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危重患者心理护理

危重患者心理护理

. 患者病情好转,对ICU的环
境适应了,并产生安全感,
对医护人员的治疗和护理
产生了依靠,从而产生离
开ICU就不安全的心理,和
对机器(呼吸机),药物(镇
静镇痛药)产生依靠。
心理护理措施
1. 做好生活护理,寻找有效沟通方法, 态度和蔼,取得患者的信任。
title
语言沟通—交流主要手段
影响患者心理反应的因素
4. 当患者进入ICU后,家属不能陪伴身边, 各种治 疗和护理行为只是按医护人员的要求去做,对 自己的病情了解有了一定的局限性,这时患者 就会感觉孤单、产生烦躁心理。特别清醒患者 在行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呼吸机治疗等有创
治疗时,不能言语表达,心里是非常恐慌的,
患者往往就表现为烦躁不安,并有拒绝行为。
和停用的优点与预后情况,可将有关逐渐好转 的检查结果告诉患者,帮助患者摆脱依赖。 10.了解患者所处的社会地位、生活环境、文化 背景、宗教信仰, 尊重患者的宗教信仰、生 活习惯与需要。
患者家属的心理护理
由于ICU患者病情较重且多变,随时可出现 MODS,甚至死亡。因此,家属普遍存在紧张 、恐惧和悲观情绪。对ICU救治的期望与不
title
非语言性沟通
动态:手势、面部表情、眼睛、 非语言沟通 声调、身体姿势 静态:容貌、体格、衣着、
打扮、 发型
心理护理措施
2. 保持病室安静,各项操作尽量集中,照
明光线适宜。
3. 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在做各种治疗和护
理时做好解释工作,并在他们视线内操作。
4. 当同室病友在抢救或死亡时用屏风遮挡, 主动与患者交流,分散注意力,减少压力和 不良刺激。
心理护理的意义
很多患者在患病后,都
会引起焦虑,尤其是患病较 为严重的患者,会产生恐慌、 焦躁及负担的心理的变化, 这将会影响患者的康复。尤
其在ICU 这种封闭式的环境
里,所以做好全面的心理护 理更是重中之重。
患者患病后的心理变化
1、在病情加重 时主要集中表现 为对疾病预后的 过分担心和恐惧
2、病情减轻时 会出现怕被遗弃、 被排斥的心理
3、在患者知道 治疗无望时,直 接对“死亡”的 恐惧
如何做好危重患者 的心理护理?
患者入院后的心理反应
影响患者心理反应的因素
危重患者的心理护理措施
患者入住ICU会出现哪些心理反应
清醒患者的恐惧和焦虑
对ICU环境陌生与不适应 孤单、烦躁的心理 依靠心理
影响患者心理反应的因素
1. 患者恐惧和焦虑的情
危重患者心理护理
湛江市第二人民医院 重症医学科 陈春燕
随着护理学的发展,心理护 理在护理工作中越来越受重视, 它是护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 分,它对疾病的转归起着非常重 要的作用。
定 义
心理护理定义:指在护理 全过程中,护士通过各种 方式和途径,积极地影响 患者的心理状态,帮助患 者在其自身条件下获得最 适宜的身心状态。
良治疗结果的落差,往往易导致家属的失望
和不满。医疗费用昂贵,医疗知识的缺乏,
与护理人员沟通甚少等均可使家属产生不满
情绪。
患者家属的心理护理
一方面,家属是与患者 最为密切的接触者 ,他们的焦虑情绪很容易波及到患者;另一 方面,家属的身心健康是为患者提供支持的 保障前提,严重的恐惧、焦虑等负面情绪甚 至可影响对患者的医疗决策,如何合理处理 和有效缓解家属的焦虑状况,也是ICU重要
绪主要是由疾病所引
起,如置入各种引流
管和监护仪器等。
影响患者心理反应的因素
2. 在患者躁动不能合作时使用 约束带、更换体位后的不适 或伤口疼痛加剧、身体各部 位由于病情所需暴露而产生 的羞耻感。
影响患者心理反应的因素
3. 陌生的环境,清醒患者尤为表现突出,没有亲 人陪伴,看到医护人员对其他病人的抢救,医 护人员对有关各种病情的谈论刺激以及进行 抢救匆忙的身影,自身的不适及呼吸机、心电 监护仪、微量泵等仪器的报警声音,这些都会 对患者产生诸多的不适应。
心理护理措施
5. 耐心听取患者的要求与对 病情的陈述,如有不适,尽
快帮助解决。
6. 避免在病人面前议论病情。 7. 如需约束,要向病人做解 释工作,约束带松紧适宜。 8. 保护病人私隐,操作时注 意遮挡。
心理护理措施
9. 对有依赖心理的患者,要做好心理安慰、调
整患者心态。告知依靠机器、药物的危害性
的日常工作
患者家属的行为状况
自伤
暴力
冲动
猜疑
患者家属的护理要点
提高自身素质 较强的协调能力 发挥集体力量 有预见性防范措施
健康指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