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当代美术名家名作欣赏

当代美术名家名作欣赏

目录一、题目 (1)二、署名………………三、内容摘要四、关键词五、正文(一)作品介绍(二)创作背景(三)社会影响(四)我的感受贝聿铭的光影传奇——卢浮宫玻璃金字塔、伊斯兰艺术博物馆专业:金融学学号:201213006819 姓名:刘钟一选修课程:当代美术名家作品欣赏贝建中/贝礼中),其中贝建中(Chien Chung (Didi/弟弟) Pei)与贝礼中(Li Chung (L.C.) (Sandi/三弟) Pei)皆是美国著名建筑师。

贝聿铭的童年和少年是在风景如画的苏州和高楼林立的上海度过的,从小立志要当一名建筑师。

后来他留美学习建筑学,以超人的智慧多次完成复杂的设计任务,并在纽约开设了自己的建筑设计事务所,又成立了“贝聿铭设计公司”,专门承担工程的设计任务。

一九二七年以后,他回到上海读中学,后来又就读于上海圣约翰大学。

一九三五年他远渡重洋,到美国留学。

父亲原来希望他留学英国学习金融,但他没有遵从父命,而是依自己的爱好进入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建筑系。

他在上海读书时,周末常到一家台球馆去玩台球。

台球馆附近正在建造一座当时上海最高的饭店。

这引起了他的好奇心:人们怎么会有建造这么高的大厦的能耐,由此他产生了学习建筑的理想。

但是宾州大学以图画讲解古典建筑理论的教学方式使贝聿铭大失所望,便转学到麻省理工学院,一九三九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还得了美国建筑师协会的奖项。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在美国空军服役三年,一九四四年退役,进入著名高等学府哈佛大学攻读硕士学位。

