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案例分析题1、请利用政府信息公开的相关知识,分析国家部委向公众公开征求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意见的意义所在。
答:公民知情权是公民依法享有对政府工作、政府有关活动进行了解和获得相关资料的权利。
政府信息公开是指行政机关通过公众便于接受的方式和途径公开其政务运作的过程,公开其有利于公众实现其权利的信息资源,允许公众通过查询、阅览、复制、下载、摘录、收听、观看等形式,依法利用各级政府部门所控制的信息。
实现政府信息公开对推进我国政府职能的转变,建设民主、高效的服务型政府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和现实意义。
可以保证政府决策公正,遏制行政腐败;可以促进公民参与行政,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可以简化行政运作环节,提高服务质量。
“教育改革和发展”这一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信息,属于重要的政府信息。
公开未来十年内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任务,面向公众征求对《规划纲要》具体条款的意见,这充分反映了我国政府服务、沟通意识的增强。
面向公众公开重要的教育信息,充分听取大家对各阶段教育的需求、期望和对《规划纲要》具体条款的建议,有利于共同制定一个让人民群众满意、符合中国国情和时代特点,真正管用的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有利于推进教育决策的公正和促进教育的科学发展;有利于促进全民参与教育讨论,保障公民对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知情权;有利于提高政府面向公众提供教育服务的质量。
2、广州慧灵弱智服务机构的案例:(1)本案例中的非政府公共组织——广州慧灵弱智服务机构,其宗旨、运作过程、管理规章、收费标准、财务管理等,充分反映了非政府公共组织的特点和作用,即非政府性、公益性(非营利)、正规性和专门性以及广泛性、针对性和中介性。
(2)为使我国的非政府公共组织健康发展,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政府应积极培育和发展非政府公共组织,以承担政府转移的部分职能,为社会公共事业提供服务,并依法给予其自主权和自制权,营造利于非政府公共组织发展的优良环境。
(2)正确认识非政府公共组织在社会中的重要作用,树立和强化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的责任和意识,提高非政府公共组织的社会地位。
(3)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以法律的形式保护非政府公共组织的健康发展和正常运行,如组织人员构成、资金来源等,形成规范,保护其组织中的所有成员和志愿者的个人利益,鼓励其为社会公共事业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
答:非营利组织,强调这类组织存在的目的不是营利。
首先特征是它所具有的正规性,民间性、非营利性、自治性、志愿性、公益性。
绝大数非政府组织能够深入社会基层,贴近民众,在扶贫救济、帮助社会弱势群体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非政府组织,还可以利用自身与外界沟通、联络的优势,及时沟通民众与政府、组织与组织之间的关系,向政府反映民众的疾苦,或者发动各种募捐活动,促进某一方面问题的解决。
非政府组织所具有的创新精神和灵活的组织形式,为其有效地开展各项服务提供了保证。
上述案例中,该机构在服务弱智弱能人士方面做了一定的工作,形成了一定的模式,从分体现了非政府公共组织在弥补政府失灵,市场失灵等方面的作用和功能,当然从案例当中我们也发现我国非政府组织存在的一定问题,人才问题,资金问题,产权问题等,因为推动我国非政府组织健康发展:1.加大政府对非政府公共组织的扶持力度。
2.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该类组织运行。
13.加大宣传力度,动员社会人士参与并服务。
3、请以“用户满意原则”为依据分析以上案例的积极意义。
(1) 用户满意原则认为公共部门是为公众而设立的,因此评价公共部门绩效优劣,不仅看它投入了多少资源,做了多少工作,而是要主要考察它所做的工作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了社会和公众的需要。
只有当公共服务能满足其用户的需要并为用户所接受时,才是有绩效的。
(2) 政府绩效的评估不仅需要上级考核下级,更需要人民群众的充分参与,因为政府服务的对象是人民群众而不是上级机关,、本案例中万人评议政府工作,将人民是否满意作为政府绩效评估的一个重要标准,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如果我们把接受公共服务的对象——公众比拟为顾客或用户,那么只有当公共部门所提供的公共服务能够满足其用户的需要,并为用户所接受时,公共部门的管理活动才是有绩效的。
由此就揭示出公共部门绩效评估上的一种全新价值取向——用户满意原则。
用户满意原则是针对公共部门绩效评估上所存在的单纯追求效率,及其所引发一系列问题的反思的基础上提出的。
在此我们有必要正确地理解用户满意原则的基本内涵。
在民主社会中,公共部门是为公众而设立的,为公众所拥有的,主要从公共财政获取资源,以提供公共物品为职责,以公共利益为其根本目标。
公共部门的这种特点说明了,公共管理就其本质而言,不是管制而是服务。
作为其服务对象的社会和公众自然成为公共部门环绕运行的中心,社会和公众的意愿与要求是公共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如果我们把那些公共服务的对象,即受公共政策或公共管理行为影响的人比拟为顾客或用户,那么只有当公共服务能满足其用户的需要并为用户所接受时,才是有绩效的。
因而,评价公共部门绩效优劣,主要不是看它投入了多少资源,做了多少工作,而是要考察它所做的工作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了社会和公众的需要,社会和公众对这种服务是否感到满意,这就用户满意原则。
