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本职显身手情系煤海写青春——记2013年度山东能源临矿集团邱集煤矿采煤班长陈保利事迹
陈保利,男,汉族,1983年3月出生,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张范镇辛庄村人,中共党员,技校生,2006年4月在山东能源临矿集团邱集煤矿参加工作,现任采煤二工区班长。
初到采煤二工区,陈保利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干劲,在学中干,在干中学,虚心向老师傅请教采煤技术和安全生产经验,很快就熟练的掌握了采面铲煤、挂梁、支护、回收、打眼、放炮等工作。
工作不到一年,他就被破格提拔为副班长,半年后晋升为班长。
六年来,他所带的班组杜绝了重伤及以上人身事故和重大非人身事故,工程质量优良品率始终保持在100%,多次创区队班组月产最高水平。
他们班多次荣获集团公司及矿“优秀班组”、“安全班组”、“三无班组”荣誉称号,他本人也多次被集团公司、矿评为“优秀技校生”,“优秀班组长”荣誉称号。
回顾自己六年的班组工作,陈保利谦虚的说,“其实没什么,就是坚持做到了细、勤、严”。
一、抓管理“细”之又细
“班组工作的特点是小事多,实事多。
”每天上班前,区队安排完工作后,陈保利都要结合上一个班收工时的实际
情况,把当班的工作,象过电影一样思考一遍,想想当班哪里可能会出现断层、垂珠石、乱石窝,哪里会遇淋水,哪里有石灰岩的迹象,进而确定一下是采取起底、爆破,还是架棚、支密柱。
这种习惯使他在工作中避免了束手无策、措手不及的现象,遇到了常见的问题都能够得心应手的去处理。
“采煤工人看起来是粗活,但干起来丝毫马虎不得,一点也不能粗心。
安全生产无小事,细微之处把不住关,照样酿成大问题。
”多年来的一线工作,陈保利形成了这样一个习惯,那就是不管是心情如何,体力如何,只要一到了工作面,一到了工作现场,就马上精神起来,对所有的设备设施、现场质量细致的检查一遍,包括机房硐室设备保养上没上油、支柱渗不渗液、木楔子打的牢固不牢固等。
一个班二十六七个人,班长是核心,是主力。
“班长如果越干越累,这个班长就不是一个合格的班长。
如果班长感觉累,那职工也会感觉累,整个班都会感觉疲惫不堪、无精打采,没有干劲。
”作为干的不累的班长,陈保利是有窍门的。
首先摸清每名职工的脾气、个性、技术水平,进行分工合作。
对于那些靠的住、不添乱子的人,充分信任,并通过他们带动、团结其他工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技术好的,得力干将,把面上的难点工作,比如换溜槽、换墩柱,条件差时回柱放顶等技术活交给他们,自己也放心;一般职工愿意出力气,技术却不是很好,就分几节柱子,让他们攉煤。
今年,为支援延安永明矿建设,班里的许多老职工都被
调走了,一时新工人占到了职工总数的三分之二。
针对新工人多、技术差、安全意识淡薄的实际,他采取自己手把手的教、技术骨干带等方式,让新工人多参与、多看、多学、多磨练,无论是解决现场难题,还是处理隐情,都让新工人参与,一批新工人很快成熟起来,成为了技术骨干和多面手,如杨义松、张磊,现在甭管是放顶、支柱、造条件技术都很过硬,业务都很全面。
陈保利还根据矿上“内部市场化管理”方式和区队有关规定和班组工作实际,先后制订并完善了日工作量划分标准、奖惩、考核办法,把区队分配给班组的工作量进行单独核算,每天考核,每天计分,每天公开,让每位职工对自己当日工作业绩做到一目了然,心中有数。
出力多的,感觉不吃亏,干活少的,也不眼红别人。
这一考核办法的实施,体现了多劳多得、公平、公正、公开的优点,最大限度的调动起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二、抓现场“勤”字当先
在现场管理上,陈保利的体会是,一个合格的班长必须“勤”字当先,“眼勤看、脑勤想、腿勤跑、口勤问、手勤动”,才能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邱集煤矿是薄煤层矿井,平均煤层厚度1.2米,工人活动空间小,危险因素多。
