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年度《城市规划社会调查》课程论文大学校园流动小食摊的调查——以江西财大小食摊为例姓名班级学号电话邮箱一、活动主题产生的背景:摘要:目前,在我国几乎每一座城市或城镇,都存在一些经营流动摊点的经营行为,而且管理难度大,屡禁不止。
据了解,很多部门在加强管理和处理这些流动摊点的过程中,多是一味的严打严控,短时间内也取得了一些效果,但未必是从更长远更根源的角度来解决。
流动摊点之所以会长期存在且屡禁不止,说明有其社会需求。
我们将以江西财大校区小镇的流动摊点为例进行调查研究,想从摊点出现的原因、存在的利弊,对社会交通秩序、城市环境的影响,对市民生活、食品安全的影响,所反映的社会问题和就业问题,流动摊点发展前景等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以试图探索一些规律性的新的解决之道,以便得到更具现实意义的成果。
二、活动目标:调查对象调查对象的选择,考虑到调查的全面性、普遍性,我们设置了三类调查对象(流动摊主、居民、消费者),以保证调查结果真实客观,另外在选择调查地点之前对小镇的基本摊点分布情况也进行过了解,同时也对类似小镇这样的流动摊点进行过观察和了解,应掌握一些实际信息了。
另外还选择有三类调查差对象中具有典型的作为采访对象,保证所收集的信息完整真实。
在设置问卷时保证问题的针对性,也保证了我们能够在相对较少的人力物力下得到较为重要的信息。
2.4资料收集我们对小镇上的主要流动摊点主、小镇附近居民和江西财大校区部分学生代表行了调查,问卷共发放100份,A卷45份,B卷55份。
其中,B卷45份中,居民有28份,学生有27份.共收回有效问卷100份,回收率为100%。
以及对小镇上的主要流动摊点主经营情况采用了直接蹲点观察法,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有关经营时间、经营货物结构等方面的一些的记录,并且对部分流动摊点主、附近居民和江西财大学生进行采访,从中也收集到的一些有关信息并进行整理。
2.5调查资料的获取方法与分析方法2.5.1资料获取方法自填式问卷:通过发放问卷,让被调查者自主作答,答完收问卷等,主要运用在对流动摊点主、附近居民、学生的抽样调查上面。
●直接观察法:主要运用在观察摊点主经营时间、摊点主经营的货物结构、居民和学生访问摊点频率、卫生环境等。
●采访法:主要运用在流动摊点主、附近居民、学生。
三、调查分析3.1被调查者概况介绍在此次调查中,抽取的100位被调查者中,80%为男性,20%为女性。
在被调查者的100人中,流动摊点主有45名,占45%;非流动摊点主有55名,其中居民有28名,占28%,学生有27名,占27%,如下表和图所示:表1 被调查者性别比例表性别频数(人)频率(%)男80 80女20 20合计100 100.0四、活动时间:一周五、活动实施过程:参考问题:●流动食摊产生的原因●选择的区位●分布点●占地面积●和校园文化的关系对校容校貌产生的影响●学校的管理,学生的态度及未来的发展。
●流动食摊产生的原因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地方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但随着企业的改制使得一批职工下岗,以及外地务工人员的流入,返城人员的增多和农村生产责任制的不断完善,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增多,城区、乡镇集市的街头巷尾的流动小摊小贩也应运而生,流动摊点多以城区、乡镇集市及乡村的街道两侧或人行道为场所。
众多摊点中,餐饮行业尤为突出,在我县县城主要集中在纬中路、育才路、大花园等重要路段,大多是一张塑料布用作档风避雨遮阳,一个炉子、几张桌子、几个凳子、一桶水和若干碗筷就成了一个“饭店”,有的干脆用三轮车流动经营一个炉子、一快铁板、一个铁锅的烧烤或煎饼摊等等。
