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裁判的理念与方法

裁判的理念与方法

• 函3月3日到达乙,乙3月7日函复购买, 回函3月9日到达甲
• 甲3月4日获悉丙愿120万购画,当即致 函乙,表示撤回前函,于3月6日到达
• 甲乙买卖合同是否成立
历史方法的审理思路
1.甲3月1日函,构成要约 2.甲函3月3日到达,要约生效
乙获得承诺权(实质拘束力) 3.甲3月4日撤回函,后于要约到达
暂置甲处 • 丙窃取机器,卖给丁,并已交付 • 问: • 所有权归何者所有 • 甲、乙各得对丁行使何种请求权
所有权归属:历史方法
• 甲乙合同有效,故可依合同请求向乙交付 • 所有权已转移于乙 • 甲依寄托合同成为直接占有人,乙成为间
接占有人,取代交付 • 丙丁合同有效 • 交付系无权处分,效力待定 • 盗赃物不适用善意取得 • 所有权回复前,属丁所有(台湾)
补偿及求偿请求权
1. 代偿请求权 2. 让与请求权 3. 不当得利上的代偿请求权 4. 连带债务人的求偿权
支出费用偿还请求权
1. 委任事务支出费用 2. 寄托物保管费用 3. 受领迟延之保管费用 4. 无因管理费用 5. 善意占有人支出费用 6. 善意占有改良费用乙的请求符合合同约定
• 如须先交付价款,则需具备此要件
要件式审理思路--案例二
• 物权法第XX条:“所有权人有权要 求无权占有人返还原物”
• 该条两个要件 • 要件一:甲为该照相机的所有权人 • 要件二:丁为无权占有
要件一:甲是否系所有权人
1. 甲乙成立借用合同,乙为直接占有, 甲为间接占有。甲仍为所有人
三种审判方法
• 比对方法 • 历史方法 • 请求权方法
比对法
• 案例识别技术 • 手头案件事实 • 判例事实 • 事实点比对 • 相同点与不同点 • 相同点与不同点的价值衡量 • 识别出法律规则 • 案例要旨与案例要件
历史方法
• 依案件事实发生过程检讨法律关系 的方法
案例一
• 甲3月1日致函乙,表示愿出售某画, 价100万元,须3月10日前答复
裁判的理念与方法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 邹碧华
2012年12月
主要内容
• 审判方法概述 • 为什么选择要件分析法 • 要件审判九步法分步讲解 • 要件审判九步法与裁判文书
概述
• 问题的提出 • 法律适用的统一性 • 法律适用的规范性 • 法律适用的效率性 • 裁判方法的可操作性
实践中的五个不固定
• 权利请求不固定 • 请求权基础不固定 • 诉讼主张不固定 • 证据材料不固定 • 诉讼主体不固定
权利请求体系
• 本权
• 确权之诉
• 形成权
• 形成之诉
– 撤销权、解除权、无效确认
• 消极确认之诉
• 请求权
• 给付之诉
请求权是最常见的权利
• 请求他人为一定行为(作为或不作为) 的权利
• 人格权、财产权、身份权等权利为满足其 利益,或为维护其圆满状态,均具有或可 发生一定的请求权
• 形成权通常是请求权发生的前提
2. 乙丙买卖合同有效,所有权转让系 无权处分,效力待定***
3. 丙系善意取得,取得所有权
4. 甲所有权因此 消灭
要件二:丁是否无权占有
1. 丙系善意取得 2. 丙再转让系有权处分,故丁虽属恶 意,仍取得所有权
历史方法与要件分析方法并用
• 甲将机器卖给乙 • 乙因厂房未造好,遂将机器寄托于甲,
1. 债权请求权:不参加竞卖 2. 物上请求权:
基于物权的停止妨害 基于占有的停止妨害 基于地役权的停止妨害
第二步
识别权利请求基础 (并法律观点开示)
• 何谓权利请求基础? • 如何识别权利请求基础?
请求权体系
1. 契约上给付请求权 2. 返还请求权 3. 损害赔偿请求权 4. 补偿及求偿请求权 5. 支出费用偿还请求权 6. 不作为请求权
契约上给付请求权
• 请求支付货款本金XXX元 • 请求承担违约金 • 请求还款 • 请求交付房屋 • 请求按约给付利息 • 请求给付租金 • 请求缴纳出资款 • 登记请求权
不发生撤回效力 4.乙3月7日复函,构成承诺 5.乙的承诺于承诺期内到达生效 6.结论:甲乙买卖合同成立
案例二
• 甲借照相机给乙,乙擅自卖给善意的 丙,丙再将之转卖给恶意的丁,并立 即交付
• 问:甲能否向丁请求返还?
历史方法审理思路
1. 甲乙成立借用合同,乙为直接占有人, 甲为间接占有人。甲仍系相机所有人 2. 乙丙买卖合同有效,所有权转让系无 权处分,效力待定 3. 丙系善意取得,取得所有权 4. 丙再转让系有权处分,故丁虽属恶意, 仍取得所有权
• 权利行使正确原则
• 减少无效诉讼
• 权利行使效率原则
• 缩短诉讼期间 • 增强可执行性
• 权利用尽原则
• 减少后续多次诉讼
固定权利请求的要求
• 澄清诉讼请求的模糊之处
• 具体化诉讼请求
• 剔除过高的诉讼请求 • 更正不正确的诉讼请求
• 权利认知错误
• 补充不完全的诉讼请求
熟悉权利体系
• 多样性 • 多层次性 • 可选择性
要件分析方法
• 以权利基础规范为出发点 • 法律分析方法
要件式审理方法--案例一
• 依合同法第XX条规定,买受人有权依照 合同要求出卖人交付标的物
• 该条有两个要件 • 要件一:合同已依法成立生效 • 要件二:买受人的请求符合合同约定
要件一
• 甲的函构成要约 • 该要约因到达乙而已生效 • 甲的撤回不符合撤回要件,晚到 • 乙的复函构成承诺 • 该承诺因在承诺期内到达甲而已生效
当事人法律关系:要件分析方法
• 甲、乙均得行使回复请求权 • 丁之所有权因该权行使而消灭 • 亦得行使不当得利请求权
为什么选择要件分析方法?
• 与诉讼法的发展相一致 • 与证据规则的技术要求一致 • 与法官水平现状相一致 • 与司法管理要求相一致
与诉讼法技术要求一致
• 决定举证责任分析 • 决定主张责任 • 决定举证时限客体 • 决定争点整理方法 • 决定法官释明方法
要件审判九步法 分步讲解
大前提
争点整理 小前提 结论
九步法框架
第一步:固定权利请求 第二步:识别权利请求基础 第三步:识别抗辩权基础 第四步:基础规范要件分析 第五步:诉讼主张检索 第六步:争点整理 第七步:要件事实的查明 第八步:要件事实的认定 第九步:要件归入
第一步 固定权利请求
固定诉讼请求的目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