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非煤矿山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规范培训试题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计50分)1、根据组织机构设置不同,确定隐患排查组织级别,一般包括矿(厂)级、部门(车间)级、班组级和( C )级。
A、人员B、员工C、岗位D、职位2、按照隐患排查清单制定综合检查表、日常检查表、( C )检查表和专项检查表。
每次的检查结果应如实记录,分类整理存档。
A、定期B、不定期C、专业D、季节性3、全员安全培训内容除工艺、设备、技术及其更新改造、年度和专项辨识评估结果以外,还应包括( D )。
A、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规范B、双重预防机制的基本知识C、与本岗位相关的风险因素辨识及管控措施D、以上都对4、班组(岗位)级别的风险辨识由班组长组织,对所属设备设施、作业环境、( B )、人员行为、管理制度等方面存在的风险进行辨识。
A、作业行为B、作业活动C、组织活动D、组织行为5、风险管控层级一般分为矿(厂)级、部门(车间)级、班组和岗位级,较大风险的管控责任由( C )管控。
A、岗位B、矿(厂)、部门(车间)、班组和岗位C、部门(车间)、班组和岗位D、岗位、部门(车间)6、风险辨识的方法应符合GB/T 27921-2011的规定,其中安全检查表分析法(SCL)适用于( B )危险源辨识。
A、车间、班组岗位B、设备设施C、作业活动D、人员行为7、对存在( A )安全风险的工作场所和岗位,要设置明显警示标志,并强化风险监测和预警。
A、重大B、较大C、一般D、低8、风险评估方法的适用范围、技术特点应符合GB/T 27921-2011的规定,推荐选择(D)。
A、风险矩阵分析法B、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C、风险程度分析法D、以上均可9、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评价法(简称LEC)。
其中L的含义是( A )。
A、事故发生的可能性B、一旦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C、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D、对于特定危害的控制措施的状态10、下列( C )不属于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
A、安全出口不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设计要求;B、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设备、材料和工艺;C、雷雨天气实施爆破作业;D、未按照设计要求对生产形成的采空区进行处理;11、风险辨识方法应符合GB/T 27921-2011的规定,头脑风暴法适用于( A )风险辨识。
A、车间、班组岗位B、设备设施危险源辨识C、作业活动D、12、发生但不限于以下( D )情况时,企业应及时对系统或区域进行风险评估。
A、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等增减或修订;B、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C、新、改、扩建设项目D、以上全是13、隐患排查频次:主要负责人每季度至少组织一次,安全管理部门(D )至少组织一次,部门(车间)每周至少组织一次,班组每天组织一次。
A、每两个月B、每月C、每半月D、每旬14、风险按级别划分为四种,其中一般风险用( B )颜色标注。
A、红B、黄C、蓝D、绿15、风险辨识的内容应包括除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工艺、设备、管理、人员等变更;气候、地质及环境影响之外,还包括( D )等内容。
A、常规和非常规作业活动;B、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C、进入作业场所人员的活动;D、以上全对16、下列( A )不属于尾矿库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A、坝外坡坡比缓于设计坡比;B、安全超高和干滩长度小于设计规定;C、浸润线埋深小于控制浸润线埋深;D、未按法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对坝体稳定性进行评估;17、风险辨识方法应符合GB/T 27921-2011的规定,作业危害分析法(JHA)适用于( C )危险源辨识。
A、车间、班组岗位B、设备设施C、作业活动D、人员行为18、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应不包括以下哪项内容。
( D )A、隐患排查整改制度B、重大隐患报告制度C、资金使用专项制度D、风险分级管控制度19、风险按级别划分为四种,其中低风险用(C )颜色标注。
A、红B、黄C、蓝D、橙20、风险控制措施的制定不含有以下( D )。
A、工程技术措施;B、管理措施;C、现场应急处置措施;D、完善应急救援预案,定期演练21、公司双重预防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应成立由( A )任组长,安全、生产、技术、设备、企管和财务等部门负责人及外包单位负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
A、主要负责人B、安全副总经理C、总工程师D、安全总监22、公司双重预防体系建设领导小组职责应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内容( D )A、负责双重预防机制的建设、运行、评估、考核与奖惩;B、负责健全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保障工作开展所需的人力、物力和资金投入;C、负责组织本单位风险评估单元的划分、风险辨识、风险分级、风险管控措施的制定与落实,隐患排查与治理。
D、以上全对23、风险应从生产过程中物的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 B )四个方面辨识。
A.设备因素 B、人的因素 C、生产因素D。
其它因素24、将风险分为重大、较大、一般、低风险,分别用(C )颜色标注。
A、红、蓝、黄、橙B、红、蓝、橙、黄C、红、橙、黄、蓝D红、黄、橙、蓝25、风险管控措施应具备可行性、(A )和可靠性,对较大及以上等级的风险应当制定专门的管控方案。
A、安全性B、操作性C、系统性D、实用性26、重大风险应由( A )管控。
