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化施工中技术管理及技术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全面提高,园林工程建设已经进入到蓬勃发展的阶段。
提高园林工程建设队伍的技术、管理水平,提高全民族园林工程建设知识,已成为中华民族奔向小康社会的必然。
而园林工程建设又是集建筑学、生物学、社会学于一体的综合性科学。
本文就园林绿化施工过程中有关技术管理问题提出一些个人的见解和看法。
以供参考!
【关键词】园林绿化施工;技术管理;化技术规程
1 园林施工中的技术管理现状概述
对园林工程建设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必须具备多学科知识。
然而我国现阶段园林工程建设者却很难与此相适应。
从事这一工作的人员要么是土建专业人员,缺乏生物知识,要么是园林专业人员,缺乏建筑知识等。
从而造成园林施工中许多管理人员缺乏必要的认识,比如缺乏全局意识,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表现出这样或那样的管理漏洞,这就需要施工方与建设方及时地商讨、解决。
只有做到与其和谐的沟通与交往,才会减少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此外,在园林绿化施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管理失误,在具体操作中不时地表现出这边没活干,那边干不完的尴尬局面,造成了人力、物力和财力严重浪费。
同时,园林工程质量和园林效果又主要取决于苗木质量和栽植效果,它占工程总投资的70%以上,其中苗木部分占总成本的三分之一。
因此,苗木的成活率对于施工
方来说也是极其重要的。
在工程实践中,如果管理不到位经常会出现成片地苗木死亡,这不仅增加了工程成本,而且严重影响了景观效果。
2 加强园林绿化施工中的技术管理措施
究其上述原因,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园林绿化施工中的技术管理:
2.1 加强沟通、搞好关系
和甲方及各施工单位的管理人员要加强沟通与联系,大家的目的都是为了工程安全、顺利地完成。
大家若能取得相互信任和沟通,首先,会减少施工过程中彼此之间不愉快事件的发生。
其次,避免重复劳动,让工作得以顺利开展,例如,搞土建的,我们有时种大树需要确定附近路面标高或在回填种植土时可以向他们了解最终
完成面的标高,这样就有利于绿化和硬件之间的衔接:搞排水的,我们可以向他们了解管道的走向、深度,从而避免种植时造成的管道损毁。
当然还有很多的施工单位,如果我们能和他们和谐相处,均会给我们的施工管理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2.2 重视现场施工管理
现场施工管理问题,首先是对工人,一个项目做得如何,能否在规定时间内保质保量地完成,和工人有着密切的关系,他们能否做好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那么如何去管呢? 这就得有松有驰。
比如:加班给点做好了事情给一点鼓励、好处,以此换来他们认真工作,把工作做好的决心。
作为一个施工管理人员,要想把工作真正
做到位,就得多去施工现场,多与工人们接触,尊重他们的选择和建议,了解他们所需,关心他们的生活,从而提高与工人们的亲和力。
除了以上之外,在专业技能方面还应有过人之处。
2.3 讲究施工技巧
在施工现场安排工作,就好比在一个工厂,要遵从流水线工序,这样有利于更顺畅、更有效地完成工作。
2.4 严把苗木采购关
园林绿化工程,主要是苗术的栽植工程。
因此,苗木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多项考核指标。
绿化工程所需种苗量相当大,品种和规格很繁杂,而且时间又相对集中,完全从本地区提供适生、适龄、符合规格的壮苗是不现实的,需要大量从相关地区调运补充,然而由于管理等多方面的原因,所调苗木在本地区的适应性很难完全保证,再加上人为的原因,以致于在工程中存在大量的病苗、弱苗和不符合设计要求的苗木。
造成了苗木的质量和成活率下降,成本提高。
因此,我们必须有严格的苗木采购渠道,在采购的过程中,要层层把关,确保所进苗木符合设计要求,严格杜绝病苗、弱苗、死苗和不合要求规格的苗木进入工地。
2.5 提高栽植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
在树木栽种过程中,大部分是以工程承包方式进行的,承包方多以当地农民或外地民工临时组建而成,这样的施工队伍,对苗木的栽植技术了解甚少,加上有些人缺乏必要的责任心,对技术监理人员的指导又不能言听计从,对不同区域、不同树种、不同立地条
