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理学史浪漫主义

心理学史浪漫主义


• •


1778年,卢梭逝世, 其后被移葬于巴黎先贤祠。 卢梭一切思想的理论 基础是他的自然法则理论。


他的棺木外形也设计
成为乡村小寺庙模样。 从正面看,庙门微微 开启,从门缝里伸出一只 手来,手中擎着一支熊熊 燃烧的火炬,象征着卢梭 的思想点燃了革命的燎原烈火
主要贡献

他做过很多有关知觉的研究。他认为颜色只在人的视觉中存在。 比如:面对亮光闭起眼睛,然后一手在面前来回摆动,就会觉得时有红光,时有绿光。 事实上根本没有红绿光。
影响

歌德的作品《浮士德》等影响了其后的弗洛伊德和荣格。在他们理论中都强调了人生命 中的矛盾力量,集中探讨了矛盾、绝望以及动物冲动和文明行为之间永恒的挣扎等思想。
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

1844~1900,德国著名哲学家。 西方现代哲学的开创者 同时也是卓越的诗人和散文家。 是一位兼有哲学家的深刻思想, 和诗人,艺术家的浪漫气质的现代 最伟大的思想家和哲学家之一 主要著作:《悲剧的诞生》、




主要贡献
对人性本质的解释 人生问题永远是两极相对的,如生死。追求人生目标,必须接受这个现实,才能成为 成长的助力。不是否定或克服这些力量 自由意志是决定人生方向的力量 科学思想对现代心理学的影响 他认为可采用科学方法研究心理学,但在解释时不能将心理学视同自然科学。同时, 他认为科学的重要性是有限的。许多重要的人类属性无法通过科学方法而掌握
《反时代的思考》、(受尼采影响较大))
《人性!太人性了》 《权力意志》
主要贡献
反传统思想 反对传统道德,反对宗教教义,反对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

人性的整体是生命,是生存。要想看到真正的人,要看到他的潜意识或意识层面(以 全人为讨论主题)
人性的本质在权力意志 人性的本质是求生本能,由本能所促进行为的动机,就是权力意志 人性的本质就是构成意志本能的成长。如人性本能获得成长,则人性本质才得以显现; 若受阻,人性即遭埋灭 ↓
浪漫主义
徐瑶
浪漫主义人性本质观

哲学心理学史上的浪漫主义主要指18世纪初在经验主义和理解释:其认为单独强调理性会将人性本质窄化,单独强调经验会将人看成 无情的机械。要真正了解人性,必须从完整的个人着眼 人的所作所为由个人的动机、情感和意志所决定
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

1749年—1832年),德国著名思想家、作家、科学家 他是魏玛的古典主义最著名的代表。而作为诗歌、戏剧和散文作品的创作者,他是最伟 大的德国作家之一,也是世界文学领域的一个出类拔萃的光辉人物。 他在1773年写了一部戏剧《葛兹· 冯· 伯利欣根》,从此蜚声德国文坛。1774年发表了 《少年维特之烦恼》,更使他名声大噪。
对人性本质的解释 ① 研究人性,必须从个人的独特性和完整个性着眼,不能片面探讨 ② 反对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 ③ 主张了解人的感情重于分析人的理性(人本主义) ④ 人性本善,社会腐败使然
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爱弥儿》) “无论何物,在造物手中,原本为善,一人人手,则悉变为恶”

反对传统形式教育,主张“返归自然”和“顺其自然',以消极教育替代积极教育


卢梭(Rousseau,Jean Jacques)

(1712年~1778年) 法国十八世纪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 是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通常被认为是浪漫主义之父,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 人物之一。 主要著作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儿》、《忏悔 录》、《新爱洛漪丝》、《植物学通信》等。
教育上,鼓励儿童表达本能驱力,不应抑制 社会上,相信达尔文思想,鼓励德国做世界强者

卢梭将男性教育分为婴儿、儿童、青年前期、青年四个时期。在这些教育思想中,已 经孕育了现代发展心理学的理念
社会观上 ① 坚持社会契约论,主张建立以社会契约为基础的民主共和国(“乌托邦”式的,个
人意志与公共意志相违背,需要遵从公共意志;无选举,无私有财产)
② 主张自由平等,反对大私有制及其压迫
③ 认为人类不平等的根源是财产的私有,但不主张废除私有制 ④ 提出“天赋人权说”,反对专制、暴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