一九四五年学成,留校受聘为设计研究所助理教授。

贝聿铭从纯学术的象牙之塔进入实际的建筑领域是在一九四八年。

这一年,纽约市极有眼光和魄力的房地产开发富商威廉柴根道夫打破美国建筑界的惯例,首次聘用中国人贝聿铭为建筑师,担任他创办的韦伯纳普建筑公司的建筑研究部主任。

柴根道夫和贝聿铭,一个是有经验、有口才,极其聪明的房地产建筑商人,一个是学有专长、极富创造力的建筑师。

两人配合,相得益彰,是一对事业上的理想搭档。

他们合作达十二年之久。

十二年中,贝聿铭为柴根道夫的房地产公司完成了许多商业及住宅群的设计,也做不少社会改建计划。

其间,贝聿铭还为母校麻省理工学院设计了科学大楼,为纽约大学设计了两栋教职员工住宅大厦。

这一切,使贝聿铭在美国建筑界初露头角,也奠定了他此后数十年的事业基础。

一九六零年,贝聿铭离开柴根道夫,自立门户,成立了自己的建筑公司。

他在建筑设计中最为人们称道的,是关心平民的利益。

他在纽约、费城、克利夫兰和芝加哥等地设计了许多既有建筑美感又经济实用的大众化的公寓。

他在费城设计的三层社会公寓就很受工薪阶层的欢迎。

因此,费城莱斯大学在一九六三年颁赠他「人民建筑师」的光荣称号。

同年,美国建筑学会向他颁发了纽约荣誉奖。

《华盛顿邮报》称他的建筑设计是真正为人民服务的都市计划。

在他的建筑公司业务蒸蒸日上之际,他设计的主力逐渐从都市改建和重建计划逐步转移到巨型公共建筑物的设计。

六十年代建于科罗拉多州高山上的「全国大气层研究中心」可以说是他从事公共建筑物设计的开始。

「中心」始建于一九六一年,一九六七年落成。

它的外形简朴浑厚,塔楼式的屋顶使建筑物本身像巍峨的山峰,与周围的环境色彩相调和。

美国《新闻周刊》曾刊登它的照片,称贝聿铭的设计是「突破性的设计」。

在贝聿铭早期的作品有密斯的影子,不过他不像密斯以玻璃为主要建材,贝聿铭采用混凝土,如纽约富兰克林国家银行,镇心广场住宅区,夏威夷东西文化中心。

到了中期,历练累积了多年的经验,贝聿铭充分掌握了混凝土的性质,作品趋向于柯比意式的雕塑感,其中当以全国大气研究中心,达拉斯市政厅,等皆属此方面的经典之作。

贝聿铭摆脱密斯风格当属甘乃迪纪念图书馆为滥觞,几何性的平面取代规规矩矩的方盒子,蜕变出雕塑性的造型。

后来有机会贝聿铭身为齐氏威奈公司专属建筑师,从事大尺度的都市建设案,贝聿铭从这些开发案获得对土地使用的宝贵经验,使得他的建筑设计不单考虑建筑物本身,更关切环境提陹到都市设计的层面,着重创造社区意识与社区空间,其中最脍炙人口的当属费城社会岭住宅社区一案,而他们所接受的案子以办公大楼与集合住宅为主,贝聿铭后来取得齐氏集团的协议于1955年将建筑部门改组为贝聿铭建筑师事务所开始独立执业,事务所共从事过114件设计案,其中66件是贝聿铭负责。

建筑融合自然的空间观念,主导著贝聿铭一生的作品,如全国大气研究中心,伊弗森美术馆、狄莫伊艺术中心雕塑馆与康乃尔大学姜森美术馆等。

这些作品的共同点是内庭,内庭将内外空间串连,使自然融于建筑。

到晚期内庭依然是贝聿铭作品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帷在手法上更着重再自然光的的投入,使内庭成为光庭,如香山饭店的常春厅纽约阿孟科IBM公司的入口大厅,香港中国银行的中庭,纽约赛奈医院古根汉馆,巴黎卢浮宫的玻璃金字塔与比华利山庄创意艺人经济中心等。

光与空间的结合,使得空间变化万端,“让光线来作设计”是贝氏的名言。

身为现代主义建筑大师,贝聿铭的建筑物四十余年来始终秉持著现代建筑的传统,贝聿铭坚信建筑不是流行风尚,不可能时刻变化招取宠,建筑是千秋大业,要对社会历史负责。

他持续地对形式,空间,建材与技术研究探讨,使作品更多样性,更优秀。

他从不为自己的设计辩说,从不自己执笔阐释解析作品观念,他认为建筑物本身就是最佳的宣言。

综合贝聿铭个人所获的的重要奖项包括1979年美国建筑学会金奖,1981年法国建筑学金奖,1989年日本帝赏奖,1983年第五届普利兹克奖,及年里根总统颁予的自由奖章等等。

二、作品介绍(一)卢浮宫玻璃金字塔背景:八十年代初,法国总统密特朗决定改建和扩建世界著名艺术宝库卢浮宫。

为此,国政府广泛征求设计方案。

应征者都是法国及其它国家著名建筑师。

最后由密特朗总统出面,邀请世界上十五个声誉卓著的博物馆馆长对应征的设计方案遴选抉择。

结果,有十三位馆长选择了贝聿铭的设计方案。

他设计用现代建筑材料在卢浮宫的拿破仑庭院内建造一座玻璃金字塔。

不料此事一经公布,在法国引起了轩然大波。

人们认为这样会破坏这座具有八百年历史的古建筑风格,「既毁了卢浮宫又毁了金字塔」。

但是密特朗总统力排众议,还是采用了贝聿铭的设计方案。

简介:贝聿铭设计建造的玻璃金字塔,高二十一米,底宽三十米,耸立在庭院中央。

它的四个侧面由六百七十三块菱形玻璃拼组而成。

总平面面积约有二千平方米。

塔身总重量为二百吨,其中玻璃净重一百零五吨,金属支架仅有九十五吨。

换言之,支架的负荷超过了它自身的重量。

因此这座玻璃金字塔不仅是体现现代艺术风格的佳作,也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独特尝试。

在这座大型玻璃金字塔的南北东三面还有三座五米高的小玻璃金字塔作点缀,与七个三角形喷水池汇成平面与立体几何图形的奇特美景。

人们不但不再指责他,而且称“卢浮宫院内飞来了一颗巨大的宝石”。

一九八八年,在卢浮宫玻璃金字塔落成典礼上密特朗总统授予他「光荣勋章」。

这一年他还获得里根总统颁发的第四届美国「国家艺术奖」。

一九八九年贝聿铭设计卢浮宫地下扩建工程竣工由于它和玻璃金字塔的成就而被膺选入全美群英厅。

分析:玻璃金字塔式卢浮宫美术馆的大门,人们从广场到达拿破仑厅,在参观艺术品前先享受此处阳光饱满的大空间,大厅里设不锈钢的螺旋形楼梯,如同贝聿铭其他作品中具雕塑性格的楼梯一样,看似十分单纯的不锈钢楼梯,却非常有科技性,它没有支柱,完全以楼梯本身的螺旋形特性来支撑,不锈钢板的厚度根据美观的要求也控制得不能太厚。

