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编辑公安机关执法细则—第一编办理刑事.doc

2019编辑公安机关执法细则—第一编办理刑事.doc

公安机关执法细则—第一编办理刑事案件目录一般规定(1)101.制定目的和依据(1)102.适用范围(1)103.基本要求(1)104.违反细则规定的责任(2)105.修订(3)106.施行时间(3)办理刑事案件管辖(7)201.职能管辖(7)202.地域管辖(8)203.级别管辖(9)204.专门管辖(10)205.指定管辖、协商管辖和对管辖异议的处理(11) 206.与其他部门互涉案件的管辖(11)207.几种案件的管辖(14)208.派出所办理的案件(16)立案(20)301.接受案件(20)302.立案审查(23)303.决定是否立案(25)304.移送案件(28)305.转为行政案件办理(29)306.对无法区分刑事行政案件的办理(30)307.刑民交叉案件的办理(30)308.信息录入(31)回避(33)401.回避的条件(33)402.提出回避(33)403.决定回避(34)404.回避的效力(35)律师参与刑事诉讼(37)501.律师在侦查阶段依法可从事的业务(37)502.犯罪嫌疑人聘请律师(37)勘验、检查(41)601.勘验、检查的条件(41)602.勘验、检查的机构和人员(41)603.现场保护(43)604.勘验、检查的初步工作(44)605.勘验、检查现场的工作步骤(45)606.制作《现场勘验检查工作记录》、信息录入(45) 607.人身检查(48)608.尸体检查(49)609.提取与扣押现场痕迹、物品、文件(52)610.现场访问(52)611.现场外围的搜索和追踪(54)612.侦查(现场)实验(54)613.现场分析(56)614.处理现场(57)615.复验、复查(58)计算机犯罪现场勘验与电子证据检查(60) 701.一般规定(60)702.勘验、检查的机构和人员(60)703.电子证据的固定与封存(60)704.现场勘验检查(61)705.远程勘验(63)706.电子证据检查(64)搜查(68)801.搜查的条件和范围(68)802.批准搜查(68)803.实施搜查(69)804.制作《搜查笔录》(70)扣押和调取证据(72)901.扣押(72)902.调取证据(76)903.保管、处理扣押、调取的证据(77)鉴定(81)1001.鉴定条件(81)1002.鉴定范围(81)1003.鉴定期限(81)1004.确定鉴定人和鉴定机构(82) 1005.批准鉴定(84)1006.送交检材(85)1007.进行鉴定(85)1008.告知鉴定结论(86)1009.补充鉴定、重新鉴定(86)1010.鉴定费用(88)辨认(91)1101.辨认条件(91)1102.批准辨认(91)1103.准备辨认(91)1104.进行辨认(93)1105.制作《辨认笔录》(93)查询、冻结(95)1201.查询(95)1202.冻结(96)讯问犯罪嫌疑人(101)1301.传唤、拘传、提讯犯罪嫌疑人(101) 1302.讯问地点(102)1303.讯问时间(103)1304.准备讯问(103)1305.进行讯问(104)1306.制作《讯问笔录》(105)1307.封存录音录像资料(106)1308.接受书面供词(106)询问证人、被害人(108)1401.证人条件(108)1402.通知证人、被害人(108)1403.询问地点(108)1404.准备询问(109)1405.进行询问(109)1406.制作《询问笔录》(110)1407.接受书面证词(111)通缉(112)1501.通缉的条件和种类(112)1502.批准通缉(112)1503.制作通缉令(112)1504.发布通缉令(113)1505.查缉(113)1506.撤销通缉令(114)犯罪信息采集与网上侦查措施(115) 1601.采集犯罪信息(115)1602.查询、检索、比对数据(115)1603.网上追逃(116)1604.网上跨区域办案协作(117)拘传(119)1701.拘传的条件(119)1702.批准拘传(119)1703.执行拘传(119)取保候审(121)1801.取保候审的条件(121)1802.批准取保候审(122)1803.执行取保候审(123)1804.保证金(125)1805.保证人(129)1806.取保候审后案件的办理(131)1807.解除取保候审(132)监视居住(135)1901.监视居住的条件(135)1902.执行监视居住的地点(135)1903.批准监视居住(136)1904.执行监视居住(136)1905.监视居住后案件的办理(138)1906.解除监视居住(139)拘留(141)2001.拘留的条件(141)2002.批准拘留(141)2003.执行拘留(142)2004.及时讯问(144)2005.通知被拘留人家属或者单位(144) 2006.拘留后提请审查批准逮捕的期限(145) 2007.对身份不明的被拘留人的处理(147)2008.犯罪嫌疑人被拘留后案件的办理(148)2009.释放被拘留人(148)逮捕(150)2101.逮捕的条件(150)2102.提请审查批准逮捕(153)2103.执行逮捕(153)2104.及时讯问(155)2105.通知被逮捕犯罪嫌疑人家属或者单位(156) 2106.逮捕羁押期限(157)2107.不批准逮捕(159)2108.对身份不明的被逮捕人的处理(161)2109.犯罪嫌疑人被逮捕后案件的办理(161)2110.释放被逮捕人(161)羁押(163)2201.收押(163)2202.提讯、提解(165)2203.羁押期限届满通知(165)2204.换押(166)2205.羁押管理(167)2206.释放被羁押人(167)定(170)2301.人大代表(170)2302.政协委员(171)2303.外国人(171)2304.港澳台居民(173)办案协作(175)2401.协作条件(175)2402.协作内容(175)2403.协作手续(175)2404.工作要求(176)2405.网上跨区域办案协作(177)2406.法律责任(178)审查判断证据(180)2501.基本要求(180)2502.审查证据的内容(180)2503.审查证据的方法(180)2504.审查证据的步骤(180)2505.审查物证(181)2506.审查书证(181)2507.审查证人证言(182)2508.审查被害人陈述(182)2509.审查犯罪嫌疑人供述和辩解(182)2510.审查鉴定意见(183)2511.审查勘验、检查笔录(183)2512.审查视听资料(184)侦查终结(185)2601.侦查终结的条件(185)2602.侦查终结的程序(185)2603.移送审查起诉(186)2604.对不起诉的处理(189)2605.撤销案件(189)十七章补充侦查(192)2701.补充侦查条件与期限(192)2702.补充侦查后的处理(192)2703.协助人民检察院补充侦查(193)第一章一般规定101.制定目的和依据法解释、部门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规定,制定本细则。

