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几种铁的氧化物的化学性质
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几种铁的氧化物的化学性质
2.D
【解析】
【详解】
A.氧化铁与稀盐酸生成氯化铁和水,盐只有一种,故A不符合题意;
B.铜与浓硫酸加热反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和水,盐只有一种,故B不符合题意;
C.钠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钠,盐只有一种,故C不符合题意;
D.氯气通入烧碱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盐有两种,故D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D。
故答案为:B。
6.C
【解析】
【详解】
A.MnO2是黑色粉末,但与稀盐酸和稀硫酸均不反应,故A错误;
B.石墨粉是黑色粉末,与稀盐酸和稀硫酸均不反应,故B错误;
C.FeO是黑色固体,能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生成亚铁盐和水,故C正确;
D.Fe2O3能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生成铁盐和水,但Fe2O3是红色固体,故D错误;
A.都有铁盐生成B.都有亚铁盐生成
C.都是氧化还原反应D.反应中都无电子转移
二、多选题
10.工业炼铁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时会发生如下一系列反应:
3Fe2O3+CO=2Fe3O4+CO2Fe3O4+CO=3FeO+CO2FeO+CO=Fe+CO2
某次实验中,用CO还原4.80g氧化铁,当固体质量变成4.56g时,测得此固体中只存在2种氧化物。则此固体成分和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可能的是
A. B. C. D.
6.能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发生反应的黑色固体是( )
A.MnO2B.石墨粉C.FeOD.Fe2O3
7.Fe2O3和铁粉的混合物中加入适量稀H2SO4,各物质恰好完全反应,测得溶液中不含Fe3+,且Fe2+与H2物质的量之比为4:1,那么在反应中Fe2O3、Fe、H2SO4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1)先用稀硫酸洗去废铁屑表面的铁锈,然后用蒸馏水将铁屑洗净。
①除锈反应的离子反程式是__________。
②判断铁屑洗净的方法是__________。
(2)将KNO3溶液的pH调至2.5。从氧化还原的角度分析调低溶液pH的原因是__________。
(3)将上述处理过的足量铁屑投入(2)的溶液中。如图表示该反应过程中,体系内相关离子浓度、pH随时间变化的关系。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铁的化合物有关化学性质,熟记Fe3+和Fe2+的检验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5.B
【解析】
【详解】
四氧化三铁的物质的量是 ,与稀硫酸反应溶液中亚铁离子的物质的量是 ,与重铬酸钾的反应中失去 电子。在反应中Cr元素的化合价从 价降低到 价得到3个电子,则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可知消耗重铬酸钾的物质的量是 ,则其浓度是 ;
C. Fe2O3与足量HI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碘化亚铁、单质碘和水,故C错误;
D.漂白粉的主要成份是氯化钙和次氯酸钙,往漂白粉中加入浓硫酸,次氯酸根在酸性条件下与氯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氯气,不能比较氯气和浓硫酸氧化性强弱,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将浓硫酸滴入蔗糖中,蔗糖脱水碳化并放出大量的热,碳与具有强氧化性的浓硫酸共热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水,二氧化硫使品红溶液褪色是解答关键。
A.当n(FeO):n(Fe3O4)=1:1,则Fe、O原子数目之比为(1+3):(1+4)=4:5,故A正确;
B.当n(Fe2O3):n(FeO)=2:1,则Fe、O原子数目之比为(2×2+1):(3×2+1)=5:7,故B错误;
C.当n(Fe2O3):n(FeO)=1:2,则Fe、O原子数目之比为(2+1×2):(3+1×2)=4:5,故C正确;
故答案为C。
7.C
【解析】
【分析】
Fe和Fe2O3与稀H2SO4作用,固体恰好溶解,所得溶液中不含Fe3+,且Fe2+与H2物质的量之比为4:1;依据反应Fe+2H+=Fe2++H2↑、Fe2O3+3H2SO4=Fe2(SO4)3+3H2O、Fe+2Fe3+=3Fe2+分析计算。
【详解】
Fe和Fe2O3与稀H2SO4作用,固体恰好溶解,所得溶液中不含Fe3+,且Fe2+与H2物质的量之比为4:1;
【详解】
硫酸的物质的量n(H2SO4)=4mol/L×0.045L=0.18mol,672mL氯气的物质的量为0.03 mol,根据反应2Fe2++Cl2=2Fe3++2Cl-可知反应后溶液中n(Fe2+)=0.06mol,设FeO为Xmol,Fe2O3为Ymol,由FeO+ H2SO4=FeSO4+H2O和Fe2O3+ 3H2SO4=Fe2(SO4)3+3H2O可得求解关系式X+3Y=0.18①,X=0.06②,解得X=0.06mol、Y=0.04mol,则该固体中铁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之比为(0.06 mol+0.04mol×2):(0.06 mol+0.04mol×3)=7:9,故选B。
①t1时刻前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