件下各种栽植模式的不同栽植技术,不能自觉运用,这也是造成苗木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此,在实施过程中要制定合理的劳动定额,对民工进行有效的培训,加强技术队伍建设,明确生产岗位责任,健全考核制度,提高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
对质量问题进行严格的把关,做到科学,合理,实际,高效。
2.6 加强后期管护
在绿化建设完成后,还要进行经常的养护管理,才能巩固绿化的效果。
目前我国园林绿化普遍存在重建设、轻养护的现象,而缓苗期间又是苗木成活的关键时期,此期内的养护是保证成活的重要措施,所以,特别要加强后期养护。
3 绿化技术规程
3.1施工
3.1.1 施工清理:清理地面上的石块、杂草、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等。
3.1.2 整地:整地深度为40cm,去除40cm范围内的大小石砾,土壤最后标高须按图纸指示,另土壤沿路面及花槽器之标高需低于路面及花槽边5cm,土壤不够应回填土;粗整平,坡度以能顺利进行灌水排水为基本要求,并注意草坪的美观,坡度根据面积大小确定,约0.3%~o.5%,一般情况下中部高四周低或一侧高,另一侧低:细整平,为确保草坪建成后的地表平整,种草前需充分灌水1~2次,然后细整平。
3.1.3 定位:根据图纸同甲方工程师商量进行苗木定位。
3.1.4 挖坑:根据树坨的大小挖坑,通常比树坨直径长20cm,如遇建筑垃圾较多时应增加30~50cm并换土。
3.1.5 选苗:根据设计要求,充分与设计师及甲方相关技术人员沟通,领会意图,细致严密地从树形、长势、规格、无病虫害等方面严把质量关,选取符合设计要求和景观要求的健康苗木。
3.1.6 取苗:所有大规格乔术,在苗圃中按地径的6~12倍(以不伤主要根系为原则)起坨,用铺包片、草绳打包。
所有灌木、铺地植物用铺包打包。
所有植物起包好后,要根据植物特性及观赏要求进行修枝整形,以促进植物种植成活。
3.2 苗木非栽植季节移植成活率技术措施
距杆0.6米处环型缩坨断根,施工起挖时保护断根,起挖时间越短越有利于成活。
泥球包扎腰箍与网络以“紧”为准则。
争取用最短时间完成挖掘到栽植的过程,装运中保护泥球不松散,装运中注意保护枝杆与树皮不被磨损,喷洒蒸腾抑制剂,最大程度减少树叶的蒸腾,罩上遮荫网减少蒸腾,并且施入生根剂。
3.3 土上面地面装饰
根据设计要求,季风塔及沙地周围的种植土上铺设150mm厚的卵石渗水层,然后铺设阻土无纺布,最后铺设500mm的白色砂砾作为装饰。
为了地面的美观,在地面或树池中铺设最新环保材料树皮。
3.4 种苗要求
苗木首先符合合约规定的规格尺寸,保证无病虫害、折枝、裂干等。
种苗的树形端正,树冠浓密,不偏斜及畸型,并且草花枝叶
茂盛,花朵浓密。
苗木具有发育良好强状的根系。
草种选择抗性强的优良品种。
4施工程序的策略
4.1 遵循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工艺及技术规则,合理安排施工程序。
园林绿化工程与普通建筑类工程在工序上具有相似性:都是先由全场性工程的施工转变到单位工程的施工。
和建筑施工一样,在园林绿化工程中,首先应该进行全场性工作,比如完成场地的测量和平整工序,紧接着,将单位工程分为园路铺装工程、绿化工程、排水及喷灌工程、电气安装及灯光照明工程,此系列工程既可以按顺序进行也可以交叉进行。
工序的安排要保证施工的相互衔接,避免或减少工种之间时间上的交叉冲突,对施工单位而言,节约了工程成本,也提高了工程文明施工程度。
4.2 采用流水施工方法和网络计划技术,组织有节奏、均衡、连续的流水施工方法和网络计划技术的采用,有利于工程项目的计划管理与顺利实施,而且会带来很大的技术经济效果。
以园林绿化栽植工程为例说明栽植工程无节拍专业流水施工方法:
4.2.1 确定园林绿化施工起点流向,分解施工六大过程。
4.2.2 确定园林绿化施工顺序,划分施工段(具体见栽植工程施工部署)。
4.2.3 计算各个施工段上的流水节拍累加数列。
4.2.4 确定相邻两个专业工作班组间的流水步骤。
4.2.5 计算流水施工的计划工期。
4.2.6 绘制流水施工的进度表。
4.3 “去其糟粕,吸取精华”绿化旋工技术与科学管理也可以多参考国外先进经验,园林绿化工程中涉及到大树移栽或大面积草籽混播等技术,要求高的环节或直接影响工程质量的工程项目,应及时采取qc课题小组进行科技攻关,并同时将成果转化为工程施工的技术措施,提高工程劳动生产率,保证工程质量,缩短工期,降低工程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