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不育诊疗
40(38~42)
32(31~34) 58(55~63) 4(3.0~4.0) ≥7.2 <1.0 <50 <50 ≥2.4
精浆果糖(umol/一次射精)
精浆中性葡萄糖苷酶(mU/一次射精)
≥13
≥20
超声检查
• 阴囊超声:
– 睾丸(体积:上下径*左右径*前后径*0.7) – 附睾、精索静脉、近端输精管
• 经直肠超声:
– 前列腺、精囊、输精管、射精管
男性不育症治疗
2.内科治疗
2.药物治疗
2.半特异性治疗:原因明确,机制不明
1. 男性附属性腺感染的治疗 – 淋病、支原体/衣原体感染、慢性前列腺炎、慢性附睾炎 2.AsAb的治疗:不同机制,不同抗体 1. 梗阻性,外科治疗 2. 感染性:抗生素 3. 无梗阻无感染:小剂量免疫抑制剂(激素)
男性不育症治疗
男性不育症影响因素
• 不育持续时间
– 正常受孕率,单月20%~25% – 半年75%,1年90%
• 原发还是继发 • 精液分析:总数、活力、形态 • 女方年龄和生育能力
– 25岁为基准 – 35岁50%,38岁25%,40岁5%
男性不育症病因
• 多种疾病和(或)因素影响不同环节:
– 睾丸前 – 睾丸 – 睾丸后
4.盆腔输卵管因素,14%,输卵管造影、腹腔镜 5.子宫因素:宫腔镜
男性不育症治疗
6.辅助生殖技术ART
– 运用各种医疗措施,使不孕不育的夫妇受孕方法 的统称,包括人工授精、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1.人类精子库、精子超低温保存,10年 2.人工授精 3.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IVP-ET 4.IVF-ET衍生的辅助生殖技术 5.辅助生殖注意事项:ART非首选,注重病因研究 6.辅助生殖策略选择:降级原则
睾丸性因素
1.先天性异常
2.隐睾 – 极常见,早产儿30%、新生儿3.4%~5.8% – 1岁0.66%、成人0.3% 3.雄激素功能障碍 – 雄激素不敏感或外周雄激素抵抗 4.其他较少的综合征 – 肌强直性营养不良、无睾丸症、唯支持细胞综 合征
睾丸性因素
2.生殖腺毒素
– 射线、药物、食物、生活、工作环境因素
睾丸后因素
1.输精管道梗阻
2.获得性梗阻 – 生殖系统感染、输精管结扎切除术、医源性输精 管损伤及感染致射精管口梗阻、腹股沟疝修补术 3.功能性梗阻 – 神经损伤、某些药物
睾丸后因素
2.精子功能或运动障碍
1.纤毛不动综合征 – 精子运动器或轴突异常 2.成熟障碍 – 输精管结扎再通术后常见 3.免疫性不育 2%~10% – 抗精子抗体:睾丸外伤、扭转、活检感染、输精 管梗阻、吻合手术等
男性不育症治疗
4.传统医学治疗
– 中医辨证理论 – 补肾、温阳、滋阴、益气、活血、疏肝、化痰、 清利等 – 针灸、推拿 – 特发性不育,可尝试补肾疗法 – 参考中医相关指南
男性不育症治疗
5.男性不育症患者配偶评价
1.一般情况 2.排卵评估:LH峰值测定、连续超声 3.卵巢储备功能评估
1.基础FSH水平 2.年龄 3.超声检查 4.其他
小结
1.男性不育的病因
1.睾丸前、睾丸性、睾丸后 2.特发性
2.男性不育的诊断
– 4大类16小类
3.男性不育的治疗
1.一般、内科、外科、传统治疗 2.配偶评估 3.辅助生殖技术
卡尔曼综合征
• • • • Kallmann Syndrome 性腺功能减退,嗅觉缺失或减退 遗传性疾病 男孩的发病率为1/8000,女孩的发病率约 为男孩的1/5 • 宦官体形,外生殖器幼稚状态,阴茎短小, 睾丸小或隐睾,青春期第二性征发育缺如 (无胡须、腋毛、阴毛生长,无变声)
睾丸后因素
1.输精管道梗阻
1.先天性梗阻
1.囊性纤维化 •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先天性双侧输精管缺如 2.杨氏综合征 • 三联征:慢性鼻窦炎、支气管扩张、梗阻性无精子症 3.特发性附睾梗阻 • 1/3存在囊性纤维变性基因突变 3.成人多囊肾疾病 •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多脏器多发性囊肿
7%~10%
男性不育症诊断
2.诊断分类,4大类16小类
1. 性交和/或射精功能障碍 2. 精子和精浆检测异常与否
1. 不明原因不育 2. 单纯精浆异常 3. 男性免疫性不育
5. 精索静脉去张 6. 附属性腺感染性不育 7. 内分泌原因
4. 其他原因
1. 特发性少精子症 2. 特发性弱精子症 3. 特发性畸形精子症 4. 梗阻性无精子症 5. 特发性无精子症
1.睾丸内梗阻:睾丸取精术、睾丸细针精子抽吸术 2.附睾梗阻:附睾输尿管吻合术、经皮附睾精子抽吸术、 显微外科附睾精子抽吸术 3.近端输精管梗阻:输精管吻合术、附睾输精管吻合术 4.远端输精管梗阻:输精管吻合术 5.射精管口梗阻:精囊镜探查、经尿道射精管切开术
