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咏鹅1|人音版简谱

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咏鹅1|人音版简谱

1教学目标
1. 学唱歌曲《咏鹅》,体味古诗词的韵味,感受鹅悠闲自在的形象。

2. 用轻松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表现歌曲。

3. 用自己喜爱的形式来创作表演《咏鹅》。

2学情分析
《咏鹅》一课是一节音乐综合课,它包括读诗、唱歌、律动几部分内容。

它们之间互相关联,贴近学生的生活,童趣盎然。

这一课我整体的教学思路是以“鹅” 作为本课的主题情境和主线,设计环环相扣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看、听、想、说、演的过程中感受音乐,表现音乐,体验音乐活动带来的愉悦感受。

本课由一课时完成。

3重点难点
1. 体会歌曲的音乐形象——悠闲自在,并引导学生用优美的歌声来表现音乐情绪。

2. 反复跳跃记号的用法以及休止符在歌曲中的运用。

4教学方法设计
从本课的教学目标出发,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本节课我主要采用:谈话法、情境法、听唱法、对比法、探究法、表演实践法。

因为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围绕教学目标,主要通过歌曲的
“听”、“唱”、“演”,让学生感知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

5教学过程
5.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活动】(一)组织教学
1. 同学们,你们好!我们快乐的音乐课又和大家见面了,请同学们带着想象的翅膀和老师一起走进课堂吧!
【设计意图:组织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教师与学生
情感交流和沟通的最佳时机,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感到亲切。


2.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请来一位朋友,这位朋友说猜对谜语就知道它的名字,你们猜它是谁?
“头戴红帽子,身穿白袍子,脚蹬红靴子,唱歌儿伸脖子”你们猜一猜!
生答谜底:鹅
师:你们喜欢鹅吗?想和它交朋友吗?这节课,老师给大家出了点小难题,你把它解决了,自然就成了鹅的朋友。

怎么样,同学们有信心吗?让我们一起学习吧!
【设计意图:通过猜谜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引导学生对此课感兴趣。


3. 师:首先我们做做节奏发声练习和视唱练习,边拍手边朗读,看谁读的又准又好。

节奏练习:
X xx x|x X X - I
小鸭子叫嘎嘎嘎
小花猫叫喵喵喵
山羊叫咩咩咩[来源:学科#网Z#X#X#K]
小母鸡叫咯咯咯视唱练习:
3 5i 6| 5 -| 3 5i 6| 5 - | i 65 3 |223 2| 1 - ||
小猫去钓鱼,小猫去钓鱼,大鱼小鱼,钓了许多条。

(教师弹唱旋律,从C大调往上演唱,学生依次唱歌谱填词,教师提示学生口型
张开,笑肌抬起,有表情的演唱)
【设计意图:节奏发声练习和视唱练习是音乐素养的常规教学,使学生的声带打开,同时为本课演唱歌曲做好铺垫】
活动2【导入】(二)导入新课:
1.导入歌曲[来源:学|科|网Z|X|X|K]
师:同学们看到鹅,你能想到哪首古诗呢?谁能来朗诵一遍。

(指名朗诵《咏鹅》)
师:读的真好!这首诗是我国唐代著名诗人骆宾王七岁时写下的,诗中描绘了鹅在水中嬉戏游玩、悠闲自在的情景。

(1)师:大家仔细听《咏鹅》这首歌,听后说说《咏鹅》这首诗,在歌曲中播
放了几遍?同学们都伸出你的手,当听到第一遍时伸出一个手指头,听到第二遍
时再伸出一个手指头,最后看看到底是几遍?(4遍)
(师出示课件)同学们仔细看大屏幕的歌谱,你发现了什么?这位同学说说《咏鹅》
这首诗在课本只出现两次,为什么我们要唱四次?
(生答教师做总结)因为这首歌的旋律当中出现了反复跳跃记号。

