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探究
【摘要】高中数学课程改革给教学增添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同时也要求我们老师要不断地改进和完善自己的教学,才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本人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以新课程理念为依据,结合高中数学教学实际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新课程
随着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作为数学教师要彻底转变教学理念,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提高教学策略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真正实现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一、充分利用生活中的数学素材,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新的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把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重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紧密结合。

教师要充分利用生活中学生比较熟悉的数学素材,为学生揭示实际生活中所包含的数学知识,让学生明白数学是帮助人们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强有力的工具。

例如,讲解概率知识时,教师可提出以下问题:l.盒子里有4只黑球和5只白球,任意取一球,请问:取出黑球的概率是多少?取出白球的概率是多少?取出白球或黑球的概率又是多少?2.不玩电脑游戏的同学比经常玩电脑游戏的同学发生近视的概率低32%,请分析此说法的对错。

结合学生身边的生活实例讲解有关的数学概念,可以使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生动形象,简单易懂。

另外,教师还要让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做个有心人,仔细观察,积极思考,充分利用丰富的生活资源,(如网络、电视、报纸、广播等等,都是数学资源的重
要途径和来源)并灵活运用这些资源进行数学教学,使抽象深奥的数学知识变得具体又生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让学生深刻体会学习数学知识的真正价值。

二、创设自主学习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课程改革倡导积极自主的学习方式,数学教师要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重视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首先,教师要营造一种便于学生“攻坚”的课堂气氛,并给予充足的时间,允许学生犯错,让学生自己在不断的尝试和探索中获得正确的数学知识。

这样一来,不但培养了学生勇于探索的学习精神,还拓展了他们理性思维能力,使之获得对于抽象知识的形象认识以及深刻理解。

比如在练习y=kx+b(k≠0)和 y=kx(k≠0)这两个函数时,为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这两个函数,可以提问学生:假如把前面的函数比做小蝌蚪,那么后面的函数应该比做成什么呢?学生略加思索,会回答:青蛙!这时教师继续提问:为什么比做青蛙呢?学生们会回答:前一个函数的常数b就像小蝌蚪的尾巴,后面的函数没有尾巴所以就成了青蛙了。

这时教师应立即对他们的敏捷反应和准确表述给予表扬,从而刺激其他学生争着回答问题,课堂气氛一下子就能活跃起来。

三、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
新课程改革以来教学活动要以学生为中心,以锻炼学生的思维为工作重心。

思维的主体是学生,思维的拓展和提高要在问题情境
中展开,以问题为工具,以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为手段,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思维的活跃度,突破思维的屏障,使思维模式成熟化。

例如在学习“直线和平面所成角”这一内容时,可以拿教室中的实物当做道具,如让同学们把教室中靠墙的拖把、悬挂的风扇叶,都看成一条直线,然后教师可以向同学们发问,这些直线和教室地面有什么位置关系?随后学生们利用以前所学的直线和平
面的位置关系的知识回答教师是相交的,然后教师再进一步提出问题:那它们有什么区别吗?学生们在仔细观察后得出有区别,直线和地面的相对位置不同。

于是教师就可以引出这节课的内容:所以线面相交不能准确地说明线和面的关系,所以我们还要考虑相对位置和夹角问题,这样在师生互动中,教师既可以把一个完善的知识体系框架展现给同学们,又可以在调动学生积极思考的同时,产生对未知的好奇和知识的渴望,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教学活动的效率,诱发学生的问题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四、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已经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对于促进现代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高中数学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也比较困难,此时,教师可以利用图文并茂、声形兼备的多媒体技术来辅助教学,将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变得形象、生动,实现知识的具体化,让学生激发自身的学习兴趣,提高数学学习水平。

例如,我们可以利用计算机中的“几何画板”来开展教学,如教学“椭圆的定义”时,可以
设计一个制作椭圆的课题方案,让学生自己利用几何画板来动手制作椭圆,探究椭圆的构造方法,掌握椭圆的定义和性质。

同时,还可以利用形象直观的flash动画来帮助学生掌握椭圆和其他圆锥之间的联系,这就从多方面、多角度构建了立体化的数学信息空间,有助于学生通过对比与类比,加强对椭圆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总之,作为高中数学教师,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手段,采取有效的教学模式,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做好充分的准备。

参考文献:
[1]苏梅.浅谈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j].南方论刊.2007(01).
[2]王学红.新课程理念下数学教学研究[j].管理观
察.2009(18).。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