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课题立项程序的几点思考“科研项目课题制管理科学化问题研究”课题组文章提要:课题制是二战以后西方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科研组织管理模式,目前在我国的人文社会科学科研管理屮也得到了广泛运用。
文章重点从课题立项环节,梳理了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屮课题制的主要实践及存在的基木问题,据此提岀要建立全国性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和研究课题数据库,建立科研人员学术信用档案制度,建立课题主持人报告和答辩制度,进一步完善同行专家遴选办法,研究建立“项目官员”制度,科学核定人员经费,探索建立与现行课题制相配套的基础研究资助方式等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课题制立项管理经费管理科研管理课题立项是课题制实施的首要环节。
选择合适的资助对象(包括有价值的研究选题和有潜质的研究团队),对保证课题研究成果质量,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益具有基础性意义。
因此,各类课题资助者对立项环节都极为重视。
一、课题立项程序的现状与问题1.发布研究选题,明确科研重点研究选题反映课题资助方组织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提示拟资助的主要研究方向和重点研究领域,对课题申报发挥着具体指导作用。
目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科研经费的主体来源仍为国家各级财政拨款。
为引导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面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主战场,服务于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各类科研管理部门都会在课题立项前拟定选题计划,指明课题研究的优先资助领域。
如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的选题计划主要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五年规划要点》和《年度课题指南》。
其形成是由全国社科规划办首先向有关部门广泛征集研究课题,并委托各学科规划评审纽•提出建议, 经全国社科规划办汇总整理,报全国社科规划领导小纟R审定。
⑴中国社会科学院自2000年实施重犬课题制度以来,每年均会根据科研发展规划,在征求各研究所有关意见基础上,伟I绕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拟定并发布《重大课题选题指南》,指导备年度重大课题申报工作。
从具体指导作用看,研究选题大体可分为“指导性选题”和“指令性选题”两类。
“指导性选题” 指,选题只提岀主要研究方向和重点研究领域,申报者据此自行确定课题具体名称,提岀拟研究重点和主要成果形式等。
“指令性选题”指,选题即为课题具体名称,屮报者须原题屮报,一般不得更改。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选题指南》坚持指导性选题与指令性选题相结合的原则。
[2]屮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研究选题基木为指导性选题,允许研究人员在《选题指南》指导下,根据H己的学术积累和科研专长具体设计课题名称。
从多年来课题制实践情况看,根据指导性选题确立H选课题,由于符合科研人员的研究兴趣,有助于充分发挥其科研专长,因而更有可能做出优秀科研成果。
根据对屮国社会科学院白200()年以来的三届优秀科研成果评奖的有关数据分析,在全部382项获奖成果屮,白选课题成果有139项,占36.4%,所占比例为齐类课题类别Z首。
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时代性和民族性。
实践证明,制定选题计划具体指导哲学社会科学课题研究,对引导广大研究人员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努力用创新的研究成果为屮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是非常必要的。
这也是哲学社会科学坚持立足国情,立足当代,以研究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大力弘扬马克思主义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的基木要求和有力保证。
但以上白选课题的管理实践也提醒我们,乞级科研管理部门在拟定选题计划时,要在坚持既定科研方向和科研重点,保证科研经费使用效益的前提下,允许和鼓励科研人员根据白己的学术兴趣和科研专长,进行适当比例H选课题的白由探索,潜心研究,努力完成代表个人学术水平的科研精品,这同样也是繁荣发展新时期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途径。
2.以主持人为核心,白由组建课题组课题制是指按照公平竞争、择优支持的原则,确立科研课题,并以课题为中心、以课题组为基木活动单位进行课题组织、管理和研究的一种科研管理制度。
这就必然要求实行课题主持人负责制, 允许以课题主持人为核心,跨部门、跨单位择优聘•用课题组成员,实行优化组合,改变过去以“单位”为核心的科研管理模式。
近年来,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课题主持人负责制已在乞类课题立项和管理实践屮得到贯彻。
以课题主持人为核心,打破原有的单位、部门和所有制界限,择优聘•任课题组成员,形成以课题组为基木活动单位的人才流动新机制,已成为各类课题研究的基本特点。
如国家社科基金项li明确提出要“面向全国,公平竞争,择优立项。
”⑷屮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提侣所内外、院内外合作联合攻关。
”⑸酱南大学规定“科研项目可根据实施需要,打破单位所有制界限进行优化纟R合。
学校鼓励交叉学科的组合申报,对不同学院不同学科的责任人在考核、奖励和职称评审时将该责任人与总研究课题的责任人同等对待。
”⑹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相对于备类“基金制”课题立项效果而言,由于现行部门财政预算管理制度的规定,“单位制”项目在组建跨部门、跨单位课题组,开展合作研究方血还较为薄弱。
根据对屮国社会科学院近三届优秀科研成果评奖的有关数据分析,在全部382项获奖成果屮,院内合作研究(包括个人研究、所内合作研究、院内所际合作研究)完成的成果有329项,占86」%;院外合作研究(包括院外国内合作研究、院外国际合作研究)完成的成果只有53项,占13.9%。
⑺这表明,“单位制”课题的跨单位、跨部门立项丁作距课题制的真正要求还有一定羌距。
但我们相信,随肴我国科研单位人事和财务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科研人才的实质性流动不断加快,此方面问题将逐步得到解决。