(认识学习反复跳跃记号在课本中的位置)
师:接下来听老师完整地演唱一遍歌曲,同学们用你的小手指歌词。

(师有感情的范唱)
师:同学们,要想学好歌曲,难题又出现了,按节奏朗诵歌词,你们有信心吗?
好,把你们的能力展现给老师吧!
活动3【讲授】(三)学习歌曲
(1)按节奏读歌词
听说同学很喜欢朗诵,但按照一定的节奏读可不太容易,请看大屏幕(师播放课件:按节奏读歌词)
试试看你会读吗?听老师读一遍,(师按节奏读歌词)。

鹅鹅丨鹅0丨曲项向天丨歌―丨白毛丨浮绿水丨红掌拨清丨波—II
鹅鹅丨鹅曲项丨向天丨歌一丨白毛丨浮绿水丨红掌拨清丨波一II [来…]
听完之后,你发现了什么?(这两种节奏不同。

)有什么不同?(原来呀,第一
种节奏在鹅后使用了休止符,这就要求大家在演唱的时候,遇到“0”注意停顿)我们来完整练习一下。

(2)学生集体拍手打节奏。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目的是体现节奏两种节奏的不同,从而引出休止符,对比两个节奏的不同以及注意休止符的位置。


(3)学生自由演唱歌谱,感受旋律的不同。

教师纠正错误的地方,教师讲解歌曲中出现的四分休止符和反复记号的地方,让学生了解它们在歌曲中的作用。

(4)放范唱录音,学生听歌曲的情绪——优美的。

(完整的听歌曲,并自我创编动作)
(5)教师有表情地逐句教唱歌曲,学生跟唱。

(6)学生集体演唱歌曲,教师进行反馈教学。

(7)让学生分男女生用优美的歌声,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活动4【练习】(四)表现歌曲
优美的音乐,激起了我们的表演热情,老师认为每个同学都有表演天分,你能用你喜欢
的方式来表现我们今天所学习的歌曲吗?可以和你的同桌想办法合作表演,看谁的动作最新颖、有创意、最精彩,谁的表情最丰富。

5
1. 演一演
学生分组讨论,分别分了三个小组:朗诵组、表演组、配乐组。

(教师提示:朗诵组的同学想想诗的意境,体会朗读时诗歌的韵味。

表演组的同学在美妙的歌声和优美的舞姿中,自由想象,模仿鹅在水中游的姿态,模仿鹅伸长脖子高声歌唱的形象……把鹅的各种形态惟妙惟肖地用动作表现出来。

配乐的同学拿起自己喜欢的小乐器随着音乐的节拍打起来吧。


(多媒体播放歌曲,学生自由表演,教师巡回指导,启发学生开阔思路)
师评:同学你们用优美的舞蹈和配乐来反映了这首歌曲的意境,表现了歌曲优美
的情绪。

使歌曲变得更加生动起来。

你们真棒!
2. 综合展示表演
师:刚才同学们都运用了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了这首歌曲,大家都做得非常好,我们现在把我们所有的创造表演跟我们的歌曲结合起来,好吗?
文学组朗诵组先朗读一遍《咏鹅》,然后放歌曲录音,歌舞表演组和乐器配乐组的同学跟音乐演奏。

师生评价,生生互评。

【设计意图:I •采用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既能发挥集体的智慧,又能让学生各展才能。

2 •用多种形式表现歌曲,加深学生对歌曲的体会和理解。

3•通过
创造、体验、合作,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

4.通过互相评价,使学生提高自身的表演和欣赏水平。


活动5【活动】(五)拓展
欣赏不同版本的古诗新唱歌曲
听赏谷建芬创作的歌曲《咏鹅》。

【设计意图:让学生欣赏不同版本的古诗新唱歌曲,感受乐曲一首诗歌两种风格的多样性,讨论对比之后体会的感受】
活动6【作业】(六)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你们开心吗?
让我们唱着这首优美的歌曲,带着愉快的心情离开教室,下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