建成后,这座楼梯成为空间里的焦点,螺旋体中央有个圆座,是可上下变动的电梯厢。

上上下下更增添了大厅空间的趣味性。

玻璃金字塔与地下的空间以十字形墩柱支撑,所有混凝土墩柱是将石材磨碎充当细骨材,以保持柱体与墙面的色泽质感和谐,覆盖的玻璃经过严格挑选,非常澄清。

虽然卢浮宫的整体效果非常好,但巨大的玻璃金字塔也存在问题,如夏天的温室效应,以及清洗困难。

设计图纸(二)伊斯兰艺术博物馆背景:1997年,当时阿卡汗建筑奖组织了一个竞赛,两位建筑师突围。

评审团的第一选择是查尔斯·柯里亚,第二选择是一位黎巴嫩建筑师瑞瑟姆·巴德兰。

巴德兰被卡塔尔选中设计这座位于滨海大道的伊斯兰艺术博物馆。

很不幸,他的方案没有进展,于是路易斯·蒙雷亚尔联系了贝聿铭,他是阿卡汗奖评审会的成员之一,如今是阿卡汗文化信托总经理,虽然此前他就知道贝聿铭没参加这场竞赛,但是他依然说服卡塔尔的埃米尔(卡塔尔国王的称呼)贝聿铭是设计新博物馆最好的选择。

简介:伊斯兰艺术博物馆占地4万5平方,简洁的白色石灰石,以几何式的方式叠加成伊斯兰的风格建筑,中央的穹顶连接起不同的空间,古朴且自然。

博物馆内收集并保存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各种伊斯兰艺术品,它们来自三大洲,横跨了7世纪到19世纪的时间长河。

为了表现伊斯兰建筑的本质,贝聿铭在中东考察了好几个月,研读穆罕默德的理论,亲自到埃及,突尼斯等地采风。

由于担心这个博物馆会被周围环境所淹没,他请求卡塔尔的王储为其建立一个独立的岛。

博物馆内部还有图书馆、餐厅等功能空间,在其盛大的开馆仪式上,还请来了中国著名音乐家马友友表演。

新落成的位于卡塔尔多哈的一个人工岛屿上的伊斯兰艺术博物馆于2008年12月1日正式开馆。

其设计来自91岁高龄的I.M. Pei(贝聿铭),他设计的卢浮宫内玻璃金字塔、华盛顿国家艺术馆、香港中国银行大厦等建筑早已闻名于世。

作为20世纪最成功的建筑师之一贝聿铭称这个伊斯兰艺术博物馆将是他最后一个大型文化建筑。

这个新的博物馆将发展成为学习艺术与对话交流的平台。

它将把居住在世界各地、不同年龄层的人们聚集一堂,更好的理解伊斯兰文化,促进伊斯兰艺术的发展。

社会影响卡塔尔博物馆管理局执行主席阿卜杜拉说,伊斯兰艺术博物馆是卡塔尔朝着将多哈打造成世界文化之都目标迈出的第一步。

卡塔尔希望通过这个新的伊斯兰艺术博物馆将卡塔尔转变为中东的文化中心,给全球艺术机构留下了深刻印象。

今天,卡塔尔自称有世界上最高的人均收入,高达87600美元,是美国的两倍。

即使如此,阿拉伯半岛之外的人们发这个国家的音时还会常常感到困难。

卡塔尔希望爱好艺术的游客可以帮助促进他们经济的多元化,以便他们在未来没有那么倚重石油和天然气。

负责博物馆的官员称预计伊斯兰艺术博物馆每年会吸引至少30万参观者。

而将公司设在迪拜的资深伊斯兰艺术商人查尔斯·波科克说鉴于伊斯兰艺术的热爱者人数并不算太多,且该地区让人难以忍受的炎热气候,他认为10万也许是个更加现实的数字。

即将落成的多哈伊斯兰艺术博物馆已被视作是新的国家标志,而更多待建的博物馆也在预示着一场蓄势已久、席卷整个海湾地区的文化艺术革命即将到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