笔者认为:流动餐饮摊贩的产生在对稳定社会、解决就业和方便群众带来一定的好处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许多危害。
3、法制观念淡薄,安全隐患屡见不鲜一些业主法制观念淡薄,他们基本上没有健康证、卫生许可证,食物原料来源不清,为降低成本,从一些不法商贩手中采购劣质食用油、价低质次的严重危害消费者安全的原料,以此加工成的日常饮食,严重损害了广大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有关部门多次在检查中发现劣质的或来源不清的食用油、霉变陈米、腐烂蔬菜等。
调研中,我们发现这一问题的产生有其客观原因:1、经营成本低下,是无业人员的首选之业。
一张塑料布或一把遮阳伞,一辆三轮车、一只火炉、一只铁锅似乎是流动餐饮摊点经营的全部家当。
经营设备简单、流动资金少,从业门槛低,成本低廉,风险少等等是其他行业不可与其比拟的,俗话说:店不如摊,摊不如担。
因此摆摊设点也成了无业人员生计创业的首选途径。
2、消费者卫生意识落后,是流动餐饮摊点的孳生之地。
一些消费者由于长期不良卫生习惯的存在,对不卫生情况见怪不怪,习以为常。
“不干不净,吃了没病”是这些人饮食生活当中的口头禅,对食物、蔬菜、餐具的洗涤,有“过水为净”和“眼不见为净”的错误认识,这等等观点或认识不仅说明了低收入消费群体对卫生保健知识的匮乏,加上生活中长期以来养成不良的饮食卫生习惯,也为这些餐饮摊点提供了孳生之地。
3、方便快捷低廉,是餐饮摊点的生存立足之点。
随着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加上流动摊点方便、快捷、经济等自身优势,一些上班族、打工族、学生都习惯和依赖于在外吃(买)早点、夜餐,给流动(临时)摊点带来不错的生意,以一个饼摊为例,1个月赚钱少则1000多元,因此,助长了流动餐饮摊点的生存。
4、流动性大,违法成本低,是执法部门治理流动餐饮摊点的难题。
流动摊点大多居无定所,流动性大,大街小巷到处穿梭,不停叫卖,时隐时现,而且他们为了生计不得不与各职能部门的管理人员打起了“游击战”“错时战”,使得监管部门对流动摊点的治理难以奏效,甚至出现多头管理导致对流动餐饮摊点监管缺位。
如何有效妥善地管理流动摊点成了难题。
●流动摊点特点及现状描述分析目前,在我国几乎每一座城市,都存在无照经营流动摊点的违法经营行为,而且管理难度大,屡禁不止,这种经营流动摊点的经营行为较为普遍,也较广分布于商业街道人很多的地方,分布的范围主要集中广场、小区、学校、公园等人流量比较大的地区附近。
而且其中大部分为无照经营行为,流动性强,他们往往利用自身流动性强的特点,采取 “你进我退、你走我来”的游击战术,进行反复性的经营行为,增大了执法部门的管理难度。
同时,在城区摆摊设点的流动小贩,要么是下岗工人,要么是从广大农村来到城市的务工人员,在一些地方当然也有一些学生,在经济上或是在其他方面,一定程度上他们都属于弱势群体。
有些人因找不到工作,沦落到一日三餐难以为继的地步,为了生存下去,不得不铤而走险,从事无照摊点经营。
他们还往往会得到广大市民的同情与支持,这又使得执法局针对流动摊点的执法工作,陷入两难的境地,在管理过程中,遇到相当大的阻力。
摊主经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分析(图7)从图7中我们可看出摊主在经营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是生意不好、竞争力大和城管,当然也有少部分摊主在经营过程中没有遇到任何问题。
1.城管和流动摊主,引用一位摊主的一句话“城管上班我们下班,城管下班我们上班”,这句话很好的反应了两者的关系。
这也正是管理难度大的原因之一。