为提高课题立项质量,课题资助方往往会对主持人的申报资格,如职称、年龄、学术经历等提出具体要求。
如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规定,“申请重点项H和一般项日,应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相当于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申请青年项目者,不具备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须由两名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同行专家推荐。
” [8]屮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的屮请人则“应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且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申请者,需有两位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同行专家书面推荐。
” [9]根据笔者对屮国社会科学院第五屈优秀科研成果评奖有关数据的分析,在147位主要获奖者中,研究员有119位,占81%;副研究员有27位,占18.4%;助理研究员有1位,占0.7%。
[,01上述数据表明,高级研究人员是我国科研队伍的学术屮坚。
为保证备类课题的研究质量和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课题申报环节关于主持人职称的规定是有一定合理性的。
除职称要求外,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还规定,“屮请重点项目,必须是完成过省、部级以上社科研究项目的项目负责人。
” 11,1这一关于主持人学术经历的规定引发了有些学者的激烈批评。
他们认为, 主持过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的研究人员其研究水平并不一定比未主持过的都高;其次,省部级科研项目的完成质量并不一定就比省部级以下项目高」2]应该说,将科研项H人为地划分为国家级、省部级、厅局级等,这是“官木位”理念的体现,违背了学术研究的基木规律。
我们相信,随着我国科学、规范的学术评价体系的逐步建立,类似规定必然会被取消。
3.严格评审办法,提高立项质量严格、规范的立项评审稈序,是提高课题立项质量的制度保证。
目前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成立由同行专家纽•成的评审小组进行立项评议,市课题资助方根据同行专家评议意见行使最终审批立项权,是较为常见的课题立项办法。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由全国社科规划办通过设立专家库,按学科划分为学科评审组,届时抽取一定数量的成员参加会议评审……但全国社科规划领导小组对拟立项项目及资助金额行使最终审批权。
”〔⑶屮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的评审稈序为,“研究所学术委员会评议推荐,院重大课题评审委员会评审,院务会议审批……院按大学科设置重大课题学科评审委员会。
” [14]通过招投标方式立项研究课题,在H然科学研究领域较为常见,如国家“863计划”、“973计划” 等许多研究课题,均是通过招投标方式立项的。
问但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此种立项方式还比较少。
屮国社会科学院曾于1994年组织立项过部分院级招标课题,但实施效果并不很理想,此麻再也没组织立项过类似课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也允许通过招标方式落实,[⑹但2000年建立重大课题制度以来,诡无通过招标方式立项的重大课题。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真至20()5年才第一次部分试行招投标方式立项,有关经验诣需进一步总结。
[⑺关于引入社会屮介机构进行课题立项评审,由于目前具有权威性的社会学术屮介机构还很少,因而实际操作难度较大。
从长远看,课题立项环节,充分发挥同行专家和社会学术屮介机构作用,符合条件的实行招投标立项,将是必由之路。
随着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投入主体的多元化,“基金类”课题将逐步成为备类课题的主体,“单位类”课题只能为补充。
为提高科研基金使用效益,实现莫正意义上的跨地区、跨单位、跨部门的公平竞争,择优资助,符合招投标条件的课题必将实行招投标立项。
同时,随着我国科研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备类具有权威学术地位和良好社会声誉的学术中介机构将不断涌现,这也为通过此类屮介机构进行课题立项评审提供了可能。
4•科学核定经费,细化预算编制科学、合理地核定课题资助经费是立项评审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科研经费使川效益的基础性工作。
根据课题规模以及管理工作的需要,课题资助方式分为“成木补偿式”和“定额补助式”。
所谓成木补偿式,是指对受资助课题的成木费用进行部分或全额补偿的资助方式,它由归口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对课题年度成木预算建议进行审查并批复,课题年度实际支出须严格按批复预算执行。
所谓定额补助式,是指对受资助课题提供固定数额经费的资助方式,资助额度依据评议专家意见和相关财政、财务政策并按规定程序审核品确定。
资助额度一经确定,一般不做调整。
从课题制实施的实际情况看,以上两种经费资助方式同时存在,但定额补助式更为普遍。
如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资助经费“一次核定,分期拨付,包干使用,超支不补。
”〔冈屮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的研究经费一次核定,分期拨付,专款专用。
”[⑼编制课题经费预算的主要内容包括“计划管理费”和“课题研究费”两大类。
所谓计划管理费, 是指由归口部门使用,为管理科研计划及其经费而支岀的费用。
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将“管理费”列入项目资助经费的使用范囤,“管理费指项目负责人所在单位科研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提取的管理费。
”[绚由于科研经费数额有限,为保证全部科研经费都用于学术研究,屮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经费预算专指课题研究费用,不包括管理费用。
0】所谓课题研究费,是指课题研究过稈屮发生的所有支出。
课题研究费的实际核算内容包括与课题研究有关的所有“育接费川”和“间接费用”。
直接费用是指课题研究过程屮使用的可以直接计入课题成木的费用,一般包括人员费、设备费及其他研究经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