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美国对华反倾销典型案例分析及我国应对对策

美国对华反倾销典型案例分析及我国应对对策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题目:美国对华反倾销典型案例分析及我国应对对策装订线美国对华反倾销典型案例分析及我国应对对策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加入WTO以来,中国经济得到了持续、稳定、快速的发展。

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以及与外部世界经济交往的日益频繁,中国的商品出口也开始遭遇难题,尤其是来自美国的反倾销。

近年来,中美贸易迅速,美国是我国最大的贸易伙伴,而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也频繁发生,同时也是对我国发起反倾销制裁的头号大国。

美国对我国的反倾销已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主要障碍之一。

通过近年来美国对华反倾销现状的分析,总结出美对华反倾销的主要原因。

结合对两个典型的美对华反倾销案例的分析,通过失败的案例分析反倾销带给我们的影响和危害,通过成功案例分析成功背后带给我们的启示。

最后,结合案例探究了面对反倾销时我国应采取的对策。

关键词:美国反倾销危害启示对策ABSTRACT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especially since joining the WTO, China's economy maintained a sustained, stable and rapid development.With its sustaine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opening up of the continuous deepening and with the outside world economic exchanges have become more frequent, especially from the United States anti-dumping. In recent years, the United States with China's trade rapidly, the United States is China's largest trading partner, and the trade friction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is frequent, but also to our country anti-dumping sanction number one superpower. The United States to our country the anti-dumping has become China's foreign trade of one of the main obstacles.Through to the American antidumping cases against China an overview of current situation, combined with the us anti-dumping case studies of the reasons and bring us the effect and harm, and explores the American antidumping cases against China in its revelation to us and countermeasures.Keywords: The United States Anti-dumping Damage Revelation C ountermeasure目录一、美国对华反倾销现状及原因 (1)(一)美国对华反倾销现状 (1)(二)美国对华反倾销原因 (1)二、美国对华反倾销典型案例分析 (3)(一)美水产第一案 (3)1、案例概况 (3)2、中美水产第一案对我国的影响及危害 (3)(二)美国对华金刚石锯片反倾销案 (4)1、案例概况 (4)2、金刚石锯片案给我们的启示 (5)三、面对反倾销时我国应采取的对策 (8)(一)加强政府间的对话沟通协调 (8)(二)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8)(三)加强与国际上其他有关国际组织的合作 (8)(四)增强防范意识 (9)(五)放远眼光制定健康可长期发展的贸易计划 (9)结束语 (10)参考文献 (11)一、美国对华反倾销现状及原因(一)美国对华反倾销现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进出口贸易发展迅速。

中国已成为美国反倾销诉讼最多的国家。

90年代以来,尤其是WTO成立以来,美国反倾销的国别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随着中国产业竞争力的不断提高和对美出口的迅猛增长,1995—2005年,中国代替日本成为美国反倾销的首要对象国。

10年来美国共对中国发起反倾销60起,远远超过位居第二位的日本。

由此可见,中国已经成为有史以来遭受美国反倾销诉讼最多的国家。

美国从1980年到2005年年底26年间,总共对华发起反倾销调查76起,年均3起。

从2001年中国入世以来的2002、2003、2004年的三年间共发起23起,年均约为8起,远远高于以往的平均数。

美国作为我国对外贸易第二大贸易伙伴,2011年1-11月中美双边贸易总值为4054.35亿美元,占同期我国对外贸易总额12.25%。

其中,我国对美出口总值为2951.66亿美元;进口总值为1102.68亿美元。

美国国内认为,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的迅速增长损害了美国经济。

因此,近年来美中贸易摩擦不断,在美国反倾销案占全球比重下降的形势下,对我国案例的比例却在不断上升,美国加强对中国反倾销和反补贴的调查等贸易壁垒力图阻止中国的产品向美国出口,防止美中贸易逆差的继续扩大。

(二)美国对华反倾销原因第一,我国与美国之间有着东西方文化差异,对中国企业缺乏信任感。

美国很多企业认为中国产品特别是食品存在着严重的质量和安全问题,其实这是与客观事实相差甚远的。

“中国制造”的产品绝大多数是安全的,极少数有问题的产品不应成为对中国产品普遍设限的理由,来自中国的食品、药品、化妆品等的不合格率低于1%,而这些产品在美国市场的份额也低于1%。

在一些美国人看来中国的许多企业存在诚实、诚信的缺失,认为中国企业整体上存在贸易公平性问题、诚实度问题、贸易自由度问题,这表现在国际贸易上就往往会出现贸易非正当行为、不规矩、恶意倾销[1]。

