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福建省漳州市云霄县事业单位考试《综合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

2020年福建省漳州市云霄县事业单位考试《综合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

2020年福建省漳州市云霄县事业单位考试《综合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精选1、张某系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工作人员,在2006年年度考核中被定为不称职,张某对该考核结果不服,他可以采取的救济措施是()。

A、他可以自知道该考核结果之日起三十日内向原处理机关申请复核B、他可以自知道该考核结果之日起三十日内直接对原处理机关提起行政诉讼C、他可以自知道该考核结果之日起三十日内向监察机关提出控诉D、他可以自知道该考核结果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人事部门申请复核【答案】A【解析】公务员对年度考核定为不称职等次不服的,可按有关规定,自接到考核结果书面通知之日起30日内向所在机关申请复核;对复核结果不服的,自接到复核决定之日起15日内,向同级公务员主管部门或上一级机关提出申诉;也可以不经复核自接到考核结果书面通知之日起30曰内直接提出申诉。

2、以马克思的逻辑来看,资本主义的古典危机与当代危机并无本质不同——都是生产过剩危机。

但在古典危机中,生产过剩直接表现为商品卖不出去,最终引发金融动荡,股市崩溃;而在当代危机中,生产过剩直接表现为()。

A、有效需求不足B、有效需求旺盛C、“透支消费”D、“寅吃卯粮”【答案】B【解析】在当代危机中,生产过剩不再直接表现为有效需求不足,而是表现为有效需求旺盛,甚至表现为有效需求“过度”(“透支消费”、“寅吃卯粮”)。

从古典危机演变为当代危机,只不过是把皮球从供给方踢给了需求方,把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的爆发从当下推到了未来。

3、从物质与精神的关系来看,“画饼不能充饥”,这是因为()。

A、精神与物质不具有同一性B、精神不能转化为物质C、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不等同于事物自身D、观念的东西不能代替物质的东西【答案】CD【解析】画饼是意识的东西,意识不能代替物质,不能把对客观事物的反映等同于客观事物本身。

A、B的说法错误。

4、关于农产品污染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农产品污染的唯一因素是农药和化肥的污染B.有虫眼的蔬菜说明没施农药,因此属于放心菜C.长期过度使用氮肥会导致土壤中的硝酸盐含量增高D.用被污染的水浇灌蔬菜,不会影响蔬菜的质量【答案】C【解析】造成农产品污染的因素主要有:一是高毒、剧毒农药过量使用;二是工业“三废”的排放和用污水灌溉农田,使土壤中某些重金属元素偏高,造成农产品有害成分超标;三是添加剂、消毒剂等使用不当,造成肉类、水产品中含有有害成分;四是病虫害、禽流感等生物污染带来的污染。

因此A、D两项说法错误。

有虫眼的蔬菜,只能说明蔬菜遭受过虫害,并不等于没施农药,一有虫,菜农可能就会喷洒农药,而农药喷洒过后必须经过一定时间才能降解毒性,但有的菜农没等农药毒性降解就将蔬菜采摘上市了,因此B项说法错误。

C项当选。

5、红旗中学为了迎接建校50周年庆典,特委托某工艺美术院设计校徽,双方约定校徽著作权归红旗中学所有,工艺美术院在接受委托后组织实施中,因自己的设计人员设计稿不尽如人意,遂又委托在某广告公司工作的李某设计校徽,但对著作权的归属未约定。

后工艺美术院将李某的作品交给红旗中学,红旗中学十分满意,将其确定为校徽。

但是各方对著作权的归属发生了争议。

本案中著作权应归属于何人?()A、红旗中学B、工艺美术院C、李某D、三方共有【答案】C【解析】《著作权法》第17条:“受委托创作的作品,著作权的归属由委托人和受托人通过合同约定。

合同未作明确约定或者没有订立合同的,著作权属于受托人。

”题中实际上是两个委托创作合同,在红旗中学和某工艺美术院之间的委托创作合同中约定了著作权属于委托方——红旗中学。

而在某工艺美术院和李某之间的委托创作合同中并没有约定著作权的归属,因此著作权应当属于完成者李某。

虽然前一合同双方约定著作权属于红旗中学,但是该作品并非受托人所完成,而且该合同不能约束第三人,因此红旗中学不能因此而取得著作权。

因此C项是正确的。

6、人民政府向人民代表大会提请审议事项使用的文种是()。

A、请示B、报告C、议案D、函【答案】C【解析】议案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按照法律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事项。

7、有人指出:没有产品的广告,又怎么能知道好的产品?一些好的文章性的广告,让消费者了解新的产品,从而增加选择的空间,何乐而不为呢?有些人却认为:广告多了令人心烦。

另外一些人则提出如果没有广告又觉得空空的,可选择的余地太小,总之,众说纷纭。

这说明()。

A、意识的不同主体之间具有主观差别性B、意识的同一主体在不同条件下具有主观差别性C、对同一对象,不同的主体会有一致的反映D、意识的主观性表现为对客观对象的歪曲反映【答案】A【解析】从意识的主观差别和客观根源来看,意识的主观性表现在:一是不同主体之间的差别性,二是同一主体在不同条件下的差别性。

对于同一对象或同一客观过程,不同的人、不同的主体会有不同的反映,即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题干说的是不同主体意识的主观差别,因此只有A项是正确的。