2.并不是经营流动摊点都很赚钱,在中国存在跟风现象,卖什么东西赚钱,大家就一窝蜂似的都去卖那种商品,结果摊主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这将让这些下层的百姓生活的更加艰难。
一些思考和建议仔细研究流动摊点能够存在的原因,除了满足消费需求之外,还包括城市服务设施设备不足等。
流动摊点主找不到更好的就业机会,又缺乏基本社会保障,而流动摊点的消费者在城市中消费能力处于下游,二者自然形成一种互利的关系,是不能用“一刀切”的方法来简单处理的,否则只会导致矛盾激化。
从目前来看,治理流动摊点的最佳方法是:在人流量大,供求关系密集的地区,开辟专门的市场,进一步整合流动摊点,供人们经营和消费。
摊主所遇问题百分比40.30%32.80%6.00% 43.30%7.50% 0.00%5.00% 10.00% 15.00% 20.00% 25.00% 30.00% 35.00% 40.00% 45.00% 50.00% A 、生意不好B 、竞争力大C 、没有自己的特色D 、城管E 、没有问题但从长远看,最好的方法还是政府应该大力帮助流动摊贩这些弱势群体,为他们提供专门的经营地点,并以较低的租金租给他们,这样流动摊点就将不再流动,社会也将更加和谐稳定。
●摊点消费人群方面的分析 3.4.1消费人群工作的情况根据分析,得出消费人群工作的情况如下图所示:(图9)从上图9中可以看出消费人群中学生比例最大,这主要可能是靠近学校的缘故.其余的类别比例相差不是很大。
学生作为没有什么经济来源的消费者,而且学生上下课时间比较统一,很多学生为避免食堂挤饭,光顾便宜的流动摊点成了很好的选择,尤其是夜间消费更是如此。
另外学业繁重,离市区又较远,就近选择小镇流动摊点也带给他们极大的便利。
3.4.2消费人群对流动摊点的态度分析 3.4.2.1学生对待流动摊点的态度(图10学生对待流动摊点的态度分析)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对于流动摊点的态度比较中立。
这应该是和他们的价值观取向、社会经历比较少有关的。
3.4.2.2居民对待流动摊点的态度 消费者人群类别分布学生附近上班 外来务工者无固定工作学生 附近上班 外来务工者 无固定工作学生对待流动摊点的态度非常喜欢一般无所谓不喜欢非常喜欢一般无所谓不喜欢(图11)从图11中可以看出,居民对待流动摊点的态度多数还是保持中立,但与学生相比,非常喜欢的比例有所增加,这主要是因为居民本身有部分就是摊点主,还有流动摊点的存在也给他们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另外还应该注意到,不喜欢的比例相对于学生应有所上升,这主要是因为流动摊点的存在会一定程度上给他们生活带来干扰。
总之,人们对流动摊点的态度不是很一致的,不同层次的人会依据他们所接触的或所认知的做出不同的选择。
3.4.3消费人群不喜欢流动摊点原因分布(图12)从分析中,我们得知消费者对于流动摊点主要有食品卫生方面的担忧。
同时,我们也注意到侵占街道的比例已经为例第二位,这主要是给行人,小型机动车等带来不方便。
另外还特别注意,存在偷税漏税侵占公共利益所占的比例非常小,这也说明消费者对于摊点偷税漏税的行为还不是很了解和关注,在消费者人群中税收概念还比较模糊。
3.4.4消费人群对于是否应该取缔流动摊点的态度居民对于流动摊点的态度非常喜欢一般无所谓不喜欢非常喜欢 一般 无所谓 不喜欢消费者不喜欢流动摊点的原因分布不喜欢其味道不卫生侵占街道影响城市环境存在偷税漏税侵占公共利益 其他原因 不喜欢其味道 不卫生 侵占街道 影响城市环境存在偷税漏税侵占公共利益 其他原因消费者对于流动摊点应该取缔与否的态度应该不应该随便只要合理规划,可以让其发展应该不应该随便只要合理规划,可以让其发展(图13)(图14)从图14中可看出,多数人认为只要合理规划,还是可以让其发展的,在谈到消费者如何看待流动摊点以后的生存状况时,还是有多人认为会持续发展下去,这表明消费者对流动摊点的发展还是抱有很大希望的。