于是,美国方面也没有查一下就认定中国产品不合格,不安全,这种做法是不公平的。

许多盲目的、非理性的反倾销的贸易保护措施其实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出台的。

第二,美国是一个判例法的国家,直到今天,仍把中国作为非市场经济国家对待。

长期以来,美国将中国认定为非市场经济国家或市场经济转型国家,对我国的出口商品在进行反倾销调查的时候,不是以我国国内的价格为依据,而往往由进口国采用“替代国”的标准计算倾销幅度,并且在选择替代国时故意选择与中国实际情况相差甚巨的国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金融、贸易、政府规模、商业自由、财税负担、劳动力自由等方面的改革成效已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经济市场化程度显著提高。

于此同时,在中国政府的重大努力下,在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问题上已经有了很大的突破:2004年4月14日,中国在市场经济地位问题上首次取得了突破,中国和新西兰同时宣布,新西兰承认中国的完全市场经济地位。

第三,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对美国连年贸易顺差,美国为了应付国际收支危机,对我国进行反倾销保护自己。

美国的行业组织对政府的决策有很大影响力,政府在制定政策的过程中不能不考虑行业组织的意见,面对着美国国内企业的抱怨,美国方面认为:中国原因导致美国制造业衰落,中国工人突然抢走美国人的工作。

美国制造业相对衰落是不争的事实,这主要是由于美国的经济结构调整而非中国因素造成的,美国失业问题主要是由于利用高科技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美国经济衰退的结果,中国因素的影响其实是非常有限的[2]。

相反,中美贸易每年为美直接创造数十万个就业的岗位,并间接支持数以百万计的就业机会。

从消费角度来说,美国能进口更便宜的货物肯定是更利于提高美国人民的生活水平的,但问题是,便宜的货物已经对美国的制造业造成了不小的损伤,造成了美国同类产业的停工、失业和技术流失,这些都直接影响了美国本国的利益,从而造成国际收支危机。

二、美国对华反倾销典型案例分析(一)中美水产第一案1、案例概况美南方虾业联盟(由北卡罗来纳、南卡罗来纳、佐治亚、佛罗里达、亚拉巴马、密西西比、路易斯安那和得克萨斯等南部八州的虾生产和加工商组成)于2003年12月向美国政府提出申诉,声称中国、泰国、越南、印度、巴西和厄瓜多尔等六国的虾产品以低于本国和其他第三国的市场价格在美国销售,从而对美国虾农造成了伤害,要求对六国的进口虾实施反倾销措施,美国商务部2003年12月31日宣布对上述6个国家进行调查。

2004年2月17日(美国当地时间),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建议对原产于中国等6个国家的冷冻和罐装暖水虾征收高额的反倾销税。

2004年7月6日,美国商务部出台初裁结果:宣布中国和越南对美国的虾出口倾销行为成立,初裁对从中国进口的虾征收7.67%至112.81%的反倾销税。

消息传出,在我国水产业,特别是虾产业中引起了强烈震动,使我虾产品出口严重受阻。

自2004年下半年开始,我国几乎失去了美国虾产品市场,这是我国进入世贸组织后,在国际贸易中遭受的第一起有关水产品的反倾销调查[3]。

2、中美水产第一案对我国的影响及危害(1)中国水产品出口受到巨大损失国内企业为了保住客户,只有降低价格,致使利润的大幅下降;同时又怕价格制定的过低,引起反倾销制裁。

我国食品行业协会规定,出口的小龙虾整虾不得低于0.75美元/磅,虾仁不得低于2.27美元/磅。

但企业在实际出口时,往往不能守住这一底线,有时只能被迫放弃到手的订单。

在中美水产第一案中,一家南方企业因为仅有对虾一个产品,生产线只能生产出口这一产品,且只有美国一个市场,结果在2004年6月不得不全面停产。

而此前,其半年出口额就已经达到2000多万美元了,2003年9月新建流水线也才刚刚投产,损失惨重。

2004年4月,我国渔业大省,浙江虾产品对美国的出口全面停止;2004年3~6月,我国虾产品主产区,广东虾产品对美国的出口仅为1010吨,降幅达85.9%。

此4个月出口量比前2个月下降了37.6%[4]。

2004年,我国向美国出口海产虾6.61万吨,同比下降18.84%;金额3.386亿美元,同比下降 23.78%。

而2004年美国虾产品进口量在50万吨的水平,我国虾产品占有率仅为13.2%。

(2)出口受阻的水产品连带冲击国内市场美国是一个竞争力强,而且富有弹性的市场,中国的水产品一旦退出美国市场,其在美国的市场也会被其他国家所替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