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念
分时均价线:
均价是以盘口总成交额除以盘口总成交量的运算方式测算当前每一股的平均成交价,十分精确地统计出当前所有参与者的综合持仓成本。
把每分钟的均价用曲线连接起来就形成了均价线。
因此,分时均价线(黄色曲线)表示该种股票的平均价格。
它是从当日开盘到现在平均交易价格画成的曲线,其作用类似移动平均线。
一般来说当股价处于均价线之上时,均价线对股价有支撑作用,当股价处于均价线之下时,均价线就构成股价上涨的压力线。
分时均线的原理:
1、当股价持续在均价线上方运行时,表明市场预期较好,买盘踊跃,当天介入的大部分投资者都能赚钱,这是盘口强势特征;
2、当均价线从低位持续上扬时,表明市场预期提高,投资者纷纷入场推进股价上涨,综合持仓成本不断抬高,对股价形成支撑;
3、当股价持续在均价线下方运行时,表明市场预期较差,卖盘踊跃,当天介入的大部分投资者都亏钱,属弱势特征;
4、当均价线从高位持续下挫时,表明市场预期较差,投资者纷纷离场迫使股价下跌,综合持仓成本不断下降,对股价形成压制。
在实盘操作中均价线拉高(在昨日收盘价上方)后的缓慢下
行,同时股价在均线下方运行,有一定的资金流出的含义;
均价线拉高后的逐波上扬,股价在均线上方运行,第二天继续上扬为主。
股价偏离均线过多,有一定的回档均线的要求;
在上扬走势中第一次的回档均线是短线的加仓点;
在下探走势中回档均线是短线的减仓点。
股价拉升而均价线跟随其上扬,说明市场上有资金在积极买入,股价的上涨较真实可靠。
尤其是当均价线和股价平行拉升时,显示主力资金在积极介入,短线该股处于强势之中,后市有继续上涨的可能。
当股价快速飙升时,均价线依旧保持横走或略有上翘,此时说明该股的上涨可能是几笔大单拉升所致,并非主力资金的密集介入。
其实战意义有可能是试盘或诱多,无论是哪一种可能,股价在拉升结束后仍旧会回落至均价线附近。
临近收盘时均线客观反映了全天的股价重心。
它不会因为股价在尾市的大幅波动而快速变化。
在临近尾市收盘时,主力往往采取对敲的方法拉高或打压股价,造成日K线的改变或影响技术指标,但通过分时图中均价线所处的位置做判断,就可以回避日K线中被骗线的风险。
一般来说,昨天收盘价是今天盘口多空力量的分水岭,如果开盘后半小时内均价线在昨天收盘价上方持续上扬,那么,该股属极强势且当天收出中长阳的概率较大;开盘后半小时内均价线
在昨天收盘价下方持续创新低,该股属极弱势且当天收出中长阴的概率较大。
结论:
均价线是超级短线实战的一个重要研判工具,它与分时走势交叉错落,如影随形,临盘运用因人而异,特别当一轮极端炒作的主升浪行将结束之时,盘口拉高的股价突然一改强势上攻个性,击穿均价线后大幅回落,此后如果均价线失而复得,得而复失,则是超短线出局信号。
量比:
量比是衡量相对成交量的指标。
它是开市后每分钟平均成交量与过去5个交易日每分钟平均成交量之比。
其计算公式为:
量比=现在总手÷(5日平均总手/240) ÷当前已开市多少分钟其中5日平均总手数/240表示5日来每分钟成交手数。
量比数值的大小表示此时刻成交量的增减,大于1表示此时刻成交总手数已经放大,小于1表示此时刻成交总手数萎缩。
量比是分析行情短期趋势的重要依据之一。
若量比数值大于1,且越来越大时,表示现在这时刻的成交总手数,即成交量在放大;若量比数值小于1,且越来越小时,表示现在这时刻的成交总手数,即成交量在萎缩。
需要注意的是,并非量比大于1,且越来越大就一定是好事。
通常,若股价上涨,价升量增,后市仍可看高一线,但此时如果
股价在往下走,价跌量增,这就不一定是好事了。
总之,量比要同股价涨跌联系起来分析。
量比曲线比均价线在上涨的时候更能反映资金介入的力度大小,把均价线和量比线结合起来运用,在实战操作中更为有效。
通常情况下,当股价、均价线、量比线三线平行上升时,是股票强势的特征之一,如果再配合成交量的分析,该股今日即使不涨停也会有很好的表现。
成交量峰:
股价在一段时间内成交量明显大于其他时刻,分时图上长长的成交量柱线堆积在一起,形成类似山峰一样的形状,我们形象地称其为成交量峰。
成交量峰是大量资金短时间密集成交所致,而市场中的散户不太可能在同一时间不约而同地集中买入某一只股票,因此,量峰的形成最大可能是主力机构通过短时间内集中交易的结果。
当某一时段成交量比其他交易时段成交量放大几倍甚至十倍以上所形成的量峰称为攻击型量峰
通过对量峰形态的研究,我们可以知道主力机构的实力和操作意图。
而量峰中最强势的形态是正三角形量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