故选A。

8、下列对于法与社会的关系,理解不正确的是?()A、宗教可以推动立法,并影响司法程序B、法律对于人权的保护,主要还是表现为国内法的保护C、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D、由于法律是上层建筑,法律对于经济的作用只能是被动的,其并不能主动地发挥作用【答案】D【解析】ABC项分别阐述了法与宗教、法与人权、法与道德的关系,是正确的表述。

对于A项,许多宗教教义实际上表述了人类的一般价值追求,部分教义被法律吸收,成为立法的基本精神。

在宗教作为国教和政教合一的地方,宗教法庭直接掌握了部分司法权。

因此A项是正确的。

对于B项,这是人权的法律保护实践的表现,虽然现在人权问题已经大规模进入了国际法领域,但改变不了国内法的主要地位。

对于C项,道德对人的要求较高,法律倾向于较低的道德义务转为法律义务,“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

法律对经济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并不是只能被动地发挥作用。

D项错误。

9、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接受抄送的机关不可以向其他机关抄送B、在公文中,完全句是主要的,只有在为使语言简洁且又不会对语义造成损伤的情况下才使用省略句。

C、向上级机关请求批示或批准宜用“请示”而不用“报告”D、主送机关必须是受文机关中级别层次高的机关,抄送机关则必须是级别层次低的机关【答案】D【解析】接受抄送的机关不可以向其他机关抄送,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主送机关和抄送机关不受受文机关级别层次的限制,根据需要进行选择。

10、在执行中或者执行完毕后,据以执行的行政决定被撤销、变更,或者执行错误的,应当恢复原状或者退还财物;不能恢复原状或者退还财物的,依法给予()。

A、赔偿B、补偿C、适当赔偿D、适当补偿【答案】A【解析】依据《行政强制法》,第四十一条在执行中或者执行完毕后,据以执行的行政决定被撤销、变更,或者执行错误的,应当恢复原状或者退还财物;不能恢复原状或者退还财物的,依法给予赔偿。

11、根据我国宪法规定,下列关于私有财产权的表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任何人不得剥夺公民的私有财产B、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C、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D、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答案】A【解析】《宪法》第13条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

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12、公文是行使机关职能、实施管理的重要工具,这是因为它具有领导和指导功能、()和凭证记载功能。

A、行为规范功能B、立法依据功能C、公务联系功能D、宣传教育功能【答案】ABCD【解析】公文是行使机关职能的重要工具,其功能包括:(1)规范和准绳作用:规范性公文,作为行政法规来使用的章程、条例、规定等,是一定范围内人们行为的规范和准则。

(2)领导和指导作用:党政领导机关为传达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的(决定、规定等)公文,而对下属机关产生领导作用。

(3)宣传和教育作用:在传达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的同时要辅以必要的说明,即说明某种做法的理由或缘由,这就是宣传教育的作用或效果。

(4)联系和知照作用机关:在机关工作中,通过公文进行联系和协调,并对具体问题进行及时处理和获得相关信息资料,使得机关工作有序进行;通过公告、通知等知照性公文,使收文方了解信息。

(5)依据和凭证作用:公文本身反映了制发机关的意图,具有法定效力,同时收文机关也以此作为处理工作、解决问题的依据;而记述性公文(记录、纪要),又是某项活动的凭证。

因此本题选择ABCD选项。

13、工业社会最核心的生产要素是()。

A、土地B、科技C、资本D、劳动【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生产要素。

生产要素是指进行社会生产经营活动时所需要的各种社会资源,包括劳动力、土地、资本、技术、资源、能源、信息等内容,而且这些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在不断发展变化。

在农业社会,土地是最主要的生产要素;在工业社会,资本是最主要的生产要素;在信息社会,信息是最主要的生产要素。

信息要素对其他生产要素的替代程度,可以反映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程度。

故本题选择C选项。

14、公文正文的字体应该是()。

A、仿宋体B、宋体C、楷体D、黑体【答案】A【解析】公文正文使用3号仿宋字体,故本题答案选A。

15、折柳送别,借柳寄情,古人常以“柳”指代“留”,来表达惜别之情。

下列选项中的“柳”没有表达此种情感的是()。

A、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轻轻柳色新B、伤见路旁杨柳春,一重折尽一重新C、柳汀斜对野人窗,零落衰条傍晓江D、曾栽杨柳江南岸,一别江南两度春【答案】C【解析】C项中,唐代诗人陆龟蒙的《冬柳》中写道:“柳汀斜对野人窗,零落衰条傍晓江。

正是霜风飘断处,寒鸥惊起一双双。

”这首诗写的是在寒风中零落枯槁的冬柳,寄寓了诗人自伤的情怀,并无惜别之情。

其他三项均寄情于柳,表达惜别之情。

其中A项诗句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B项诗句出自唐代诗人施肩吾的《折杨柳》,D项诗句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忆杨柳》。

因此C项当选。

16、夏日雷雨过后,人们会感到空气特别清新。

其主要原因是()。

A、雷雨过后,空气湿度增加B、雷雨过程中气温快速下降C、雷雨过程中雷电导致空气中的臭氧分子增加D、雷雨过程中空气中的灰尘随雨水降落到地面【答案】C【解析】闪电时,发生的化学变化会使空气中的一些氧气变成臭氧。

雷雨后,空气中就弥漫着少量的臭氧,因为它能净化空气,使空气清新。

故选C。

17、张晓林是江阴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由于其不能代表选民的利益,作风不正派,原选区选民50人依照法定程序要求罢免张晓林的代表资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