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疑难病例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疑难病例讨论

精心整理
2014年3月内一科关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的护理疑难病例讨

患者姓名:xxx
性别:男
2+ 1、
年累计发作时间超过3个月。

2+年前,患者受凉后在上述症状基础上出现活动后喘息、心累、气促等症状,偶有胸闷,无心前区压榨感,多次在当地卫生院住院治疗,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经住院治疗后缓解。

之后患者上述症状反复发作,2月前,患者受凉后出现阵发性频咳,咳多量黄白色粘液痰,活动后心累、气促明显,伴胸闷。

无双下肢水肿,无心悸、夜间端坐呼吸,无胸痛及心前区压榨感,患者先
后就诊于"大足区人民医院和当地卫生院"住院治疗,症状无明显缓解,为求治愈,今来我院,门诊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收入我科住院治疗。

2、既往史:平素体键。

3、入院查体:T:36.2℃,P:101次/分,R:25次/分,BP:104/71mmHg。

精神萎靡,平车入病房,查体合作。

端坐体位,咽充血,双扁桃体无肿大,无脓性分泌物。


4
2月"为主要临床表现;(3)查体:双肺呼吸音粗糙,双肺可闻及中量哮鸣音和湿啰音。

(4)胸片示:慢支炎、肺气肿。

心电图:1、窦性心动过速;2、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3、左心房负荷过重;4、显着心电轴右偏;5,、QT间期延长。

故诊断。

3、双下肺肺炎;依据:(1)老年男性患者;(2)以"咳嗽、咳痰2月"为主要表现,(3)查体:双肺可闻及湿啰音。

(4)胸片:慢支炎并双下肺感染,故诊断。

4、陈旧性肺结核依据:胸片示:双上肺陈旧性病灶。

故诊断。

5、右胸膜炎依据:胸片示:右侧胸膜反应。

故诊断。

6、2型糖尿病?依据:入院查随机血糖:12.4mmol/L.故不能排除该诊断。

鉴别诊断:1、风湿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心脏可闻及杂音,患者心脏听诊未闻及杂音故排除该诊断。

2
护士
1.
2.
3.
4.
5.
6.
7.
护士
使用心电监护,严密观察生命体征,意识,血氧饱和度、血气分析、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的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低流量吸氧与呼吸机辅助通气相交替,翻身拍背,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基础护理,口腔护理,营养护理,皮肤护理,严防各种护理并发症的发生。

护士xxx提出护理措施:
1.病房护理:清洁、整齐、安全、安静、舒适的环境有利于疾病的恢复,应积极为患者提供舒适的修养环境,病房空气保持新鲜,阳光充足,温度在18~22摄氏度,相对湿度在50~65%,这样有利于痰液的排出和呼吸道的畅通,有助于减轻患者的痛苦。

每天进行两次室内通气,每次15~20分钟,避免对流,特别是冬天,避免冷空气直接吹入室内,免病人受凉。

室内禁止吸烟,避免刺激性空气进入室内,定期进行空
2.

3.
护士
1.控制感染:急性感染期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根据医嘱和药敏实验,选择对致病菌敏感度抗生素对症支持治疗。

用药期间应注意观察排痰量和痰液性状的变化,以确定抗生素的效果,痰量多时应记录每日痰量。

同时使用抗生素应多加谨慎,避免因滥用抗生素引起的细菌耐药或菌群失调。

2.吸氧护理:慢阻肺患者多存在低氧血症或潜在的低氧血症,而低氧血症可导致多脏器功能不全。

有研究显示长期氧疗可以减轻慢阻肺患者病情而改善其情绪障碍。

长期低流量(1~3L/min)吸氧12小时以上,能延缓疾病进展、降低死亡率、延长生存期、改善心肺功能及提高生活质量。

因此,不论是否有高碳酸血症,有条件的患者可长期进行家庭氧疗。

3.严
1~2护士
理。

的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气流受限通常呈进行性发展并与肺对有害颗粒或气体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以气道受限不完全可逆为特征,呈进行性发展,并伴有肺对有害颗粒或气体的异常炎症反应。

COPD是老年人群的多发病,常见病,具有病程长、易复发、疗效差、痛苦大、并发症多、死亡率高等特点,反复的住院治疗更是加重了患者及家属经济和精神上的负担,是主要的健康及社会经济负担,是世界四大死因
之一。

多数患者往往是急性发作期住院治疗,缓解期在家休养。

因此加强COPD患者的护理,不仅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发病率,延长生存期,而且有助于减轻患者家庭及社会的经济负担。

近年来,慢阻肺患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发病年龄呈老龄化。

针对老年人的身心特点以及该病的临床特征,进行科学有效的护理对慢阻肺的治疗和康复有着不可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