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汕头市潮南区中考语文试题

汕头市潮南区中考语文试题

汕头市潮南区中考语文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积累与运用 (共12题;共68分)1. (2分)划线字注音都正确的是()A . 揣(chuǎi)摩惴惴(zhùi)湍急(tuān)B . 香菱(líng)凌(líng)云棱角(líng)C . 塞(sài)上山寨(zhài)关塞(sài)D . 墟(xū)里嘘(xū)寒欷歔(xú)2. (2分)下列书写错误最多的一项是()A . 喷涌缠绕红熟珠丝马迹B . 谰语班谰亘古申吟C . 丰绕泛烂桨液飘扬过海D . 镐头土穰蚱蜢原野3. (2分)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夏天的雁南飞,真是我们纳凉避暑、休闲娱乐的好季节。

B . 我们一定要发扬和继承世界闽商精诚团结、共谋发展的精神。

C . 通过这次社区劳动,使她更喜欢参加青年志愿者活动。

D . 钱伟长老人的一生,是坚定不移地追求光明、追求真理的一生。

4. (2分)下列句子表达错误的一项是()A . “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独”字映衬出环境的幽静、空旷,也暗示作者的“痴”(不同凡响),为下文做伏笔。

B . “痴”与课文开头“独往湖心亭看雪”相呼应,写出了作者超然脱俗的性格。

C . 作者写作本文时,明朝已经灭亡,可是他仍然用明朝的年号,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怀念。

D . 作者以舟子的喃喃之语来收束全文,画龙点睛,深化意境。

对此迷人雪景,“痴”情人不止“我”一个,这也是一种巧妙的正面描写。

5. (8分)(2017七上·祁门月考) 默写填空。

(1) ________,便引诗情到碧霄。

(刘禹锡《秋词》)(2) 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3)峨眉山月半轮秋,________。

(李白《峨眉山月歌》)(4)《次北固山下》一诗在描写景物、时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5)《<论语>十二章》中阐释“学”与“思”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6)《<论语>十二章》中认为能保持君子风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7)《诫子书》中常被人们当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8)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________?6. (4分)写出与“风吹苦草绿”构成对偶的一句。

7. (1分) (2017八下·林甸月考) 张爷爷患高血压病,近日收到女儿从外地寄来的降压药,但不知怎么服用。

下面是降压药说明书中的部分内容。

请你从中选取必要的信息,用自己的话转告张爷爷,要求语言简明,表达得体,不超过30字。

【性状】本品为薄膜表片,除去薄膜衣后显白色。

【适应症】用于治疗高血压。

【规格】5mg/片。

【用法用量】成人每日推荐剂量为10mg,每日一次,早晨服用较好,饭前饭后均可。

可以长期连续用药。

你对张爷爷说:________。

8. (4分)(2013·潍坊) 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问题。

①那辆车也真是可爱,拉过了半年来的,仿佛处处都有了知觉与感情,祥子的一扭腰,一蹲腿,或一直脊背,它都就马上应合着,给祥子以最顺心的帮助,他与它之间没有一点隔膜别扭的地方。

赶到遇上地平人少的地方,祥子可以用一只手拢着把,微微轻响的皮轮像阵利飕的小风似的催着他跑,飞快而平稳。

拉到了地点,祥子的衣裤都拧得出汗来,哗哗的,像刚从水盆里捞出来的。

他感到疲乏,可是很痛快的,值得骄傲的一种疲乏,如同骑着名马跑了几十里那样。

②快到立秋,他又拉上了包月。

这回,比以前所混过的宅门里的事都轻闲;要不是这样,他就不会应下这个事来。

他现在懂得选择事情了,有合适的包月才干;不然,拉散座也无所不可,不象原先那样火着心往宅门里去了。

他晓得了自己的身体是应该保重的,一个车夫而想拚命﹣﹣象他原先那样﹣﹣只有丧了命而得不到任何好处。

经验使人知道怎样应当油滑一些,因为命只有一条啊!(1)两段文字出自中国现代小说《________》。

(2)根据两段文字的描述,可以看出主人公的生活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造成小说主人公悲惨结局的根本原因是什么?9. (13分) (2017八上·抚顺期末) 阅读【甲】【乙】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舜发于吠亩之中,傅说举于版兢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吴既赦①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曰:“女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

终灭吴。

【注释】①赦:赦免。

(1)解释下面划线的字。

①行拂乱其所为________②吴既赦越________(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②食不加肉,衣不重采。

