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精神世代相传
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中华民族历来是自觉追求崇高精神、注重品格修养的伟大民族,由此而塑造的精神风貌和道德品格,正是中华民族之所以历经磨难而不衰,始终保持强大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精神支撑。
41年前的今天,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的提词,让雷锋这个伟大的名字家喻户晓、熠熠生辉。
因为这个名字的出现使3月5日这个原本平凡的日子,变的不再平凡;因为这个名字的出现,使雷锋精神在中华大地上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这种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高速发达,物欲流飞。
雷锋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雷锋和他的精神仿佛也已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社会上出现了一种言论,人们的心中也出现了一种困惑,“现在还有雷锋吗?”“雷锋精神还有必要与我们同行吗?”面对这样的疑问我们为之震撼,面对这样的疑问我们何其担忧。
因为这不但是对雷锋精神的一种漠视,更是对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的一种冷漠。
雷锋精神在一代又一代人的诠释下不断升华,它代表着先进的人生观:“做一个对人民有用的人”;高尚的道德观:“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生活的更美好”;正确的价值观:“在平凡细小的工作中,干出不平凡的业绩”。
它是一股源远流长的精神力量,早已跨越了时代的界限,超越了自身所原有的历史局限,成为了先进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雷锋的名字已经超越了国界和疆域,全世界的人民在不同的国度用不同语言读着他的故事,在不同的岗位怀着同样的真诚学着他的
精神。
美国人说:“雷锋属于世界。
”巴西人说:“雷锋应是精神领袖。
”日本人说:“要像雷锋那样生活。
”美国专门成立了学习雷锋研究会,泰国政府专门翻印《雷锋》图书发给国民学习,美国西点军校的大厅里悬挂着五位“英雄像”,首位就是雷锋。
作为21世纪的中国青年一代,有什么理由能让这种伟大崇高、流传世界的精神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什么理由不去成为传播和学习雷锋精神的生力军;有什么理由不高挚着雷锋精神的火炬与时代共同迈步。
雷锋精神表现为言行一致、尽职尽责的实干作风。
雷锋以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螺丝钉精神对待工作。
他常说,革命需要我去烧木炭,我就去做张思德;革命需要我去堵枪眼,我就去做黄继光。
郭明义把自己当作一颗保障党的事业机器正常高速运转的“螺丝钉”。
无论在部队还是在企业,无论做驾驶员还是做共青团工作,无论强化外语训练还是考统计员职称,无论在什么岗位上,他都坚持爱岗敬业、努力钻研、兢兢业业。
雷锋精神表现为追求进步、刻苦钻研的进取态度。
雷锋自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精神,追求真理、追求进步,以“秋风扫落叶”的态度对待缺点和错误。
他认为,“真正的青春,只属于那些永远力争上游的人们,属于劳动的人,永远谦虚的人。
”他把科学理论当作粮食、武器和方向盘,认真钻研毛泽东思想,阅读报纸和政治书籍,积极参加各种会议和学习活动,努力充实精神生活,改造主观世界。
雷锋精神表现为见义勇为、奋不顾身的英雄气概。
雷锋坚持把“生为人民生,死为人民死”作为自己的人生信条,出色地传承了革
命先烈的大无畏精神。
他时刻准备着为党和人民的最高利益牺牲个人的一切,直至生命。
郭明义以雷锋为榜样,时刻准备为党的事业冲锋陷阵。
在诱惑面前他坚持原则,维护国家和企业利益;在威胁面前他毫不退缩,勇敢保卫国家和企业财产。
雷锋精神表现为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革命意志。
雷锋始终具有强烈的主人翁精神,在工作上向积极性最高的同志看齐,在生活上向水平最低的同志看齐。
在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郭明义同雷锋一样,竭尽自己所能帮助别人、奉献社会,始终保持简朴的生活作风。
我们的人民怀念雷锋,我们的时代呼唤雷锋,我们需要千千万万个具有新时代特征的雷锋式的新人。
今天的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使的
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他人的帮助才能做好每一件事。
我们在谋生时需要别人的帮助,同时也会帮助别人。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就是一种可贵的
雷锋精神。
诚实守信,乐于助人也是一种可贵的雷锋精神,还有一切自己活得好,也让别人活得好的思想和行为,都是可贵的雷锋精神的延续和创新。
一句话,我们不仅需要,还应大力提倡雷锋精神。
从雷锋到郭明义,体现了社会主流道德的价值取向,生动诠释了雷锋精神的广泛性,伟大源自平凡。
雷锋由无数平凡小事升华铸就了崇高的雷锋精神,郭明义用日积月累的平凡小事传承和弘扬雷锋精神。
雷锋短暂的一生所做的都是平凡小事,但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
“只做平凡事,皆成巨丽珍”,这是董必武同志歌颂雷锋的诗句。
正是这些平凡小事中所表现出来的先进思想、道德观念和崇
高品质,凝聚成了伟大的雷锋精神,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巨丽珍”。
雷锋精神的生命力,既在于它的无私和伟大,也在于它的平凡和一贯。
郭明义几十年如一日,把弘扬雷锋精神作为人生追求,始终“就照着雷锋那样去做”,把践行党的根本宗旨作为神圣使命,团结互助、关爱他人、奉献社会,在平凡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
谢觉哉同志曾指出:“雷锋同志是平凡的,任何人都可以学到;雷锋同志是伟大的,任何人都要努力才能学到。
”在雷锋精神激励下成长起来的郭明义,无论是参军入伍在部队还是复员退伍到地方,几十年来始终坚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助人为乐,无私奉献。
郭明义的事迹,许多看起来都是小事,比如资助困难孩子家庭、献血等,普通人也可以做,但他长期坚持,矢志不渝。
平凡中见伟大,平凡中见精神。
郭明义这个新时期的“活雷锋”,能够深深地感动和鼓舞大家,让人可信、可敬、可学,根本就在于他践行雷锋精神的事迹来自于平凡,植根在民间,人人都可以学习和实践。
为人民服务是雷锋精神的核心,也是贯穿郭明义事迹的主旋律。
雷锋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他心甘情愿做人民的勤务员,把“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视为人生最大的幸福和快乐,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的豪迈誓言。
为人民服务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是社会主义道德区别和优越于其它社会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志。
它不仅是对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的要求,也是对广大群众的要求。
郭明义参加工作30多年来,坚持不懈地弘扬雷锋精神,始终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他牢记
宗旨、坚定信念,关心群众、服务群众,20年来累计无偿献血6万多毫升,先后为“希望工程”、困难职工和灾区群众捐款12万多元,资助贫困生180多名,是人民群众眼中的“雷锋传人”、“爱心使者”。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郭明义以高尚的思想道德要求和鞭策自己,把服务人民作为自己坚定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在全社会做出表率;作为一名普通工人,他立足本职,兢兢业业,用自己的行动影响和带动着周围的人。
郭明义的事迹体现了雷锋精神先进性与广泛性的高度统一。
雷锋精神在不知不觉中已陪伴几代人走过了四十多个年头,尽管时代在变,人们的观念在变,但雷锋精神却没有因此而有丝毫褪色。
它是一支火炬,是一只永不熄灭的火炬,是一支永不过时的火炬。
这支火炬曾经照亮了我们几代人,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它仍将照亮我们未来的生活,为我们引航。
为了明天,让我们齐声呼喊,让雷锋精神永葆活力,让雷锋精神代代相传。
三月份社团思想汇报“我与雷锋同行”
雷
锋
精
神
世
代
相
传
汇报人:数学文化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