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猪场的规划设计

猪场的规划设计

• 生产工艺
合理设计生产工艺,建筑和设备必须满足该工艺要求,为人员、猪 群创造适宜环境,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及猪群生产、健康和福利水平;
• 食品安全
采取综合措施在生产环节上保障产品(食品)安全,力争达到绿色 食品(A级)或有机食品(绿色食品AA级)标准;
• 从实际出发
考虑我国国情和当地条件,作到经济合理、技术可行。
按全年主风向和地势顺序安排公 猪、空怀、妊娠、产房(繁殖场)、 保育(保育场)、生长和育肥(待售 场)。
道路—应区分净道和污道,不
得混用和交叉。
给排水—猪舍间设东西向排污支
管,中央净道下设排污干管和给水干 管,给水支管直接进舍。
绿化—防风林、隔离林、行道绿
化、遮阳绿化、美化绿地。
10
3.猪场建筑设计
属用房。应在上风向地势高处。
生产区—各种猪舍及附属设施。应
在场区中间地带。
隔离区—隔离舍、剖检室及粪污猪
尸处理场。应在下风向地势低处。
*生产区又可分繁殖区、保育区、待售
区。各功能区及生产区各区应留出绿 化间距。如生产区各区分别设场,建 成“三点式”,各分场间距应≧100m。
B. 其他建筑及设施规划 猪舍—常规或三点式布局均应
9.机械或人工清粪;
10.转群方式(随机转群、全进全出)。
6
2.猪场工艺设计
2.5. 饲养管理方式
2.5.1. 猪舍环境调控
A.负压机械通风—通风、供暖、 降温分别设置、分别调控;整舍调 控;设备投资大、运行能耗高;效 果不理想;冬夏各系统出现矛盾; 无空气过滤、消毒。
B.正压机械通风—通风、供暖、 降温一机多用;实现猪体周围环境 的局部调控;节约设备投资和运行 费用;尽量利用自然能源;调控效 果好;必要时可进行空气过滤消毒。
结构设计、采暖通风设计、给排水设计、电气设计、施工说 明书、建筑预算等。
施工、验收、投产:
3
2.猪场工艺设计
2.1. 猪场的性质和规模 种猪场—原种场、祖代场、父母代场; 商品场—自繁自养商品场、育肥场; 规模—通常以基础母猪头数或上市猪数(种猪和/或肉猪)表示。
*常年均衡产仔的集约化猪场,存栏猪数一般为基础母猪数的10倍;大群平 均的上市猪数,一般为存栏猪数的1.5~1.8倍,即出栏率为150~180%。
湿帘冷风机
7
2.猪场工艺设计
2.5. 饲养管理方式
2.5.2. 全进全出
具有一定规模、全年均衡产仔 的猪场,按一定时间(如7天)作为一 个繁殖节律来安排配种,则各猪群 均可按此节律进行周转,猪舍按不 同猪群一个节律的头数设计为一个 单元,即可实现各猪群全进全出地 转群,然后进行7天空圈消毒,避免 垂直感染。无条件的场至少应使产 房和保育舍全进全出进全出。
8
地形 地势
水源 土壤
自然 条件
社会 条件
3. 猪场建筑设计
3.1. 场址选择
地形:整齐有足够面积 万头场常 地势:高燥、平坦,地物
规占地45~60亩,“三点式”200亩。 少、向阳,坡度≦25%。
水质:清洁(GB5749-85;NY5027-2019),无污染 未受污染(GB15618-2019) 水量:充足(每头存栏15~20L/d)便于取用防护 透水透气性好。
5
2.猪场工艺设计
2.4. 饲养管理方式
1.群养(每群头数)、单养;
2.网床、地面(实体、缝隙);

3.粉料、稀料、颗粒料; 4.饲槽、自动饲槽、地面撒喂; 5.饮水器、饮水槽;
清 粪 工 艺
6.水冲粪、水泡粪、干清粪;

7.猪舍环境调控方式(通风、供暖、 设
降温、除尘、消毒方式等);

8.机械或人工喂饲;
繁 公猪舍 单列 2 42.24×5.34(6.24) 231.15 462.3 13
殖 待配舍 双列 2
51.24×10.44 534.95 1069.9 28
猪 妊娠舍 双列 2
66.24×11.34
751.2 1502.3 42
现代化猪场的规划设计
• 猪场建设的原则和步骤 • 猪场工艺设计 • 猪场建筑设计 • 猪场粪污处理和利用
1
1.猪场规划设计的原则和步骤
1.1. 规划设计的原则
• 保护环境
力争作到清洁生产,防止猪场污染周围环境,也要防止外界污染危 害养猪生产 ;
• 可持续发展
开发和合理利用当地资源,促进农牧结合,实现养猪生产的可持续 发展;
• 猪舍幢数 根据猪舍样式(单列、双列、多列、单元)、所需圈数 、场地尺寸和总图布置、
劳动定额等因素确定。尽量使每种猪舍成为双熟,以便总图两列布置。
场 猪舍 样 幢 别 种类 式 数
长×宽 (m)
面积/ 面积小 每幢 每幢 设置 幢(m2) 计(m2) 圈数 单元 圈数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存栏 头数
占栏 每圈 所需 头数 头数 圈数
3.3. 猪舍设计
3.3.1. 栏圈数、猪舍种类及幢数的确定 • 占栏头数 =存栏头数 x(饲养日+繁殖节律天数)/饲养日 • 所需圈数 =占栏头数/每圈头数(哺乳、保育、生长、育肥尽量原窝) • 猪舍种类 公猪舍(可并入待配舍)、待配 (含后备母猪)舍、妊娠舍、产房、保育舍、生
长舍(商品场可不设)、育肥舍。
2
1.猪场规划设计的原则和步骤
1.2.猪场规划设计的步骤
准备工作:
调查研究(市场、建场条件、效益、风险、相关政策法规等); 立项报告及可行性研究报告;相关批文;场址调研。
方案设计:
提出生产工艺、猪舍建筑型式及总体布置等的不同方案进行 分析研究,确定设计方案。
初步设计:
生产工艺设计及建筑设计。
施工图(技术)设计:
4
2.猪场工艺设计
2.3. 猪群组成及周转
猪群一般分为公猪(后备公猪)、 空怀母猪(后备母猪)、妊娠母猪、哺乳 母猪、哺乳仔猪、保育仔猪、生长猪、 育肥猪。
*各猪群占全群的比例一般约:空怀母猪3%, 妊娠母猪5%,哺乳母猪2%,哺乳仔猪17%, 保育仔猪20%,生长猪30%,育肥猪20%。
上述比例因选用的生产指标不同有差异; 种猪场育肥猪数和总存栏数会减少。
小气候适宜;避开饮用水源;避开风景、名胜、旅游区;避 开自然灾害(滑坡、泥石流、冬季风口等)多发区。交通方便。
距居民区、工厂、牧场1~3km;距铁路 饲料、能源供应;产 一级公路≧1~2km,二、三级0.3~1km。 品销售;粪污消纳。
9
3.猪场建筑设计
3.2. 场地规划
A. 功能分区及规划 场前区—生活、办公用房,生产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