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理论》考试模拟题
一、单项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写在括号内)每题1分,共30分。
1、国家存在的根本标志是(A)。
A、主权
B、政治制度
C、国家荣誉 D 、国家尊严
2、国防最主要的手段是(A)手段。
A、军事
B、政治
C、经济
D、外交
3、《孙子兵法》诞生于(C)。
A、战国时期
B、西周时期
C、春秋时期
D、秦汉时期
4、新中国国诞生以来,共颁布了三部《兵役法》,1955年新中国颁布第一部,1984年颁布第二部,A 年颁布第三部。
A、1998年12月29日
B、1998年10月29日
C、1999年12月29日
D、1999年10月29日
5、现行《兵役法》缩短了义务兵服役期限。
其义务兵服现役的期限为 A 。
A、二年
B、三年
C、四年
D、五年
6、我国武装力量的构成包括: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部队、(D)、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和民兵。
A、公安部队
B、内卫部队
C、边防部队
D、预备役部队
7、孙武在(C)篇中提出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著名军事原则。
A、《计篇》
B、《作战篇》
C、《谋攻篇》
D、《势篇》
8、1977年山东银雀山出土的竹简《孙子兵法》共有(D)篇。
A、82
B、10
C、7
D、13
9、“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最早由(A)提出:
A、毛泽东
B、邓小平
C、陈独秀
D、瞿秋白
10、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央苏区红军进行了(D)反“围剿”作战。
A、三次
B、五次
C、四次
D、六次
11、我国现有陆地面积在世界上排名第(C)。
A、1
B、2
C、3
D、4
12、我国陆地边界线有(C)万公里。
A、1.8
B、2
C、2.2
D、2.6
13、在南沙群岛领海争端中,共有(C)个国家和地区。
A、3
B、5
C、7
D、9
14、我国与印度边境有(A)万平方公里的争议地区。
A、12.55
B、9.4
C、13
D、9
15、与我国陆地接壤的国家有(C)个。
A、11
B、13
C、15
D、17
16、下列哪个选项是中日关系中尚未解决的问题(B)。
A、冲绳岛
B、钓鱼岛
C、关岛
D、台湾岛
17、中美关系中最敏感的问题是(D)。
A、安全问题
B、合作问题
C、人权问题
D、台湾问题
18、我国与日本在东海大陆架有(B)万平方公里的争议地区。
A、20
B、21
C、27
D、41
19、导弹首次亮相是在(B)。
A、1941年12月6日
B、1944年6月13日
C、1945年7月16日
D、1966年7月12日
20、核武器是(C)首次投放战场的大规模杀伤破坏性的武器。
A、19世纪40年代中
B、20世纪40年代初期
C、第二次世界大战末
D、20世纪60年代中期
21、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时间是(A)。
A、1964年10月16日
B、1967年6月17日
C、1966年10月27日
D、1970年9月18日
22、激光技术是(B)的重大科学技术成就。
A、20世纪50年代
B、20世纪60年代
C、20世纪80年代
D、20世纪90年代
23、中国首颗“探月卫星”的名称是(C)。
A、神舟5 号
B、神舟6号
C、嫦娥一号
D、东方红五号
24、机械化战争是发生在(B)的战争。
A、农业时代
B、工业时代
C、信息时代
D、现代
25、(A)中首次利用卫星进行战场侦察,使天战这一崭新的方式脱颖而出。
A、第四次中东战争
B、越南战争
C、英阿马岛战争
D、海湾战争
26、(C)中首次大批量使用了“JDAM”等精确制导弹药。
A、伊拉克战争
B、阿富汗战争
C、科索沃战争
D、海湾战争
27、(D)是信息化战争中的主导能量。
A、化学能
B、机械能
C、热能
D、智能
28、信息化作战中,(A)是交战双方争夺的中心。
A、制信息权
B、电磁空间
C、太空
D、网络空间
29、“网络中心战”的概念是(B)于2001年7月提出的。
A、美陆军
B、美国防部
C、美空军
D、美参联会
30、信息化战争将主要在三条战线进行,即军事战线、政治战线、和(B)上,以有形(暴力)和无形(非暴力)两种方式进行。