男性不育症治疗
3.外科治疗
3.生殖器畸形或发育异常 – 隐睾、尿道狭窄、尿道瘘、尿道下裂、尿道上 裂、严重阴茎硬结症等,参考泌尿外科相关指 南手术 4.器质性性功能障碍 5.阴茎严重创伤、骨盆骨折、血管性因素(静脉 瘘)或神经性疾病引起的ED、一些器质性疾病 引起的逆行射精,参考ED指南、早泄指南
男性不育诊疗指南
泌尿外科 梁安坡 2017-09-18
定义
• 男性不育症(WHO): 夫妇未采用任何避孕措施同居生活1年以上, 由于男方因素造成女方不孕者
• 非独立疾病,一种或多种疾病和(或)因素
流行病学
• WHO,不育率15% • 男女双方原因各50% • 精液质量
– 白种人精子浓度每年下降2.6% 正常精子比例和活动力每年下降0.7%、0.3% – 我国精液质量每年下降1%
3.全身性疾病
– 肾衰竭、肝硬化、肝功能不全、镰形细胞病
4.感染(睾丸炎)
– 流行性腮腺炎30%合并睾丸炎,睾丸萎缩
5.睾丸创伤和手术
– 睾丸萎缩、免疫异常、血管、输精管异常
睾丸性因素
6.血管性因素
– 精索静脉曲张,发病率40%
7.睾丸扭转
– 缺血性损伤,对侧睾丸组织学变化
8.免疫性因素
– 抗精子抗体阳性
1. 避免婚外性行为 2. 感染者查衣原体、支原体 3. 感染共同治疗,用安全套
2.化疗药物致生精功能障碍的预防
– 睾丸肿瘤、霍奇金淋巴瘤等 – 化疗前取精冷冻,今后人工授精
男性不育症治疗
2.内科治疗
2.药物治疗
1.非特异性治疗:特发性不育
1. 抗雌激素类药物:克罗米芬、他莫昔芬 2. 雄性激素治疗:大剂量反跳、小剂量持续 3. 抗氧化治疗:维E、维C、辅酶Q10 4. 胰激肽释放酶:刺激精子生成、提高活力 5. 己酮可可碱:改善睾丸微循环、促进精子代谢 6. 重组人生长激素:增强睾丸间质细胞功能 7. 左旋肉碱:左卡尼汀,增加能量,抗氧化 8. 其他:氨基酸、锌、硒、维A
2.糖皮质激素过多:抑制LH,精子发生、成熟障碍 3.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垂体、睾丸
睾丸性因素
1.先天性异常
1.染色体或基因异常6%
1.克氏综合征(klinefelter's syndrome) • 先天性睾丸发育不全症 • 核型90%47,XXY,10%47,XXY/46,XY嵌合型 • 睾丸小、无精子,促性腺激素增高 2.XX男性综合征(性倒错综合征),无精症 3.XYY综合征 4.Noonan综合征(男性Turner综合征) 5.Y染色体微缺失:AZFa、AZFb、AZFc
特发性因素
• 找不到明确病因 • 影响环节可能涉及睾丸前、睾丸、睾丸后的 一个或多个环节 • 遗传或环境因素等相关 • 60%~75%
男性不育症诊断
1.诊断方法:
1.病史:同居时间、婚育史、性生活史、配偶病史等 2.体格检查:全身、生殖系统、神经反射等 3.辅助检查
1.常规项目:精液分析、超声 2.推荐项目:抗精子抗体AsAb10%~30%、性激素、染色 体、支原体/衣原体检测、睾丸/附睾活检等
• FSH缺乏,LH正常,发育正常,无精症、少精症
4.先天性低促性腺激素综合征(性腺功能低下)
睾丸前因素
2.垂体疾病
1.垂体功能不足:睾酮低、促性腺激素低或正常 2.高泌乳素血症:垂体腺瘤,FSH、LH、睾酮低
3.内源性或外源性激素异常
1.雌激素和(或)雄激素过多:
• 口服激素、肾上腺增生或肿瘤、睾丸间质细胞肿瘤 • 过度肥胖、肝功能不全致雌激素增多
2.内科治疗
2.药物治疗
3.特异性治疗:原因明确,疗效满意
1. 促性腺激素低下的性腺功能减退症 – hCG2000IU 2~3次/周 3月、hMG,需排除高泌乳素血症 – FSH37.5~75IU 3次/周、LH、GnRH脉冲治疗 1年 2. 高泌乳素血症 1. 溴隐亭:2.5~7.5mg 2-4次/日,3月 2. 卡麦角林 3.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4. 糖皮质激素,减少ACTH
男性不育症治疗
2.内科治疗
3.合并பைடு நூலகம்功能障碍的综合治疗措施
1.勃起功能障碍 ED(参考ED指南) 2.严重早泄(参考早泄指南) 3.不射精症(参考早泄指南) 4.逆行射精(参考早泄指南)
男性不育症治疗
3.外科治疗
1.精索静脉曲张(参考精索静脉曲张指南) 2.梗阻性无精子症 – 输精管吻合术、附睾输精管吻合术 – 外科复通率60%~87%,怀孕率10%~40%
3. 病因明确
1. 医源性因素 2. 全身性因素 3. 先天性异常 4. 获得性睾丸损伤
男性不育症诊断程序
男性不育症治疗
1.一般治疗
– 夫妇双方共同治疗 – 宣传教育
• 预防性病 • 隐睾,2岁前处理 • 环境安全
男性不育症治疗
2.内科治疗 前提:女方做详细生育力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