102.适用范围1.本细则是指引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严格、准确、规范执行法律、行政法规、司法解释、部门规章规定的内部规范,仅限公安机关内部适用,不得在任何法律文书中引用,不向外部单位、个人公开。

2.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办理刑事案件或者行政案件,应当遵守本细则规定。

103.基本要求1.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应当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执法,做到秉公执法,办事公道;模范遵守社会公德;礼貌待人,文明执勤;尊重人民群众的风俗习惯。

人民警察必须按照规定着装,佩带人民警察标志或者持有人民警察证件,保持警容严整,举止端庄。

2.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办理各类案件,应当符合下列基本要求:(1)依法受理案件,如实立案;(2)执法主体合法,符合管辖范围规定;(3)调查取证合法、及时、客观、全面,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4)定性及适用法律、法规、规章准确,量处适当;(5)适用强制措施、侦查措施、调查措施法律手续完备,程序合法;(6)法律文书规范、完备,案卷装订规范。

3.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执法办案,严禁下列行为:(1)弄虚作假,隐瞒案情,包庇、纵容违法犯罪活动;(2)刑讯逼供或者体罚、虐待违法犯罪嫌疑人;(3)非法剥夺、限制他人人身自由,非法搜查他人的身体、物品、住所或者场所;(4)玩忽职守,不履行法定义务;(5)其他违法乱纪的行为。

104.违反细则规定的责任训诫;情节较重或者屡次违反的,予以通报批评,或者视情给予处分。

同时违反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应当依法追究相应法律责任。

105.修订106.施行时间参考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及规章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第20条、第22条、第23条《公安机关执法质量考核评议规定》(2001年10月10日公安部令第60号)第5条办理刑事案件管辖201.职能管辖(1)人民检察院管辖的刑事案件:贪污贿赂犯罪、国家工作人员的渎职犯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以及民主权利的犯罪案件,经省级以上人民检察院决定立案侦查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其他重大犯罪案件。

贪污贿赂犯罪,是指刑法分则第八章规定的贪污贿赂犯罪及其他章中明确规定依照第八章相关条文定罪处罚的犯罪。

规定的渎职犯罪。

非法拘禁案(刑法第二百三十八条),非法搜查案(刑法第二百四十五条),刑讯逼供案(刑法第二百四十七条),暴力取证案(刑法第二百四十七条),虐待被监管人案(刑法第二百四十八条),报复陷害案(刑法第二百五十四条),破坏选举案(刑法第二百五十六条)。

(2)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自诉案件:(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暴力干涉婚姻自由案(刑法第二百五十七条第一款),虐待案(刑法第二百六十条第一款),侵占案(刑法第二百七十条);(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一款),非法侵入住宅案(刑法第二百四十五条),侵犯通信自由案(刑法第二百五十二条),重婚案(刑法第二百五十八条),遗弃案(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条),生产、销售伪劣商品案(刑法分则第三章第一节,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侵犯知识产权案(刑法分则第三章第七节,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属于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规定的,对被告人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案件。

对上列八项案件,因证据不足驳回自诉,可以由公安机关受理并移交的,公安机关应当受理。

被害人向公安机关控告的,公安机关应当受理。

(3)国家安全机关依法立案侦查的危害国家安全的刑事案件(间谍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