只要一进入井下现场,陈保利的眼、脑、腿、口、手就一刻也闲不下来了。
多年来,他一直坚持与当班职工同上同下,每班他都是第一个进入工作面,看巷
道有无断层,该如何处理;敲一敲确定一下顶板是否结实、是否有离层,需不需要扶板棚加强支护;检查一下电缆有没有破皮,雷管箱上没上锁;不厌其烦的嘱咐工人不要坐溜子,溜子运转时不要横跨溜子,拉料时先抬哪头放哪头,从而对现场情况心中有数。
然后,结合每个工人的实际,确定谁在溜前,谁在溜尾,进行明确分工。
“当班长的不能手懒,不能当甩手掌柜的,对于一些工作该动手干的就要动手干,对于发现的问题该动手整改的就要动手整改,自己常动手不仅可以保证问题的落实到位,而且可以练就一身干工作的硬功夫,这样抓起工作来才有说服力,才能得心应手。
特别是一线工人最讨厌的就是光比划不干活的班长。
”陈保利这样如是的告诉笔者。
有一次,他发现放炮员的雷管箱锁固定不好,三个螺丝掉了一个,还有一个松动,就要求放炮员立即修好,放炮员不服气,认为这不影响安全,他就当即停止了放炮员的工作,要求他修好后再干其它工作。
他对自己也是这样要求的。
有一次交接班时,有一项工作忘了与下一班的班长交待,他愣是从副井底又返回工作面,现场向接班班长进行了细致的交待。
三、抓安全“严”字当头
陈保利始终把安全放在第一位,作为天字号大事来抓。
工作中,他以身作则,把各项安全规章制度落实到生产现场的每一个环节,布置工作任务时,详细交待、落实安全注意事项,要求职工时刻保持高度清醒的头脑,打眼、装药、移
溜整修、响炮、出煤等各个环节,现场的每一道工序、环节都严格按照技术措施要求施工,不马虎任何一道工序,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小的问题。
对顶板管理、机电运输、打眼、放炮、回柱放顶等重点工序,他进行全面检查;对安全薄弱地点、薄弱人员和环节,他重点监督检查;坚持每班进行不间断的巡回检查,深查细找安全隐患,对查出的隐患及时制定整改措施、落实责任人,并跟踪监督隐患处理情况,为安全薄弱环节加固了安全防线。
(采煤二工区属炮采区队)今年11月10日早班,响完炮后,7800下部正在出煤,他凭借经验判断溜前可能是二合顶,顶板已到石灰岩边,面临掉顶的危险。
他果断停止了正在运行的设备,制止出煤,组织人员扶棚、支柱,架好钢梁,确认无隐患后,方才安排重新攉煤。
他还以规范管理行为和操作行为为主线,从“目标、责任、标准、考核”等环节着手,明确工作目标和措施,小到一个螺丝,大到机电设备,都逐一落实到每名职工,使人人有责。
对各岗位、各工种的每项工程、每道工序都制定了严格的施工标准和考核标准,并把约束机制贯穿到每个岗位、每个工作环节、每个人员,使职工时时、事事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保证了班组工作各项工作的健康协调发展。
每天安全生产是陈保利孜孜以求的目标,而他每天安全升井是妻子最大的期盼。
说起媳妇,陈保利是又感动又感激总是滔滔不绝:“俺老婆在老家,每天与俺通电话是必须的,
尤其上中班,她连个囫囵觉都不睡,俺每天中班升井回到宿舍是凌晨两点左右,每每拖着疲惫的身子想躺下时,老婆的电话准会如期而至:‘今天工作累不累?心情怎么样?吃好点儿,抓紧休息,咱家没啥事儿,别挂着……’一连串的问题等着俺去回答。
”等跟老婆‘煲完电话粥’在井下一天的疲惫基本上就让她给卸完了。
俺每次休班回家媳妇也不让俺干家务,还告诉俺‘你在矿上干活太累了,爹娘那边儿大事小情的有俺呢,不用你操心,你把安全生产搞好了俺比啥都开心。
’”对笔者说完这些话,对媳妇既自豪又深感有愧的陈保利默默地低下了头。
因此,陈保利每月总会挤出两三天的时间回去陪着老婆进城逛逛街、购购物什么的,“当然,在他心里对家人最大的回报还是把安全搞好。
二〇一三年十二月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