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械基础全套PPT课件

机械基础全套PPT课件


·7 ·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7 回
1.2 一般机械的组成及基本要求
1.2.1 一般机械的组成 例:小轿车
·8 ·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8 回
1.1 课程的内容、性质、任务和基本要求
• 小轿车主要由发动机、传动装置、行驶和控制装置、 车身、电气设备等五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主要功用为:
• 1)发动机:动力装置,使供入其中的燃料汽油燃烧 而发出动力;
(4)控制部分:保证机器的启动、停止和正常协调动 作,如汽车照明、信号装置、各种按钮、操纵手柄、仪 表等。
·10 ·
目录 上页 下页 1返0 回
1.2 一般机械的组成及基本要求
2.几个名词 (1)机构:各组成部分之间具有确定相对运动的实 物组合。 (2)机器:能代替或减轻人类劳动,完成有用的机 械功或转换机械能的机构。 (3)机械:机构与机器的总称。 (4)零件:机器组成中不可再拆的最小单元,是机 器的制造单元。
·17 ·
目录 上页 下页 1返7 回
2.1 力的概念与基本性质 • 2.1.2 静力学基本公理 • 公理1(二力平衡公理)
• 作用在刚体上的两个力,使刚体保持平衡的必要和充分 条件是: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 线上。
• 只受两个力的作用而保持平衡的刚体称为二力体。右下 图所示结构中的CD杆,不计其自重时,可视为二力杆。
·22 ·
目录 上页 下页 2返2 回
2.2 力矩、力偶、力的平移
• 2.力矩的性质
• 1)力矩不仅与力的大小有关,而且与矩心的位置有 关,同一个力,因矩心的位置不同,其力矩的大小 和正负都可能不同。
• 2)力矩不因力的作用点沿其作用线的移动而改变。
• 3)力等于零或者力臂等于零时力矩为零,即力的作 用线通过矩心。
• 简单记为:M F d
• 力偶矩的方向规定: • 逆时针转向为正,顺时针转向为负。
·25 ·
目录 上页 下页 2返5 回
2.2 力矩、力偶、力的平移
• 2.力偶的性质 • 1)力偶既无合力,也不能和一个力平衡,力偶只能用力
偶来平衡。2)力偶对刚体的作用效果与力偶在其作用面 内的位置无关。3)只要保持力偶矩的大小和转向不变, 可以同时改变力偶中力的大小和力偶臂的长短,而不改 变其对刚体的作用效果。 • 同平面内力偶的等效定理:在同平面内的两个力偶,如果 力偶矩的大小相等,转向相同,则两个力偶等效。
·16 ·
目录 上页 下页 1返6 回
2.1 力的概念与基本性质
• 2.1.1 力的概念
• 1.力的定义
• 力是物体间的相互机械作用。也就是说,物体的机械 运动状态发生的变化,都是由于其他物体对该物体所 施加力的作用结果。
2.力的三要素及表示方法 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取决于三个 要素:力的大小、力的方向和力 的作用点。三要素中任何一个要 素改变,都会使力的作用效果改 变。
• 2)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形成良好 的学习习惯,具备继续学习专业技术的能力;
• 3)进行职业意识培养和职业道德教育,使其形成严 谨、敬业的工作作风,为今后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和职 业生涯的发展奠定基础。
·6 ·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6 回
1.1 课程的内容、性质、任务和基本要求
• 1.1.3 课程的基本要求 • 通过《机械基础》课程的学习,具备对构件进行受力
• (1)流体润滑 是指在两摩擦表面之间存在具有一 定压力的流体薄层,流体将摩擦表面完全隔开,而流 体中的压力平衡了摩擦零件所受的外载荷。
• (2)边界润滑 是指不光滑表面之间发生部分表面 接触的润滑状况。
·14 ·
目录 上页 下页 1返4 回
1.2 一般机械的组成及基本要求
润滑类型摩擦系数表
润滑类型
1.机器的组成 由小轿车可以得出一般机器组成:
(1)动力部分:将非机械能转换为机械能并为机器提 供动力。最常见的动力源是发动机、电动机。
(2)传动部分:将原动机提供的机械能以动力或运动 的形式传递给工作部分。传动部分的形式多种多样,例 如齿轮传动、带传动等。
(3)工作部分:完成机器预定功能,如小轿车的行驶 和控制装置、车床的刀架、飞机的客仓等。
第1章 绪论
1.1 课程的内容、性质、任务和基本要求 1.2 一般机械的组成及基本要求
·2 ·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2 回
1.1 课程的内容、性质、任务和基本要求
• 1.1.1 课程的内容
• 《机械基础》课程的内容包括基础模块、选学模块
和综合实践模块三大部分。
• 绪论
• 杆件受力分析
基 础 模
• 直杆的基本变形 • 机械工程材料 • 连接
油膜厚度/mm
摩擦系数
液体静力润滑
5×10-2~5×10-
3
10-6~10-3
液体动力润滑
弹性液体动力润 滑
边界润滑
10-2~10-3 10-3~10-4 10-3~10-6
10-3~10-2 10-3~10-2 0.05~0.15
·15 ·
目录 上页 下页 1返5 回
第2章 杆件的静力分析
2.1 力的概念与基本性质 2.2 力矩、力偶、力的平移 2.3 约束、约束力、力系和受力图的应用 2.4 平面力系的平衡方程及应用*
