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段通行能力与饱和度的计算说明
1、通行能力计算
计算路段单方向的通行能力,如“由东向西的通行能力”、“由南向北的通行能力”。
∑=n
i i C C 1=单 (1-1)
单C —— 路段单向通行能力;
i C —— 第i 条车道的通行能力;
i —— 车道编号,从道路中心至道路边缘依次编号;
n —— 路段单向车道数。
车道交条ααα⨯⨯⨯=0C C i (1-2) 0C —— 1条车道的理论通行能力,根据道路设计速度取表1-1中对应的建议值:
表1-1 0C 值
条α —— 车道折减系数,自中心线起第一条车道的折减系数为,第二条车道的折减系数为~,第三条为~,第四条为~,第五条以上为~; 交α —— 交叉口折减系数,根据道路设计速度和路段两交叉口之间的距离由表1-2确定:
表1-2 交叉口折减系数
车道α —— 车道宽度折减系数,根据车道宽度由表1-3确定:
表1-3 车道折减系数
2、饱和度计算
C V / —— 实际流量除以通行能力。
二、交叉口通行能力与饱和度计算说明
1、通行能力计算
∑=n i i
C C 1=交叉口
(2-1)
交叉口C —— 交叉口通行能力;
i C —— 交叉口各进口的通行能力;
i —— 交叉口进口编号;
n —— 交叉口进口数,n 为4或3。
∑=K j j
i C C 1=
(2-2)
C——进口各车道的通行能力;
j
j——车道编号;
K——进口车道数。
先计算各个车道的通行能力,再计算各个进口的通行能力,然后计算整个交叉口的通行能力。
用专用工具计算进口各车道通行能力,按直行、直左、直右、直左右、专左、专右的先后顺序。
(1)直行、直左、直右与直左右车道的通行能力计算:
需要输入的数据:
①信号周期T;
②对应相位的绿灯时间t;
③对应相位的有效绿灯时间j t;
④对应的车流量。
注意:
“有效绿灯时间j t”项,只需设定一个不为零的数即可,建议与t相等。
“车流量”项,
→对直行、直左与直左右车道的计算来说,只需输入一个不为零的数即可。
→对直左车道的计算来说,“车道总流量”项输入10,“车道左转流量”
项输入4。
必须严格按直行、直左、直右与直左右的顺序来计算。
结果只取“通行能力”一项。
结果只是1条车道的通行能力,同一种类型的车道如果有多条,则该进口该类型车道的通行能力为计算结果乘以车道条数。
人工计算公式:
直行车道
ϕ)1)(36000+-i
g c s t t t T C =
(2-3) s C —— 1条直行车道的通行能力(h pcu /);
c T —— 信号周期(s );
g t —— 对应相位的绿灯时间(s );
0t —— 绿灯亮后,第一辆车启动,通过停车线的时间(s ),可采用s ; i t —— 直行或右转车辆通过停车线的平均时间(pcu s /),
小型车组成的车队,取s ,
大型车组成的车队,取s ,
绞接车、拖挂车组成的车队,取s ,
混和车组成的车队,按表2-1选用,为计算方便,将绞接车、拖挂
车归为大型车;
ϕ —— 折减系数,可用。
表2-1 混合车队的i t 大车:小车 2:8 3:7 4:6 5:5 6:4 7:3 8:2
i t (s )
直右车道 s sr C C = (2-4)
sr C —— 1条直右车道的通行能力。
直左车道
)2/1('L s sl C C β-= (2-5)
sl C —— 1条直左车道的通行能力;
'L β —— 直左车道中左转车所占比例。
直左右车道
sl slr C C = (2-6) slr C —— 1条直左右车道的通行能力。
(2) 专右与专左车道的通行能力计算
分三种情况:同时有专左与专右车道、有专左车道而无专右车道、有专右车道而无专左车道。
① 同时有专左与专右车道
需要输入的数据:
直行车道总通行能力,输入前面直行车道通行能力的计算结果:1条直行车道的通行能力×直行车道条数。
总流量,输入该进口车道总条数。
左转车流量,输入该进口左转车道条数。
右转车流量,输入该进口右转车道条数。
注意:这里计算的结果即为该进口专用左转车道总的通行能力或专用右转车道总的通行能力,不需再乘以车道条数。
人工计算公式:
L eLR L C C β⨯= (2-7) R eLR R C C β⨯= (2-8) L C —— 专左车道的通行能力;
R C —— 专右车道的通行能力;
eLR C —— 同时设有专左和专右车道时,本进口的通行能力(h pcu /); L β —— 左转车占本进口车辆比例;
R β —— 右转车占本进口车辆比例。
∑--=)1/(R L s eLR C C ββ (2-9) ∑s C —— 本进口直行车道总的通行能力。
② 有专左车道而无专右车道
需要输入的数据:
直行车道总通行能力,输入前面直行车道通行能力的计算结果:1条直行车道的通行能力×直左车道条数。
直右车道总通行能力,输入前面直右车道通行能力的计算结果:1条直右车道的通行能力×直右车道条数。
总流量,输入该进口车道总条数。
左转车流量,输入该进口左转车道条数。
注意:这里计算的结果即为该进口专用左转车道总的通行能力,不需再乘以车道条数。
人工计算公式:
L
eL L C C β⨯=
(2-10) L C —— 专左车道通行能力;
eL C —— 设有专用左转车道(而无专用右转车道)时,本进口的通行能力;
L β —— 专左车道左转车占本进口车辆的比例。
∑-+=)
1/()(L sR s eL C C C β
(2-11) ∑s C
—— 本进口直行车道通行能力总和; sR C —— 本进口直右车道通行能力。
③ 有专右车道而无专左车道
需要输入的数据:
直行车道总通行能力,输入前面直行车道通行能力的计算结果:1条直行车道的通行能力×直行车道条数。
直左车道总通行能力,输入前面直左车道通行能力的计算结果:1条直左车道的通行能力×直左车道条数。
总流量,输入该进口车道总条数。
右转车流量,输入该进口右转车道条数。
注意:这里计算的结果即为该进口专用右转车道总的通行能力,不需再乘以车道条数。
人工计算公式:
R
eR R C C β⨯=
(2-12) R C —— 专右车道通行能力;
eR C —— 设有专用右转车道(而无专用左转车道)时,本进口的通行能力;
R β —— 专右车道右转车占本进口车辆的比例。
∑-+=)1/()(R sL s eR C C C β
(2-13)
s C——本进口直行车道通行能力总和;
C——本进口直左车道通行能力。
sL
(3)丁字口次要道路进口只有专左与专右车道
该进口通行能力等效于1条直行车道的通行能力。
2、饱和度计算
计算各进口的饱和度,用各进口实际的总流量除以该进口的总的通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