(3)用一个成语概括【乙】段的故事。

(4)【甲】【乙】两文共同论述了一个什么道理?10. (9分) (2017九上·乌拉特前旗月考) 阅读下面记叙文,回答问题。

《母亲教我一首歌》①言传与身教似乎是两首听不够的歌谣。

在我的记忆里,父亲言传的方式是拿别人的事明理,母亲身教的方式是用自己的行为感化。

两首歌的歌词一对唱,听起来言传的声音更响亮,其实心里都敬佩身教的力量。

②母亲目不识丁,形象也不算美丽。

不知为什么,她经常唤起我深深的敬意和最真诚的仰望;母亲不会循循诱导,只欣赏事实,只相信勤劳这首生命的赞歌。

她给我的印象是不停地干活,凡是自己能干的从不求人。

忙忙碌碌一生简朴,即使在物质非常丰富的今天,她宁可舍掉金钱,也不浪费食物。

小气的她经常惹我怪怨,她不解释,用沉默代表一种坚信。

如今,暗暗回味才知道是自己的轻浮。

③母亲最常用的一句口头禅,惯吃惯喝不惯懒惰。

④我发现她经常暗自流泪,一旦有人来访,马上会擦干眼泪,用笑容回敬对方,生怕自己的心事传染给别人。

但影响我的是沉稳,不急躁,不亢不卑,用一双永不消闲的手在暗中传递一种力量。

我们也在收敛自己的行为模仿一种高尚,我们也在规劝别人提醒自己,可我们很难无视自己的存在,想尽办法体现一种能力,生怕别人忽视。

这种有意表现与默默的习惯一对比,脆弱与坚韧不辩而知。

⑤她眼中的优秀子孙,不是天生聪明坐享其成,而是勤劳勇敢不怕流汗。

她永远深信勤能补拙的常理。

这些似乎我们都知道,为啥我们眼中的灿烂一种是财富一种是智慧,唯独要隐去勤劳善良这幅貌不惊人的风景?也许动与静,行与想永远要包裹人间的真伪,混淆天妒英才与我不逢时的无奈。

当我们的人生感慨用血泪清洗时,不能不回望母亲那双从不疲倦的手还在耕作,那样从容,那样自信,像一种无声的希望在祈祷。

⑥她用勤劳养育了一群子孙,用简朴与低调谱成世界上最美的歌谣。

⑦她没有念过一天书,这不是她的错,没听到她有过任何的怨言,然而她把父母的遗像恭恭敬敬摆在案前,经常燃香敬供。

看似举手之劳有点滑稽,细细一品,原来是感恩的情敬畏的魂留恋还在燃烧的生命。

当一群子孙围绕着她称颂她的功绩时,她的笑容最美最甜,像个孩子,不知把那份激动分享给谁更满意。

然而苍老的皱纹里,还在卷曲所有儿女的心事,疲倦的双手还在修改动听的歌词。

⑧母亲的一生,没有豪言壮语,只有无私地付出。

我们为她做过什么?只有汗颜,愧疚与无尽的悔恨。

她不为金钱贪心,不为贫穷自卑,凭自己的能力改变自己。

给我留下三间草屋和一生勤俭持家的习惯,可是我不敢说她不富有,不敢说她不高尚。

她的身教远远胜过书本里的豪言。

⑨这首歌也许唱了几百代,也许我们都在唱。

可是勤劳这首永恒的歌词好像正在隐退,被一种优越的辐射覆盖。

对此,谁能平静于心?我终于理解母亲的一片苦心,勤劳这首一直传承的歌谣,是用血和泪凝聚成的财富,听懂它,就能享用一生荫及子孙,改写自己的人生,展现自己的魅力。

(1)作者说“母亲教我一首歌”,请你阅读全文,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概括这首歌的主旋律。

(2)请你谈谈对末段中句子“可是勤劳这首永恒的歌词好像正在隐退,被一种优越的辐射覆盖。

”的理解。

(3)请联系全文内容,谈谈文中的“我”或“母亲”两个人,谁更幸福?请你当一当文中“我”的代理发言人,以第一人称说说这种“幸福”的感受。

(50字左右)11. (16分) (2017七上·怀柔期末)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这世上没有你不行①人为何而生?每一个人,既生于世,必有他独特的用处。

②这是一位老太太教我的,她晚年因战祸而家破人亡,卖掉了大房子,只留下偏处旧地产一隅的小茶室自住。

③这件事发生时,老太太正在伊豆山温泉旅行、有个十七岁的男孩在伊豆山投海自杀,被警察救起,他是个孤儿,愤世嫉俗,末路穷途。

④老太太到警察局要求和男孩见面,警察知道老太太的来历,同意她和男孩谈谈。

⑤“孩子,”她说时,男孩扭过头去,像块石头,全不理她,老太太用安详而柔和的语调说下去,“孩子,你可知道,你生来是要为这个世界做一些除了你没人能办到的事的吗?”⑥她反复地说了好几次,男孩突然回过头来,说道:“你说的是像我这样一个连父母都没有的孩子?”⑦老太太不慌不忙地回答:“对,正因为你没有父母,所以你能做些了不起的妙事。

”⑧男孩冷笑道:“哼,当然了!你想我会相信这套?”⑨“跟我来,我让你自己瞧。

”她说。

⑩“老糊涂……”男孩嘴硬腿不硬,还是跟着走了出来。

他当然不愿意留在警察局,但也别无去处。

⑪老太太把他带回小茶室,叫他在菜园里打杂。

虽然生活清苦,她却对男孩爱护备至。

男孩也慢慢地不像以前那么倔强,内心变得安稳平和了。

⑫为了让他培育些有用的东西,老太太给了他一些生长迅速的萝卜种。

十天后萝卜发芽生叶,男孩得意地吹着口哨。

萝卜熟了,老太太把萝卜腌得可口,给男孩吃。

⑬后来男孩用竹子自制了一支横笛,愉快地吹奏自娱,老太太听了也很高兴,赞道:“除了你没有人为我吹过笛子,乔治,真好听。

”⑭男孩似乎渐渐有了生气,老太太便把他送到高中念书。

高中毕业,乔治白天在地下铁道工地做工,晚上在大学夜间部深造。

毕业后,在盲人学校任教。

⑮学生们常用手摸着乔治健壮的肩膀说:“啊!你真是又高大又健壮!”⑯“你因为胸部这么厚实,所以中气足,吹起笛子来能一口气吹那么久,是吧?”⑰“你吹笛子,能使我知道很多东西的形状和颜色,简直像看到了一样。

”⑱听了盲学生的话,乔治对老太太说:“现在,我已相信,真有别人不能,只有我才能做到的妙事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