②t2时刻后,该反应仍在进行,溶液中 的浓度在增大,Fe2+的浓度却没有增大,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
(4)铁屑与KNO3溶液反应过程中向溶液中加入炭粉,可以增大该反应的速率,提高 的去除效果,其原因是__________。
12.铁、铝、铜等金属及其化合物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请根据下列实验回答问题。
A.FeOB.Fe2O3C.Fe3O4D.FeO和Fe2O3
4.将下列四种化合物溶于稀盐酸,滴加硫氰化钾溶液,没有颜色变化,再加氯水即呈现红色的是()
A.FeOB.Fe2O3C.Fe3O4D.Fe2(SO4)3
5.将 完全溶解在 硫酸中,然后加入 溶液 ,恰好使溶液中 全部转化为 , 全部被还原为 。则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点睛】
本题考查与化学反应有关的化学计算,掌握铁的化合物的性质,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利用方程式计算是解答关键。
9.B
【解析】
【详解】
A项、氧化铁具有氧化性,与氢碘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碘化亚铁和水,氧化亚铁与氢碘酸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碘化亚铁和水,故A错误;
B项、氧化铁具有氧化性,与氢碘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碘化亚铁和水,氧化亚铁与氢碘酸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碘化亚铁和水,故B正确;
C项、氧化亚铁与氢碘酸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碘化亚铁和水,故C错误;
D项、氧化铁具有氧化性,与氢碘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碘化亚铁和水,故D错误;
故选B。
10.AC
【解析】
【分析】
反应中CO~CO2,固体质量减少为CO获得的氧原子质量,根据固体质量差计算减少O原子,根据守恒法计算反应后氧原子物质的量,反应中Fe原子物质的量不变,可以确定反应后氧化物中Fe、O原子数目之比,结合选项判断。
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几种铁的氧化物的化学性质
一、单选题
1.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
现象
结论
A
将(NH4)2SO3加热产生的气体通入BaCl2溶液中
无明显现象
SO2与BaCl2溶液作用不产生BaSO4沉淀
B
将浓硫酸滴入蔗糖中产生的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
品红褪色
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
C
将Fe2O3溶于足量HI溶液后,加入2滴淀粉溶液
A.1:1:1B.1:2:3C.1:2:4D.2:3:5
8.在一定量铁的氧化物中,加入45 mL4 mol/L硫酸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中Fe2+能恰好被标准状况下672mL氯气氧化。则该固体中铁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之比为
A.5:6B.7:9C.3:4D.2:3
9.氧化铁和氧化亚铁都能与氢碘酸反应,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故答案选B。
4.A
【解析】
A项,FeO与稀盐酸反应生成FeCl2和H2O,加入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加入氯水,氯水将FeCl2氧化成FeCl3,溶液变红;B项,Fe2O3与稀盐酸反应生成FeCl3和H2O,溶液中含Fe3+,加入KSCN溶液,溶液变红;C项,Fe3O4与稀盐酸反应生成FeCl3、FeCl2和H2O,溶液中含Fe3+,加入KSCN溶液,溶液变红;D项,Fe2(SO4)3溶液中含Fe3+,加入KSCN溶液,溶液变红;符合题意的为FeO,答案选A。
3.B
【解析】
【详解】
CO和铁的氧化物反应时,氧化物中的一个O原子对应一个CO2分子,每一个CO2分子对应一个CaCO3,所以有下列的关系式,假设0.4 g该氧化物中含x g O原子,则:O~CO2~CaCO3关系可知:16:100= x g:0.75 g,解得x=0.12;N(Fe)∶N(O)= ∶ =2∶3,故此氧化物的化学式为Fe2O3;
参考答案
1.B
【解析】
【分析】
【详解】
A.(NH4)2SO3加热发生分解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氨气和水,二氧化硫、氨气通入BaCl2溶液中会反应生成亚硫酸钡白色沉淀,故A错误;
B.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将浓硫酸滴入蔗糖中,蔗糖脱水碳化并放出大量的热,碳与具有强氧化性的浓硫酸共热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水,二氧化硫使品红溶液褪色,故B正确;
A.Mg2+B.Fe2+C.Al3+D.Cu2+
(3)氧化铁是重要的工业颜料,用废铁屑制备它的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①操作Ⅰ的名称是________;操作Ⅱ的名称是________;操作Ⅱ的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请写出生成FeCO3沉淀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生铁中含有一种铁碳化合物X(Fe3C)。X在足量的空气中高温煅烧,生成有磁性的固体Y,将Y溶于过量盐酸后溶液中大量存在的阳离子是______________;Y与过量浓硝酸反应后溶液中含有的盐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