A、矿(厂)、部门(车间)、班组和岗位共同管控B、部门(车间)、班组和岗位共同管控C、班组和岗位共同管控D、岗位27、企业应建立安全风险公告制度,在醒目位置和重点区域分别设置安全风险公告栏,制作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标明主要安全风险、可能引发事故隐患类别、( D )、管控措施、应急措施及报告方式等内容。
A、事故责任B、事故类别C、事故类型D、事故后果28、按照( A )制定综合、日常、专业和专项检查表。
每次的检查结果应如实记录,分类整理存档。
A、隐患排查清单B、风险管控清单C、检查表D、检查计划29、按照管控层级从矿(厂)到部门(车间)至班组、岗位,逐级监督检查风险管控措施和管控方案的落实情况,矿山主要负责人每( B )至少组织检查一次。
A、年B、季C、月D、旬30、控层级从矿(厂)到部门(车间)至班组、岗位,逐级监督检查风险管控措施和管控的落实情况,部门(车间)负责人每( C )少组织检查一次。
A、年B、季C、月 D周31、综合检查由( A )及安全管理部门组织A、主要负责人B、安全副总经理C、总工程师D、生产调度部门32、专业检查由( C )组织;A、技术负责人B、安全副总经理C、专业部门D、安全管理部门33.班组岗位至少每( D )组织一次安全隐患排查工作。
A、年B、季C、月 D天34、根据隐患整改、治理和排除的( D )及其可能导致事故后果和影响范围,安全事故隐患分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
A、时间B、级别C、范围D、难度35、企业应建立双重预防机制奖惩制度,每(B)度至少对开展风险辨识、落实管控责任、隐患排查与治理等环节进行一次责任考核。
A、年B、季C、月D、旬36、矿山每( A )至少对双重预防机制运行情况进行一次系统性自评,对评审结果进行公示。
A、年B、季C、月D、旬37、一般风险应由(C )管控。
A、矿(厂)、部门(车间)、班组和岗位共同管控B、部门(车间)、班组和岗位共同管控C、班组和岗位共同管控D、岗位38、安全风险是指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 D )的组合。
A、可控性B、危害性C、风险性D、严重性39.企业应根据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实际需求,配置如下资源( D )A、人员、技术、经验和技能B、每个阶段所需的资金及各种资源C、数据记录的过程和程序步骤 D、以上全是40、企业应每( A )对各级管理人员、岗位员工至少组织一次风险因素辨识及管控,隐患排查治理知识培训。
A、年B、季C、月D、旬41、风险矩阵分析法(简称LS),其中L 是( A )。
A、事故发生的可能性B、事故发生的可控性C、事故后果严重性D、事故后果危害性42、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评价法(简称LEC)。
其中C是指( C )A、事故发生的可能性B、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C、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D、作业条件危险性的大小43、尾矿库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不包括( D )A、坝体超过设计坝高,或超设计库容储存尾矿B、尾矿堆积坝上升速率大于设计堆积上升速率C、未按法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对坝体稳定性进行评估D、上山道路坡度大于设计坡度 10%以上44、隐患治理复查验收通过后,应填写(A )并存档保。
A、《隐患治理信息台账》B、《隐患治理台账》C、《隐患信息台账》D、《隐患信息治理台账》45、《河北省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规定》实施日期为( A )A、2018年7月1日B、2018年5月21日C、2018年7月21日D、2019年1月1日46、非煤矿山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规范标准规定了非煤矿山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D )、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与治理、考核与奖惩、双重预防机制运行信息管理平台、文件管理和持续改进等内容。
A、基本规范B、基本标准C、基本制度D、基本要求47、《非煤矿山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规范》由( A )实施。
A、2019年4月25日B、2019年3月25日C、2019年4月1日D、2019年5月1日48、双重预防机制是一种超前预防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管理体系。
它通过( C ),采取预防措施,防止安全风险管控不到位转化为事故隐患、事故隐患未被及时发现和治理演变成事故,从而实现安全生产关口前移。
A、隐患排查B、隐患治理C、辨识风险D、风险管控49、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应符合( D )的规定。
A、 GB/T 13861-2009B、GB/T 27921-2011C、合GB 6441-86D、以上全不对50、对管控措施制定、执行不到位、管控措施失效,隐患排查、治理不及时的应追究责任,并建立(B)A、《责任清单》B、《责任追究清单》C、《追究清单》D、《追究责任清单》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计50分)1、风险分级管控评估单元划分原则遵循“从小到大、功能独立、易于管理、便于分类”的原则。
(X)2、风险应从生产过程中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四个方面辨识。
(√)3、风险按级别划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一般,分别用四种颜色标注。
(X)4、按照管控层级逐级监督检查风险管控措施和管控方案的落实情况,矿山主要负责人每半年至少组织检查一次;部门(车间)负责人每月至少组织检查一次。
(X)5、对存在重大安全风险的工作场所和岗位,要设置明显警示标志,并强化风险监测和预警。
(√)6、根据隐患整改、治理和排除的难度及其可能导致事故后果和影响范围,安全事故隐患分一般、较大、重大、特别重大事故隐患。
(X)7、矿山每3年至少对双重预防机制运行情况进行一次系统性自评,对评审结果进行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