以用户满意原则作为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最终尺度,不仅是民主政治本质宗旨,同时也是当今世界各国公共管理发展的客观要求。
在公共管理中倡导用户满意的理念,其目的在于改变传统上公共部门的权威心态和公共部门为尊的状况,从而为公民提供更好的服务。
坚持以服务对象的满意度来测评公共管理活动的绩效。
首先,要明确公共管理的具体服务对象,即明确用户的含义。
提出这一要求似乎简单得多此一举,其实却是十分必要的。
美国学者戴维?奥斯本指出“大多数美国政府都是顾客盲”,不知自己的行政顾客是谁,并非只是美国特有的现象。
其他国家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现。
我国行政领域中并不罕见的“对上负责不对下负责”,“围着上级转,围着领导转”现象,也表明我们的许多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并不明了自己的具体服务对象;一个行政机关如果连自己的服务对象是谁都不清楚,又怎能做到使服务对象满意呢?当然,更无从调查社会对他们行政服务的满意程度了。
因此,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明确用户,尊重用户,时刻为公众的利益着想,并把这种观念上升为组织文化,成为每一个工作人员的价值取向和行为选择。
第二,要了解服务对象的需求结构。
这是设计标示服务对象受益状态指标体系的逻辑前提。
要测评服务对象的满意程度,理当先了解服务对象的需求结构,并加以分析、综合、归类,据此设计能够准确标示出服务需求满足程度的具体指标体系。
目前公共部门绩效评估中之所以存在指标完成情况良好,而服务对象满意度低的悖反现象,主要是因为评价指标与服务对象的需求结构不相切合,关系疏远。
某些指标的超额完成,如计划生育领域的人流人次、超生罚款,非但不是工作绩效高的标志,恰恰是工作不力、绩效低劣的证明。
如果对超额完成人流人次、超生罚款的计生部门进行奖励,无异是奖励失败,对此服务对象又怎能表示满意~第三,要建立与用户(公众)之间的长期互动关系。
针对用户的需要,设计、提供理想的产2品或服务,加强与用户的直接互动,通过各种渠道了解用户的期望,并将此信息作为改进工作和管理的方向。
鼓励用户参与到公共事务管理的过程中来,在参与过程中积极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看法和意愿。
只有在这种互动的过程中,公共部门才能真正了解其服务对象的真实需要,才能更好地为其用户提供服务,才能准确地把握其用户的受益程度,同时,也有利于公众对公共部门活动的监督。
公共部门服务对象的满意程度,大致可以从税负水平、受益程度、投诉申诉的数量和工作效率的高低等四个方面进行评估分析与衡量。
4、某县计划生育政策执行的失误p96~98答:该政策未得到有效执行。
导致该项政策未能有效执行的因素主要有:(1)政策目标与执行措施相矛盾、相冲突,执行越有效,结果离目标越远。
(2)执行政策的措施不合理,反映出政策问题构建的错误。
如允许乡镇从罚款中提成,无疑会对基层干部起到一定的诱导作用,计划外出育给他们带来了实惠。
他们怎么会积极制止这种行为。
(3)政策执行者素质不高,受经济利益驱使,其所作所为与原政策目标背道而驰。
(4)沟通不畅,政策对象受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对政策目标缺乏认识和理解,而政策执行者宣传不够,解释工作不到位。
等等。
有效执行政策的对策:(1)案例中,政策目标不正确,由于政策是中心,部分政策制定人主观的、想当然的制定政策,容易导致政策目标的偏差。
可以通过采用智囊团、专家参与政策制定中去的方法,制定更为合理的、合法的政策。
(2)案例中政策的措施不合理,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改进与纠正。
通过行政机构、依靠行政权利,采用行政命令方式的同时,提高行政人员的个人素养,着力提高行政执行者的素质,使政策得到更好执行。
(3)要加强政策宣传,在政策执行的初期,使政策执行者对于政策目标和方案有所理解,更为主动积极的去执行政策。
还可以对政策进行合理分解,做好充分的财力和物力准备,从而稳步推进政策的实施。
答:政策本身执行首先需要面对,一项可以有效执行的政策依赖于政策的质量。
政策质量主要通过政策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来衡量。
一是政策需要充分考虑相关政策条件和资源,使政策执行可以在现实资源提供的限度之内; 二是政策方案需要具体明确,给政策执行者和政策对象以更好的目标指引,并形成更为切实的行为计划。
政策的特性一方面反映在政策要解决的问题的复杂性上,越复杂的问题执行难度越大。
另一方面反映在政策的合法性上。
合法性表现在程序合法和内容合法上,政策的合法性影响着政策执行的力度。
政治因素政策的制定就其实质而言解决的是社会资源或价值的分配问题,因此,必然受政治因素的制约。
第一,政治体制影响政策的执行。
政治体制主要表现为权力分配形式、政党制度、选举制度等方卖弄。
第二、社会利益格局也会影响政策的执行。
公共政策要涉及不同群体的利益,如果政策的内容能够保证大多数人的利益,政策就会容易执行。
行政因素行政因素主要包括政策执行机构、政策执行人员的素质和政策执行所需的各种资源等。
第一,政策执行机构。
3第二、政策执行人员的素质第三、政策执行所需的各种资源。
5、请结合政府基本职能的有关理论分析此,对温州市政府的“有为”与“无为”,你是如何认识和理解的,温州市政府在行政管理上的“有为”与“无为”,很好地反映了转型时期我国政府职能转变所表现出来的几大特点:即改变管理理念,为全社会提供服务;改革企业制度,实现政企分开;加强法制建设,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体系;实行宏观调控,稳定经济发展;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高工作效率。
(自行扩展,p42~44)答:转变政府职能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核心,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