• 2)传动装置:将发动机输出的动力传给驱动车轮的 装置;
• 3) 行驶和控制装置:支承全车并保证汽车正常行驶 的装置;
• *传动装置、行驶和控制装置合并称为底盘。 • 4)车身:是驾驶员工作和装载乘客、货物的场所; • 5)电气设备:汽车照明、信号装置等。
·9 ·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9 回
1.2 一般机械的组成及基本要求
• 杆件在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的问题 • 直杆轴向拉伸与压缩时的应力分析及强度计算,
连接件的剪切与挤压,圆轴扭转,直梁弯曲等 • 选择工程材料 • 键连接、销、螺纹等连接 • 常用的机构、传动 • 轴、滑动轴承、滚动轴承等 • 机械润滑、密封、环保与安全防护等
·4 ·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4 回
1.1 课程的内容、性质、任务和基本要求
目录 上页 下页 1返9 回
2.1 力的概念与基本性质
• 公理3(力的平行四边形公理) • 作用在物体上同一点的两个力,可以按平行四边形法
则合成一个合力。此合力也作用在该点,其大小和方 向由这两力为边构成的平行四边形的主对角线确定。 如下图所示。 •
FR F1 F2
·20 ·
目录 上页 下页 2返0 回
(5)构件:由一个零件或若干个零件刚性组合成的 最小的运动单元。
(6)部件:部件是机器的装配单元,机器是由若干 部件组成的。
·11 ·
目录 上页 下页 1返1 回
1.2 一般机械的组成及基本要求
• 2. 摩擦和磨损 • 摩擦是指两物体的接触表面阻碍它们相对运动的机械
阻力。按照两物体相对运动的状态,可以分成滑动摩 擦、滚动摩擦、滚滑动摩擦和旋转摩擦等。 • 磨损是由于摩擦导致机械零件表面材料的逐渐丧失或 转移的现象。通常按照磨损的机理可以分成粘着磨损、 磨料磨损、疲劳磨损、冲蚀磨损及腐蚀磨损等。磨损 会影响机器的效率,降低工作的可靠性,甚至促使机 器提前报废。
分析的基本知识,会判断直杆的基本变形;具备机 械工程常用材料的种类、牌号、性能的基本知识, 会正确选用材料;熟悉常用机构的结构和特性,掌 握主要机械零部件的工作原理、结构和特点,初步 掌握其选用的方法;能够分析和处理一般机械运行 中发生的问题,具备维护一般机械的能力。具备获 取、处理和表达技术信息,执行国家标准,使用技 术资料的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参加机械 小发明、小制作等实践活动,尝试对简单机械进行 维修和改进;了解机械的节能环保与安全防护知识, 具备改善润滑、降低能耗、减小噪声等方面的基本 能力;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和职业情感,提高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2.1 力的概念与基本性质
• 推论2(三力平衡汇交定理)
• 若刚体受到同平面内三个互不 平行的力的作用而平衡时,则 该三个力的作用线必汇交于一 点。如下图所示,刚体受不平 行三力F1、F2和F3作用而平衡 时,这三个力的作用线必汇交 于一点。
公理4(作用力与反作用公理)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存在于相互作用的物体之间,这 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沿作用线分别作用在这两个 物体上。
• 解 由于没有给定明确的力臂,直接应用力矩定义计算 就比较麻烦,而利用合力矩定理计算很方便,将力F沿
坐标轴分解为两个分力Fx、
Fy,则
M O ( F ) M O ( Fx ) M O ( Fy )
Fy xFx y
·24 ·
F x sin F y cos
目录
图 2.9 例 2-1 图
机械基础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第2章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件的静力分析 • 第3章 直杆的基本变形 • 第4章 工程材料 • 第5章 连接 • 第6章 机构 • 第7章 机械传动
• 第8章 支承零部件 • 第9章 机械的节能环
保与安全防护 • 第10章 机械零件的精度 • 第11章 液压与气压传动
·1 ·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1 回
模块内容另见《机械基础实训指导》一书。
·5 ·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5 回
1.1 课程的内容、性质、任务和基本要求
• 1.1.2 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 课程性质:是中等职业学校机械类及工程技术类相关 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
• 课程任务:
• 1)掌握必备的机械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懂得机械 工作原理,了解机械工程材料性能,准确表达机械技 术要求,正确操作和维护机械设备;
上页 下页 2返4 回
2.2 力矩、力偶、力的平移
• 2.2.3 力偶和力偶矩 • 1.力偶及其力偶矩 • 由两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不共线的平行力所组成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