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压腔日立压缩机使用方面的注意事项
高压腔日立压缩机使用方面的注意事项
23
Copyright © 2006 Hitachi,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翅片挡板(有效的降 低冷媒的含油率,优 化了气体流路,更好 的冷却电机)
管 壳
日立高压腔涡旋压缩机的特点Ⅴ
内置保护器结构原理图
内置保护器安装示意图
保护器:紧贴 于电机绕组上 端部,直接感 知电机绕组的 温度;接于电 机绕组的中性 点,直接感知 电机的电流, 有效保护压缩 机.
Copyright © 2006 Hitachi,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日立高压腔涡旋压缩机的特点Ⅲ
中间压力伺服机构
调压机构(根据吸气压 力快速动态的调整背压 腔压力,适应轴向力平 衡的需要)
Hitachi Compressor
22
定盘
Copyright © 2006 Hitachi,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 高精密机加工设备,保证
涡旋加工精度,泄漏小。
Copyright © 2006 Hitachi,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低振动、低噪音特点
Hitachi Compressor
10
压缩扭力比T/Tm
压缩扭力比 30 20 10
0
• 涡旋压缩机,动盘旋转一周时, 吸气、压缩、排气过程是连续进 行的,而且,各级压力腔对称分 布,回转速度低,因此,其旋转一 周时的压缩扭力变化很小(左图 表示:往复式、旋转及涡旋式压 缩机的扭力变化)
用压力供油润滑)
压缩机中可以有较多的润滑
油起良好的润滑﹑冷却及液体
阻塞作用
点
直接吸气不存在液体制冷剂 对润滑油膜的破坏作用
承受轴向气体力的能力较好,
螺钉只起紧固作用
低压腔结构
吸气段具有较大的缓冲容积 电 机 的 工 作 环 境 较 好 ( 低 温 ﹑低压) 壳 体 大 部 分 低 压 , 气 密 性 及 受力较好 抗液击的能力较强,对进入 管道中的异物﹑杂质抵抗能力 较强
Hitachi Compressor
17
二、日立涡旋压缩机的结构特点
Copyright © 2006 Hitachi,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各涡旋厂家5HP机性能对比(工况:ARI)
Hitachi Compressor
18
品牌
5HP机型号
重量 (Kg)
排气量 (cm3/rev)
涡旋压缩机与其他压缩机相比 较之下,扭力变化幅度仅有1/10, 非常小,所以其运行时振动、噪 涡旋式 音均很小。
往复式 转子式
-10 0
180
360
回转角θ(℃)
Copyright © 2006 Hitachi,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高可靠性特点
Copyright © 2006 Hitachi,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Hitachi Compressor
各类空调压缩机制冷量大小及国内主要生产企业 7
Copyright © 2006 Hitachi,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涡旋压缩机总体特点
Hitachi Compressor
8
优点:
• 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与活塞压缩机比:零件减少 90%、体积减小40%、重量减轻15%)
机架
动盘
说明:
中间压力孔(引入中 间压力到背压腔,动 态平衡轴向气体力)
1、中间压力的引入,有效平衡 了轴向气体力,保证了动定涡 旋盘的轴向密封;
2、背压腔的设置保证了压缩机 具有轴向柔性,提高了压缩机 适应异常运转的能力,保证了 压缩机的可靠性。
日立高压腔涡旋压缩机的特点Ⅳ
内置翅片式油分离器
Hitachi Compressor
内置保护器使用原理图
Hitachi Compressor
保护器
Copyright © 2006 Hitachi,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机处于排气侧(壳体内为排气压力),称 为高压腔(一般以HITACHI为代表);
电机处于回气侧(壳体内为回气压力) ,称 为低压腔(一般以COPELAND为代表)。
两种结构的涡旋压缩机,与其结构对应具有 相应的特点,且各具优缺点。
典型高压腔涡旋 压缩机结构(日立)
排气口
吸气口
防自转滑环 内置式过流、 过热保护器
Copyright © 2006 Hitachi,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日立高压腔涡旋压缩机的特点Ⅱ