A、资信领域、
B、经济战线、
C、电磁领域、
D、网络领域
二、多项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写在括号内)每题2分,共10分。
1、我国国防法赋予公民的义务主要有:履行兵役的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的义务、( A B D )支持和协助国防活动的义务。
A、保护国防设施的义务、
B、保守国家军事机密的义务、
C、接受军事训练的义务、
D、接受国防教育的义务
2、《孙子兵法》的主要思想主要有:重战思想、慎战思想、(B、C、D)等。
A、道战思想、
B、善战思想、
C、物战思想、
D、备战思想
3、中国周边共有29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中亚五国分别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A B C)。
A、塔吉克斯坦、
B、土库曼、
C、乌兹别克、
D、阿富汗、
4、激光技术在军事上的应用主要有,(B C D)、激光通讯、激光武器等。
A、激光观测、
B、激光测距、C激光雷达、D、激光制导
5、信息技术可区分为传感技术、(A B C)等。
A、通信技术、
B、计算机技术、
C、控制技术、D网络技术。
三:判断题(正确的表述写“A”,错误的表述写“ B”)每题1分,共20分。
1、发布动员令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人大常委会决定,以国家主席名义发布。
(A)
2、《国防教育法》规定要对小学、中学、高中和高等学校的学生进行国防教育。
(A)
3、我国武装力量现代化的关键是武器的现代化。
(B)
4、我国古代政府边疆建设是重塞防,轻海防。
(A)
5、军事思想是人们对战争与军队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
它来源于丰富的战争实践,并代表一定阶级的意识形态。
(A)
6、“兵者,国之大事。
”是孙膑提出来的。
(B)
7、现代战争的根源是帝国主义、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A)
8、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核心是人民战争理论。
(A)
9、我国提出的新型安全观以相互信任、裁军与合作为内涵。
(A)
10、国家安全环境取决于周边安全环境。
(A)
11、美国将成为制约我国实现伟大复兴的外部主要力量。
(A)
12、国际恐怖主义活动已成为影响世界安全的重要因素。
(A)
13、军事高技术信息化要求作战能力向攻防兼备方向发展(A )。
14、精确制导武器是指直接命中概率超过50%的制导武器(A)。
15、隐身技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军事技术的重大突破之一,被人们誉为“王牌技术”。
(A)
16、电子对抗技术主要目的是争夺电磁频谱的控制权。
(B )
17、要正确处理机械化和信息化的关系,以机械化为基础,以信息化为主导,以信息化带动机械化,以机械化促进信息化,推动军队信息化加速发展。
( A )18、“五支人才队伍”是指培养大批具有良好的全面素质的指挥军官队伍、参谋队伍、科学家队伍、技术创新专家队伍和士官队伍。
(A)
19、热能是冷兵器时代能量释放的基本形态。
(B)
20、机械化战争时代释放的是热能和化学能。
(B)
四:简答题:第1题为必答题,2、3题任选1题作答,每题5分共10分。
1、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地位与作用是什么?
答:1、毛泽东军事思想揭示了武装斗争的基本规律;
2、毛泽东军事思想完全符合我国我军的实际;
3、毛泽东军事思想是我军现代化建设的指针;
4、毛泽东军事思想是抵制和批判资产阶级军事思想的锐利武器。
2、目前南海海域与诸岛之争呈现出什么样的特点?
答:呈现我岛屿被侵占、海域被分割、资源被掠夺并具有
一是国际化;二是长期化;三是合法化、四是联合化的特点。
3、信息化战争的特征。
战争工具——信息主导
战争力量——整体凝聚
战争时空——多维一体
战争实施——精确打击
战争保障——多维保障
战争制胜——人机融合
五:论述题:1题共30分。
试论如何构筑强大的国防、搭建和平的周边及国际环境,确保我国实现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