求爱的故事介绍了掷果,打伤赌徒的跌扑,为冷落 的医生制造大批病人。这些 ‘ 打闹喜剧’在营业上并不
滑稽动作喜剧影响很大,直接借鉴了卓别林早期电影风 格, 由此可以推知, 卓别林的形象在当时上海已 为人熟知。
单纯的模仿无法与成熟的欧美电影竞争,失败无可避免, 但是应该看到, 这对于中国早期电影观念的基本形成发挥 了促进作用。
卓别林悲喜剧与中国喜剧电影观念的成熟
中国电影理论虽然在整体上落后, 但是, 在探讨与社 会及社会心理有关的某些电影类型方面的理论 观念却可 能 显示出一些特色。电 影喜剧观念是其中重要方面。 在西方电影传人中国初期, 吸引观众注意力的喜剧明 星层出不穷, 欧洲明星中声名显赫的是法国的林戴, 受观 众拥戴的美国喜剧明星比较多, 有卓别林、 劳埃德 ( 即罗 克) 基顿, 、 以及劳莱与哈苔组合等。 其中劳埃德、 林 卓别 更加突出, 后来观众与评论家的兴趣逐渐集中 在卓别林一 人身上, 这并非偶然, 卓别林的电影更具有社会性。 同时, 随着卓别林等明星在中国的影响力日 益加强, 中国关于电 影理论特别是电影喜剧理论也有所拓展, 卓别林等的实 践
11年美国 环球公司 99 摄制影片 《 金莲花》 借用商务 ,
印书馆的拍摄场地,也向相关人员传授了拍摄和制作经
验。 有关记载为 ( 环球公司)假本部摄影场摄片、 : 美国 “ 洗
片接片亦就本部为之、 同人追随数月、 耳濡 目 染、 获益良 深、 工竣本部又购其携来之煤精灯大小数十盏、 得此后遂 不分昼夜可以工作、 再聘陈春生君为主任、 摄成 《 死好赌》 及《 两难》等片、 所用演员大都为励志会游艺股会员、 于 新剧略具经验、 故于表演上不觉过于困难也。 《 《 ”, 中国电 ’ 影发展史》 认为, 《 “死好赌》 《 、 得头彩》 与亚细亚影戏公司 的《 赌徒装死》 《 、 店伙失票》 几乎完全相同, 都是一些滑稽 打闹镜头的生硬拼凑, 无论表演摄影都很粗制滥造” (评 。8 ) 价虽然不高, 至少说明这批影片与亚细亚影戏公司摄制的 滑稽短片一脉相承, 都来 自 对于美国滑稽喜剧片的模仿和 借鉴。 郑君里的论述比较公允, 他认为, 商务印书馆从拍摄 新闻片发展到滑稽短片, 是正常的、 合理的, 符合法国、 美 国等国家发展电影制片业的基本规律。 他说 “ 就剧本的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