Hitachi Compressor
21
压缩机内部的油路
处于高压(Pd)油池的油
在压差(Pd-Pb)作用经曲轴油孔到上轴承 在压差(Pd-Pb)作用经曲轴油孔到下轴承
经油分离器油分离
Hitachi Compressor
20
压缩机内部的气体流路
吸气管
动定涡旋盘形成的压缩腔压缩
排出到外壳形成的腔体
冷却电机后从排气管排出
经过油分离器油分离后进入电机室
说明:
1、气体直接进入压缩腔压缩,避免形成高压与低压的二个腔体,减少压缩机的零件; 2、直接吸气减少气体的过热度,提高压缩机容积效率,提升压缩机的性能; 3、排气腔体较大,能够有效缓冲排气,降低排气脉动,减小噪音与振动。 4、直接吸气不存在液体制冷剂对润滑油膜的破坏作用,提高压缩机工作可靠性。
主轴承 压差供油
Copyright © 2006 Hitachi,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定盘
Hitachi Compressor
13
动盘
机架 曲轴
电机(定、 转子)
壳体
典型低压腔涡旋压缩机结构(谷轮)
定盘 动盘 防自转滑环 主轴承 离心供油
Copyright © 2006 Hitachi,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 无吸排气阀。减少了易损件,降低吸排气阻力损失,降低噪音与振 动,易于实现变转速
• 无余隙容积。容积效率提高 • 不直接接触,采用油膜密封。摩擦损失小,机械效率高 • 多压缩室同时工作,工作连续,压缩力矩变化平稳
缺点:
• 精度要求高,形位公差都在微米级 • 无排气阀,变工况性能欠佳 • 工作腔不易实施外部冷却,压缩过程的热量难排出,因此只能
Hitachi Compressor
壳体内高低压分隔板
14
排气口
机架 曲轴
电机(定、 转子)
吸气口
壳体
高压腔涡旋压缩机与低压腔涡旋压缩机特点对比Ⅰ
Hitachi Compressor
15
高压腔结构(Hitachi)
具有较大的排气缓冲容积,
振动小, 输气均匀
优 吸气预热小﹑容积效率高
(直接吸气)
润滑得到可靠保证(可以采
点 气容易因杂质﹑异物损坏压缩 机
较 强 的 吸 气 预 热 造 成 容 积 效 率下降 较小的排气缓冲容积,噪音﹑ 振动较大 压缩机中油量必须严格控制, 润滑密封效果较差 液 体 制 冷 剂 有 可 能 破 坏 润 滑 油膜,造成轴承润滑恶化 壳 体 内 高 ﹑ 低 压 腔 的 存 在 , 增加了密封的难度
90年代,涡旋压缩机的系列化产品相继问世。日本松下电器公司生 产出家用空调用小型全封闭压缩机;东芝公司推出列车空调用压缩 机;Carrier公司推出在冷水机组上并联使用的涡旋压缩机。涡旋空 气压缩机也得到一定的发展
Copyright © 2006 Hitachi,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 2006 Hitachi,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高压腔涡旋压缩机与低压腔涡旋压缩机特点对比Ⅱ
Hitachi Compressor
16
高压腔结构(Hitachi)
低压腔结构
缺 较小的吸气缓冲容积,吸气 消音效果较差 抗液击的能力较差 高压壳体对气密性及强度要 求较高 电机工作环境恶劣,直接吸
涡
Hitachi Compressor
旋
压
缩
机
应
用
技
术
交
流
广州日立压缩机有限公司 2020/5/15
交流内容概要
一、涡旋压缩机的发展与特点 二、日立涡旋压缩机的结构特点 三、日立涡旋压缩机的应用
Hitachi Compressor
2
Copyright © 2006 Hitachi,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日立高压腔涡旋 压缩机结构
排气口
吸气口
防自转滑环 内置式过流、 过热保护器
主轴承 压差供油
Copyright © 2006 Hitachi,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定盘
Hitachi Compressor
19
动盘
机架 曲轴
电机(定、 转子)
壳体
日立高压腔涡旋压缩机的特点Ⅰ
涡旋压缩机是怎样工作的
Hitachi Compressor
5
中压腔
低压腔 高压腔
中央排气口
Copyright © 2006 Hitachi,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涡旋压缩机的发展历史
Hitachi Compressor
6
1905年法国人Leon Creux 提出涡旋机械的工作原理,并申请美国 专利。但是由于零件的精度要求与轴向力的平衡制约了其产业化。
制冷量 (W)
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